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Python学习
Python猫
创建于2021-08-01
订阅专栏
学习python
等 120 人订阅
共217篇文章
创建于2021-08-01
订阅专栏
默认顺序
默认顺序
最早发布
最新发布
Python 中 -m 的典型用法、原理解析与发展演变
在命令行中使用Python时,它可以接收大约20个选项(option),语法格式如下:本文想要聊聊比较特殊的“-m”选项:关于它的典型用法、原理解析与发展演变的过程。首先,让我们用“--help”来看
Python 依赖库管理哪家强?pipreqs、pigar、pip-tools、pipdeptree 任君挑选
在 Python 的项目中,如何管理所用的全部依赖库呢?最主流的做法是维护一份“requirements.txt”,记录下依赖库的名字及其版本号。 可用于项目依赖管理的工具有很多,本文主要围绕与 requirements.txt 文件相关的、比较相似却又各具特色的 4 个三方库…
由浅入深:Python 中如何实现自动导入缺失的库?
在写Python项目的时候,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导入模块失败的错误:ImportError:Nomodulenamed'xxx'或者ModuleNotFoundError:Nomodulenamed'x
Python 3 既是激进的又是克制的,这些提议被否决了
导语: Python 3.8 已经发布了,引进了不少变更点。关于 3.9 预计引入的修改,也披露了一些。我们之前还关注过 GIL 的移除计划 和 Guido 正在开发的新解析器 等话题,这意味 Python 很有活力,仍在健康地发展着。 Python 3 是比较大胆激进的,抛弃…
Python 设计和历史的 27 个问题
花下猫语:先祝大家假期快乐!今天,我要分享一篇长文,选自Python的官方文档。它列举了27个设计及历史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我曾经分享过,例如为什么使用显式的self、浮点数的问题、len(x)而非x
Python 为什么要保留显式的 self ?
花下猫语:前两天,我偶然在一个知识星球(刘欣老师的“码农翻身”)里看到一篇主题,刘老师表示 Python 的类方法非要带个 self,而不像其它语言那样隐藏起来,这让人很不爽。我对此也有同感。在经过群聊讨论后,我获知 Guido 曾经专门撰文解释过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并不好懂,我…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七:PEG 解析器的元语法
声明 | 本翻译是出于交流学习的目的,基于 CC BY-NC-SA 4.0 授权协议。为便于阅读,内容略有改动。本系列的译文已在 Github 开源,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inesehuazhou/guido_blog_translation 本周…
Python 浮点数的冷知识
本周的PyCoder's Weekly 上分享了一篇小文章,它里面提到的冷知识很有意思,我稍作补充,分享给大家。 答案当然都为否(不然就不叫冷知识了),大家可以先尝试回答一下,然后再往下看。 好了,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两个相同的元组 a、b,它们有如下的关系: 以上代码表明:a…
Python 为了提升性能,竟运用了共享经济
大家或许知道,Python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效率,采用了一套共用对象内存的分配策略。例如,对于那些数值较小的数字对象([-5,256])、布尔值对象、None对象、较短的字符串对象(**通常**是20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六:给 PEG 语法添加动作
原题|AddingActionstoaPEGGrammar作者|GuidovanRossum(Python之父)译者|豌豆花下猫(“Python猫”公众号作者)声明|本翻译是出于交流学习的目的,基于C
Python 的整数与 Numpy 的数据溢出
看了图,我第一感觉就是数据溢出了。数据超出能表示的最大值,就会出现奇奇怪怪的结果。 然后,他继续发了张图,内容是 print(100000*208378),就是直接打印上图的 E[0]*G[0],结果是 20837800000,这是个正确的结果。 由于我一直忽视数据的表示规则(…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五:左递归 PEG 语法
原题|Left-recursivePEGgrammars作者|GuidovanRossum(Python之父)译者|豌豆花下猫(“Python猫”公众号作者)声明|本翻译是出于交流学习的目的,基于CC
Python 内存分配时的小秘密
Python 中的sys 模块极为基础而重要,它主要提供了一些给解释器使用(或由它维护)的变量,以及一些与解释器强交互的函数。 上例说明了一件事:一个静态创建的列表,如果只包含两个元素,那它自身占用的内存就是 80 字节,不管其元素所指向的对象是什么。 好了,拥有这把测量工具,…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四:可视化 PEG 解析
原题|VisualizingPEGParsing作者|GuidovanRossum(Python之父)译者|豌豆花下猫(“Python猫”公众号作者)声明|本翻译是出于交流学习的目的,基于CCBY-N
如何美观地打印 Python 对象?这个标准库可以简单实现
明线:早期的 print 语句带有 C 和 Shell 的影子,是个应用程序级的 statement,在最初十几年里,经历过 PEP-214 和 PEP-259 的改进;再到 2009 年的大版本 3.0,由语句改成了 print() 函数,还在 3.3 版本,做过一次功能增强…
从 Python 之父的对话聊起,关于知识产权、知识共享与文章翻译
一、缘起前不久,我在翻译GuidovanRossum(Python之父)的文章时,给他留言,申请非商业用途的翻译授权。过程中起了点小误会,略去不表,最终的结果是:他的文章以CCBY-NC-SA4.0许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三:生成一个 PEG 解析器
声明 | 本翻译是出于交流学习的目的,基于 CC BY-NC-SA 4.0 授权协议。为便于阅读,内容略有改动。 我已经在本系列第二篇文章中简述了解析器的基础结构,并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手写解析器,根据承诺,我们将转向从语法中生成解析器。我还将展示如何使用@memoize装饰器,以…
Python 之父再发文:构建一个 PEG 解析器
花下猫语: Python 之父在 Medium 上开了博客,现在写了两篇文章,本文是第二篇的译文。前一篇的译文 在此 ,宣布了将要用 PEG 解析器来替换当前的 pgen 解析器。 本文主要介绍了构建一个 PEG 解析器的大体思路,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根据 Python…
Python 之父撰文回忆:为什么要创造 pgen 解析器?
花下猫语: 近日,Python 之父在 Medium 上开通了博客,并发布了一篇关于 PEG 解析器的文章(参见我翻的 全文译文)。据我所知,他有自己的博客,为什么还会跑去 Medium 上写文呢?好奇之下,我就打开了他的老博客。 最后一篇文章写于 2018 年 5 月,好巧不…
Python之父发文吐槽现有解析器,考虑将它替换掉
花下猫语: Guido van Rossum 是 Python 的创造者,虽然他现在放弃了“终身仁慈独裁者”的职位,但却成为了指导委员会的五位成员之一,其一举一动依然备受瞩目。近日,他开通了 Medium 账号,并发表了第一篇文章,透露出要替换 Python 的核心部件(解析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