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赞了这篇沸点
🤣 今日语录:
终此一生,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梦见生活,要么落实生活。 —— 勒内·夏尔
2
今天怎么才周三啊
4
有没有发现,好像国外并没有35岁职场中年危机?为什么只有我们会觉得35岁是职场危机?如何应对人到中年时,面临的职场、家庭!、生活等各种问题?如何摆脱告别职场中年危机?
26
在网络环境中,情绪往往比理性思考更易被触发。当个体看到他人被攻击时,可能因“正义感”或“从众心理”迅速站队,通过攻击他人来发泄情绪。
评论
因三观、心理偏差,将伤害他人视为“正义”或“必要”,通过自我合理化(如“我是为了更大目标”“他们活该”)消除愧疚感,甚至认为自己“高尚”。这种人是坏人还是蠢人吗
1
发现网上很多人乱用比喻,本身反映出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比喻的核心是通过相似性建立联系。若比喻对象与本体在关键属性上毫无关联(如用“苹果像月亮”形容颜色),或忽略本质差异(如用“机器像人”强调情感),则属于逻辑断裂。这种错误可能源于对事物特征的理解不透彻,或缺乏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乱比喻有时会偷换概念或模糊边界。例如,将“自由”比作“无政府主义”,将“创新”简化为“打破规则”,这种比喻可能掩盖复杂问题的多面性,体现对概念辨析能力的不足。
展开
评论
赞了这篇沸点
一个观察:
在踏入职场约 3 ~ 4 年之后,人们很容出现倦怠,尤其是待在同一家公司。

这时候:
- 你稍微有了一点积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 工作已经非常熟悉,失去了刚工作时的新鲜感
- 角色还是大头兵,却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进一步地,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往都在按照「社会的期望」行事,却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回想起毕业前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那些梦想似乎渐行渐远,而过去的爱好也因忙碌的工作被抛在一旁。人们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现在的职业,还要不要继续做下去。焦虑和抑郁,基本是这个时期的标配。

接下来的几种选择无外乎:
- 硬熬
- 跳槽换个环境
- 创业
- 休息一段时间,再找个班上
- 直接辞职躺平

我不知道这是普遍现象,还是身边统计学,也不知道有没有良药。我当年是换了个城市和组,用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和经验,欢迎分享。
展开
6
赞了这篇沸点
小小怪下士:
人生的容错率大到让你难以想象。功利主义导向的思考方式,往往使我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是一场历程。人生本就是不停的去感受,去体验。可是,我们总爱去与别人比较,徒增自己的焦虑和内耗。人不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如果你想发呆,看日落,数星星,都有意义。你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来演绎完美的。接受自己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原谅自己身上的平庸和迟钝。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带着缺憾拼命绽放,不断尝试收获,感受然后放下。
最后,祝你天天开心,我亲爱的小小怪下士。
展开
6
如果一个普通人因为在镜头前说了自己的真心话,即使她的真心话不正确,应该被网民们口诛笔伐吗
48
赞了这篇沸点
夜幕下的苏州园林,廊腰缦回藏着灯影,假山映着月色,连晚风都带着雅致,似把时光揉成了慢镜头。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优秀稳妥的金枪小魔王于2025-09-02 14:01发布的图片
7
赞了这篇沸点
你和AI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协同关系 - 你提供了AI所缺乏的项目全景视角、业务逻辑理解和实际需求判断。就像导演不会因为摄影师能操作复杂摄像机而觉得自己无用一样,你的角色正在从“代码执行者”转变为“技术决策者”。
这不是退步,而是进化。
5
拉了个裙,一起研究怎么搞副业
10
前端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54
文章被阅读 13,754
掘力值 840
收藏集
24
关注标签
9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