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21
- #晒晒你的摸鱼流量# 开了一个视频号【Vibe Maker】用来持续记录一些关于 Vibe Coding 的内容:
第一期:我理解的 Vibe Coding 可能不只是 Coding
第二期:Vibe Coding 层出不穷的工具怎么选?做 Web 还是 App?一开始做海外吗?去哪儿找用户?
展开赞过评论3 - 最近使用 Cursor 等 AI 工具后对于代码认知、行为的一些变化:
1. Bootstrap:着手一个项目的时候,可以先和代码充分讨论。比如架构、框架、你的需求(稳定性、安全性、性能、架构是否要复杂等等),然后再具体到代码撰写
2. Learn:学习代码的过程变了。可以先告诉它你的技术能力(比如懂什么),然后再让它用类比的方式去理解新的编程语言、框架、架构等。这种类比让你在学习的过程更自然
3. Practice:之前看教程,一般都会跟着写 101 等简单小项目上手,熟悉一些做个难一点的,再熟悉一些,再难一点。同样,可以让它帮你生成不同难度的代码,然后每一个文件、每一行带着你去理解,加注释,跑不通的地方和它一起 Debug
---
代码是当下最伟大的 creation tool(如果相机算另一个的话),这部分的 automation 将极大地改变拥有想法和技术能力的人做事情的方法,比如我相信用户产品+端开发应该合并、策略产品+数据模型开发应该合并等等。个体的能力也会 x10 - x100 的放大,就像互联网让 1 个人可以链接几百万人一样,AI 在创作的加持上可以让 1 个人去做大型项目、做电影。
我觉得 1-person一定会在未来的 10 年里大量出现!
展开赞过21 - 今天看了 GitHub Universe 最新的一些功能发布,特别感慨,觉得过去 10年 中国的开发者活得更差了,我们的技术基建与海外的差距也更远了。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好像一点都没有反应到基础服务和主要参与者上,就很心酸。
简单总结一下:
GitHub Copilot Chat
1. 场景拓展 - VS Code(chat && inline)、github.com、Mobile
2. 能力拓展 - 支持自动生成 unit test 和一些安全 scanning,第三方 partners 可以集成
3. 企业定制 - 有一个内置的 github.com/copilot(基于公司的代码)
Copliot Workspace
继续深度改造工作流,把 AI 融合到工作流的所有环节(想法/问题/写代码/修bug/部署等等),还在搞,可能 2024 发布
一些认知
1. 1st commit —— 0到1,是非常适合 AI 的
2. Copilot —— 融合到工作流里,解决各种问题。Model - 提需求并解决
3. 麻烦建议 —— 麻烦的问题(如:检查安全,写 PR description)。Model - 建议并选择
4. 企业 —— 获取文件信息,更好地解决局域问题
一些思考
一直在反复强调 GitHub == AI powered development platform
1. Development Platform —— 深度服务/改造软件开发工作流,写代码 + 协同。也是 Microsoft 生态的关键一环
2. AI everywhere —— 思考每个环节 AI 能发力的地方,高频 - code editor,重要 - Pull request/测试/安全展开等人赞过213 - #打工人的生活攻略#
【这是一个普通程序员磕磕绊绊又闪闪发光的十年】
www.bilibili.com
---
感觉看到了很多记忆,想想自己也在程序员、互联网行业工作了快 10 年了。我们都是这个时代大潮下的浮萍,在升降电梯里做俯卧撑的体会越来越深。
【那就不努力了吗?】不是,理解大的趋势和抓住机遇,是需要努力地学习和感受的。如果不全力以赴,那就会成为读着新闻的旁观者;只有努力让自己接近甚至身处浪潮之中,才能有机会。
【那就必须要卷了吗?】不是,理解了个体力量的有限,就知道过度的努力并不是非常“划算”的工作方式。而且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卷的 roi 不高,而是卷会让人有非常错误的预期,对所有的事情都希望把所有的价值拿到自己手里。这种心态是很狭隘和危险的。
---
终其一生,对于世界很短暂,对于自己又不短暂。刚入社会,总是以当天的感受,或者 2-3 年的维度去评判人生;但很多事业,尤其是那些难而正确的事情,往往需要 10 年以上的坚持。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长跑,擅不擅长你都要去跑。
---
配图:#MidJourney - van gogh style, a long long road towards the end of sky展开等人赞过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