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7
强烈推荐这本21年出版的“Learning Domain-Driven Design : Align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Business Strategy”。

如果你是领域驱动设计的初学者,只看一本书的话推荐看这本。如果你对领域驱动设计有所学习,并且也在实践中尝试过,但依然对其有诸多疑问,那么也推荐用这本书重学一遍。如果你认为自身对领域驱动足够了解,但在实践领域驱动设计时依然有很多 trade off 的内容说不清,那么推荐这本书重学一遍。

这本书好在哪里?就两点:说的清楚明白的同时删繁就简。清楚明白对比的是Eric Evens 自己的书。删繁就简对比的是“领域驱动设计模式、原理与实践”。


基本上把 DDD 的东西5、6个章节就全讲完了,而且让人醍醐灌顶,很多似是而非的概念,三言两语说不清的内容,落地就需要 trade off 的内容,基本在这5、6章都说清了。当然我不确定我是否是因为量变到质变。但如果我在6、7年前就看到这本书的话,可能都不需要这么多量来换质。对,这本书就是这么好,你看完之后就不用在浪费时间在其他DDD内容上了,实操去吧,你已经会了!

后续章节融合了很多 DDD 提出之后架构与模式的演进与 DDD 的结合,可以说非常与时俱进了。

最后中文版貌似叫:领域驱动设计学习手册。如果你看中文版,我建议可以先查查 domain、context 的英英词典,不要轻易地理解为:领域和上下文,会有一定帮助。后知后觉,这两个词用的很精准,但普遍的翻译是缺失了背后的含义的。
展开
HAibiiin于2024-12-01 17:26发布的图片
1
近两年较频繁的出现在海外开发者社区中的 Platform Engineering 看下来,很像是国内早前,又建又拆、大兴土木的中台...... 当然可能更接近 Platform Engineering 的应该是基础架构部。
据 Gartner 报告显示 2022 年约有 45 % 大型软件研发团队拥有自己的 Platform Engineering Team,预计 2026 年这一数字会达到 80% 。这个数字有一点令我意外的,我本以为海外的大型软件研发团队应该早就有接近 90% 比例会有这样的团队。但也有可能诸多企业早就有这样的团队,但是 Platform Engineering 这个概念落地的比较晚,才造成了这个差异。
展开
HAibiiin于2024-11-15 10:13发布的图片
评论
剔除 LLM 相关的 AI 及其衍生内容,似乎近 2 年在系统架构与工程领域没有什么掀起风尚的内容。排除那些明显带着浓郁的左倾思想的部分。我所了解到的相对较 “新” 的内容,像是 Cell-based architecture 和 Domain storytelling 多少有些新瓶装旧酒。

一个可以看作是微服务架构的一种实现风格,但是不见得会步入研发团队的生产实践,利好的场景比较有限,同时盲目借鉴必然会导致复杂度进一步上升。不过,我也发现 Data plane 和 Control plane 的架构风格似乎成了当下普遍的叙事。

另一个可以认为是 Event storming 的替代,本质上还是对于 DDD 在战略层面落地的实践工具。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讨论,在工作或业余时间关注、使用到的新技术领域内容[抱拳]
展开
HAibiiin于2024-11-14 09:44发布的图片
3
当我们在 mvnrepository.com 仓库中查询到某个冷门依赖,但是项目中引用依赖后,却提示诸如此类 “Could not find artifact xxxxxx in central (repo.maven.apache.org)” 错误,导致无法下载对应依赖。
可通过如下图-1所示方式,获取 jar 包下载地址,之后添加到项目根目录下 pom.xml 文件中,添加相关 repository 设置,即可解决依赖下载问题。
展开
HAibiiin于2024-11-13 20:53发布的图片
HAibiiin于2024-11-13 20:53发布的图片
评论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317
文章被阅读 25,805
掘力值 1,469
收藏集
0
关注标签
0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