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18
- 【掘友帮帮忙|第二期】
沸点不止摸鱼,还能帮你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快来「掘友请回答」交流分享,让掘友帮帮忙,一起找到答案~
⏰活动时间:7月4日~7月22日(19天)活动规则:
用户可在圈子【掘友请回答】向各位掘友提问有关程序员的问题,比如就业职场向(与领导同事相处时要注意的事项、求职帮助)、生活向(租房要避免的坑、如何装修房子,提高生活幸福感)、技术向(bug修改、程序漏洞等问题)、情感向(与父母子女交流时存在的亲情问题、与朋友相处时的友情问题,不包括爱情问题!!!),掘友的回答被提问者采纳的话,会得到相应分数,分数积累到一定后,可兑换奖品。采纳规则
如果提问者觉得掘友们的回答有用的话,需要在对应的评论下回复【真掘了】。注意!每个问题只能选择1条最满意的评论,回复【真掘了】。超过1次的都不算数,请谨慎选择,同时也请各位答主认真回答。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答主回答的内容要与本题相关,不能刻意引导提问者回复【真掘了】!!!如: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有用,请回复【真掘了】;同时提问者要认真查看评论,谨慎回复【真掘了】!只有收到第一条回复的答主才能获得积分,后续的回复均无效,不计入积分内!
必看!!!
1. 不可提问三观不正、性别对立、涉及国家政府等容易引战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者有可能会被关进小黑屋。
2. 如果提问者觉得回答都不够好,那么可以不使用【真掘了】的权利。
3. 提问者和答主的身份可以重合,就是说我既可以提问,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但是不允许自问自答。
4. 不允许掘友之间相互作弊,或者用小号来回答。最后审核的时候会看回答的质量,如果发现是作弊,取消获奖资格。对于使用默认头像并且不改昵称的账号,以及没有在站内有任何点赞、评论、发布内容行为的账号,都当作小号处理!!展开319145 - 在牛顿之后,人类不再相信宗教神棍口中预测的未来,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世界的规律,试图把握未来。但是,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人类可以把控的,有些则很难。而勉为其难地试图把控那些不确定的事情,其实是弊大于利。
牛顿本人就深受其害,他在南海泡沫中损失了两万多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一—要知道十几年后耶鲁先生给一所大学捐了大约相当于800英镑的货物,那所大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耶鲁大学了。牛顿将自己的损失归结为人性的不可预测,他的总结不无道理。然而,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不懂得这个道理,仍按照机械思维的方法,试图画几根直线去预测股市。实际上,进入20世纪后,几乎所有好的投资人都不再对资本市场做预测,而是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并进行调整。巴菲特如此,索罗斯也是如此。2007年索罗斯在Google和施密特进行了一次对话。一位Google员工问他:“我的父亲一直追随你炒股,却总是不断亏钱,这是为什么?”索罗斯的回答是:“因为我不断地犯错误,当然我改正得很快。”这就是变预测为反应,由机械思维转变为控制论思维的很好例证。
回到企业管理的话题,在大工业时代,一个公司的战略、一个产品的开发都是自上而下制订和组织的。一般来说,都是公司的几个负责人先有一个想法,然后层层落实,这其实是一种预测的思路。企业界的读者朋友 #我的宝藏书籍# 看看是否显示出这种“预测+层层落实”的机械思维。而硅谷的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却不是这样做事的,它们依靠的是持续的反应,这就如同土星五号在飞行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轨迹一样。不重视预测,而是重视反应,这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来无法预测准,于是干脆不再预测;二来是有能力做出快速反应,因此不担心意外情况发生。展开评论2 - 无法预测准这一点容易理解,大家只要看看今天上市公司一年前给的财务预估和今天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就可以了,一大半上市公司做的预估都不准确。这不是它们不想做准确,而是做不到。那么,做不到该怎么办呢?机械思维告诉我们应该改进方法,努力做出更准确的预测。但另一种思路却是增强调整的能力,快速反应即可。硅谷的公司采用的就是后一种方法。
#我的宝藏书籍#
在Google和Facebook内部,有大大小小无数的项目,在这些项目成功之前,各级主管很难预见什么项目能够成功,或什么不能。那么该如何决策呢?这些公司的做法很简单,管理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项目进展情况对这些项目不断作出反应。比方说市场往某个方向偏移了,那么项目也要跟着做相应的调整;某些项目进展得顺利,并目显示出较好的市场前景,那么就对这些项目增加资源投人。反之,对那些进展缓慢市场反应冷淡的项目,就及时砍掉,如此而已。在硅谷的公司里,很少有那种下级在上级面前立个军令状,遇到困难表个决心,再要一次机会,或者搞一个大会战追赶进度这类场景,因为这么做不符合“反应”的原则。Google和Facebook的大部分项目最终都被淘汰掉了,用户能够看到的产品其实是少数项目转化而来,这就是变预测为反应的结果。展开32 - Googl e 和微软分别是互联网时代, 和 2 0 年 前 P C 时代最杰出的代表,我们在前两天聊了他们挑选未来员工时的思路,今天我们来谈谈微软的竞争对手。
在 200 0 年时,微软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而且在几乎所有的商业竞争中无往不利,即使打官司也不落下风,以至于大家不知道谁会是它的对手。于是记者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它的创始人盖茨,盖茨 讲“ 是高 盛” 。为什么盖茨会觉得一家和自己在商业上完全没有交集的投资银行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呢?因为他认为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我接触到高盛是两年后的事情,那时微软已经不如从前了,整 个 I T 行业都陷入低潮,不过高盛依然很强势。有一天高盛的人托朋友找到我约我吃饭,我说素昧平生,吃饭就免了,有事说事。高盛的人倒也不绕弯子,讲他们看上了我手上那 些 Googl e 的股票了,那 时 Googl e 还没有上市,股票随时都会成为废纸,事实上周围的互联网公司还在不断倒闭。因此,我就好奇他们看中 了 Googl e 的哪一条 。
高盛讲,因为全世界都在用它 。 后来我和高盛合作了很长时间,应该讲他们是我金融知识的老师。在所有的投资银行中,高盛要比其他的强很多,当然主要是人员素质比较高,和高盛打交道时间长了,我也就了解了高盛招人的特点。简单地讲,高盛招人的原则有点像哈佛招生 , 喜欢高大上的、性格外向的、具有一定领导力和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 进入高盛的人什么背景的都有,也就是说原本学什么专业并不很重要,对于大学生来讲,只要有基本的金融知识就够了。但是,高盛对人的软实力非常看重,特别看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今天我和你介绍高盛三道有代表性的面试题。第一题其实非常简单,时间 在 3:1 5 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多少?这道题学过初中几何的人很容易算出来,但是,在美国大学里一些夸夸其谈,混文凭的人还真算不出来,用我在高盛的朋友的话讲,美国大学里有不少假的文凭,需要被甄别出来筛掉。因此考这样一道简单的题呢,就不动声色地把很多数学基础差、对数字不敏感的人刷掉了。一个学习金融的本科生,你让他算复利他算得清楚着呢,但是初中数学却早忘了。一个好的做金融的人,要对数字极为敏感,而人类本身又恰恰对大数字不敏感。展开评论1 - 地球目前的状态就是人类思想的集中反映。你所看到的不和谐现象就是人类内心不和谐的真实写照。地球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切断的。只要人类内心发生转变,世界也会随之而变。—《秘密》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