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即时通讯技术
JackJiang
创建于2021-05-17
订阅专栏
即时通讯技术分享。
等 722 人订阅
共195篇文章
创建于2021-05-17
订阅专栏
默认顺序
默认顺序
最早发布
最新发布
vivo直播系统中IM消息模块的架构实践
本文针对秀场直播,结合我们一年以来通过处理不同的业务线上问题,进行了技术演进式的IM消息模块架构的升级与调整,并据此进行了技术总结、整理成文,希望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基于Netty,从零开发IM(四):编码实践篇(系统优化)
虽然 Netty 的性能很高,但是也不能保证随意写出来的项目就是性能很高的,所以本篇将主要讲解几个基于Netty的IM系统的优化实战技术点。
基于Netty,从零开发IM(三):编码实践篇(群聊功能)
接上两篇《IM系统设计篇》、《编码实践篇(单聊功能)》,本篇主要讲解的是通过实战编码实现IM的群聊功能,内容涉及群聊技术实现原理、编码实践等知识。
基于Netty,从零开发IM(二):编码实践篇(im单聊功能)
接上篇《IM系统设计篇》,本篇主要讲解的是通过实战编码实现IM的单聊功能,内容涉及技术原理、编码实践。
WebSocket从入门到精通,半小时就够!
本文也是一篇关于WebSocket从入门到精通的文章,内容由浅入深,比较适合想要在短时间内较深入的了解WebSocket协议的开发者学习。
基于Netty,徒手撸IM(一):IM系统设计篇
本篇主要是徒手撸IM系列的开篇,主要讲解的是的IM设计思路,不涉及实践编码,希望给你带来帮助。这个系列的几篇文章分享的是:假设在没有任何成型的第3方IM库或SDK的情况下,以网络编程的基础技术视野,思
一套十万级TPS的IM综合消息系统的架构实践与思考
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我所负责的公司IM综合消息系统所经历的架构设计历程,以及架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总结,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解密抖音春节红包背后的技术设计与实践
本文将要分享的是春节期间海量红包社交活动为抖音所带来的各种技术挑战,以及抖音技术团队是如何在实践中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
B站基于微服务的API网关从0到1的演进之路
也就是在这一年,B 站开始正式用 Go 重构 B 站,从此B站的API网关技术子开始了从0到1的持续演进。。。
基于QUIC协议的HTTP/3正式发布!
2022年6月6号,IETF 正式发布了 HTTP/3 的 RFC, 这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第三个主要版本。
微信团队分享:微信后台在海量并发请求下是如何做到不崩溃的
本文分享了微信基于大规模微服务架构的后台过载管控和保护策略,以及微信根据IM业务特点的一些独特的架构设计做法,其中很多方法很有借鉴意义,值得一读。
视频直播技术干货:一文读懂主流视频直播系统的推拉流架构、传输协议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实时视频直播技术体系,包括常用的推拉流架构、传输协议等,让你对现今主流的视频直播技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十一):从底层入手,深度分析TCP连接耗时的秘密
TCP的开销到底有多大,能否进行量化。一条TCP连接的建立需要耗时延迟多少,是多少毫秒,还是多少微秒?能不能有一个哪怕是粗略的量化估计?
万字长文:手把手教你实现一套高效的IM长连接自适应心跳保活机制
今天,我将通过本篇文章,手把手教大家实现一套可自适应的心跳保活机制,从而能高效稳定地维持诸如IM聊天这类需求的长连接。
即时通讯安全篇(九):为什么要用HTTPS?深入浅出,探密短连接的安全性
到底什么是HTTPS?为什么要用HTTPS?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深入学习一下HTTPS的相关知识,包括HTTP的发展历程、HTTP遇到的问题、对称与非对称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第三方证书颁发机构等
SpringBoot集成开源IM框架MobileIMSDK,实现即时通讯IM聊天功能
MobileIMSDK 是一套专门为移动端开发的开源IM即时通讯框架,超轻量级、高度提炼,一套API优雅支持UDP 、TCP 、WebSocket 三种协议
IM开发技术分享:浅谈IM系统中离线消息、历史消息的最佳实践
本文将基于IM消息系统的技术实践,分享关于离线消息和历史消息的正确理解,以及具体的技术配合和实践,希望能为你的离线消息和历史消息技术设计带来最佳实践灵感。
直播技术干货分享:千万级直播系统后端架构设计的方方面面
本文以TFBOYS“日光旅行”七周年这场直播演唱会为案例,为你分享大型直播系统后端架构设计的方方面面,包括:基本架构、稳定性保障、安全性障、监控报警、应急预案等技术范畴。
长连接网关技术专题(七):小米小爱单机120万长连接接入层的架构演进
本篇文章介绍了小米技术团队2020至2021年在这个服务上所做的一些优化和尝试,最终将单机可承载长连接数从30w提升至120w+,节省了机器30+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