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在Eclipse 中安装docker插件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Eclipse 就不能启动了,在管理监控工具中看到,Eclipse 耗电量最高,CUP占用率也很好。我重启 或者 关机 都试过了,不能解决。在网上找了一些帖子,也没有解决。引起它不能启动的原因就是应为插件的缘故,所以,就从不启动工具的情况下,卸载已经安装的工具。在Eclipse 安装路径下features、plugins这两个文件中找到安装的文件,删除掉。工具就能正常启动了。
--2020-07-27 09:26:22展开评论点赞 - 今天是我离职的第十天,时间过得可是真快。就在第7天的时候,我在boss上更新了一下简历,好多外包的找,哎,真是一言难尽。
今天我说一说这10天的心理历程,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拿着手机刷视频看看,觉得挺不错的,终于有自己的时间来充电了,但是,刷视频也是一件最无聊的事情了。电视剧4、5年前就已经戒了,电影 也是一个月甚至更久才会看看。自己烦的时候,一般会刷一会抖音,后来也不刷了,可能是有点焦躁吧。第3天到底6天一直在刷面试题,各种奇奇怪怪的题目,连琅满目、各种奇葩问题。很多所谓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根本就不会遇见,或者这个仅仅就是为了筛选不同水平的程序员吧。
唯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女朋友一直在身边鼓励我,让我坚持,让我别灰心。我真的挺感谢她,有她,真好。
今天,也就是第10天,昨天和今天花更多的时间在看书,一则是温故知新,二则是看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这两天看的书是《重新定义SpringCloud实战》,这本书在2019年国庆的时候读过大概三分之二,这次又重新拜读,突然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看书也不仅仅是为了面试,更多的是在查漏补缺,最为关键的是,看书能给你勇气和自信。知道的东西多了,你自然就不会再害怕。也能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好好看看,讲的不错,切近实际的开发。
接下来的要看的,也是之前看过一部分的 《Spring Boot2 精髓》从构建小系统到架构分布式大系统。加油。
-- 2020-06-19 19:05:53展开评论点赞 - 看不看的先不说,姿势咱已经摆出来了。哈哈
对于买书,我是这么想的,如果看了那么一眼,能对现在或者以后的工作或者面试有一点的作用,我就觉得是值得的。
-- 最近新增了两本 es 和 kafaka
等人赞过104 - 最近在查看和修改别人的代码,遇到了一些很基础 但是也分不简单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下:
---
1. 使用String类型的数据和Integer类型的数据用 equal方法做比较,这种类型的if条件,程序就不会进去;
2. 前后端数据传递的时候,使用一个大的String类型的字符串传过来,然后再使用json解析成为对象,这个可以利用SpringMVC的机制,完全可以将属性映射成为实体属性的
3. 使用mybatis 开发mapper中的操作数据库的方法的时候,没有去做验证测试,同时代码也没有做test 测试,毫无体验可言;
4. Java 中数据类型直接的加减乘除 自己写方法来操作,jdk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标准的API,自己还闭门造车
5. 这一点因人而异吧,在mapper方法中返回的数据类型,都是使用mapper接收,我觉得没有完全没有可读性;在mapper方法入参也是用map传参,同理,也没有可读性。我认为 好的代码 不仅机器可以看懂,也需要人可以看懂;
6. 代码清一色的没有注释,返回的报错信息 只有成功 、失败;严重影响可读性。
---
**学可以无术,但不能不博,不博不就是没见识么!**展开赞过评论2 - 写博客,仅仅就是为了督促自己多看点书,多学点东西,如果能帮助到别人,那岂不更好?
最基础的东西,就不写了,或者说最基础的、原理性的以后再写。
成体系,够系统。才是学习的最有效方式。
2020加油评论点赞 - 每一个程序员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架构师。这就犹如 拿破仑所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所以,程序员也是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我是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和其他程序员相比,最为遗憾的是 我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或许这在招聘的时候,会大大的减分。
也是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努力,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专业。程序员也属于工程师中的一种,说到工程师,
就会让人想起两个词:严谨、专业。但是,现在么,获取这种职业已经被泛化,被制式化。
或许已经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回顾一下自己的工作历程。第一年是在加班中度过的,说实话,第一年做的那个售前系统是目前来说最具有业务深度的系统。加班意味着时间很少,那会,我自己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领导说啥就是啥。周六日难得轻松,也不会看点什么,或者去学点什么。第二年,去了某地驻场开发,在哪里,做了两年时间,说实话,在哪里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项目管理、任务分配、工作量评估、扯皮等。要说在技术上么,那只能靠自己了,没有人会关注个人的技术,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就可以。那会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从18年底开始,周末看看视频,视频大多数都是在网上找的。19年开始买书看,直到现在,我依旧认为,看书是最系统、最快的学习方法之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岂不更好。
每个开发都要有自己的工具论和方法论。如,遇见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有哪些解决方式,每种解决方法之间的差异是什么,是因为什么导致这个问题的,以后要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免。对技术最基本的要求,能讲清楚,说明白。用什么样的工具开发,这种问题很傻,我认为工具顺手,好使就可以。每周抽出时间看看自己喜欢的或者和当前工作相关的,及时记录下来,以后可能会忘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技术是需要时间来积累。
35岁魔咒如何破?知识积累的速度和时间再做赛跑。一招鲜,吃遍天的这种情况在it行业 似乎不存在或者不合理。practice more!
当几年之后或者十几年之后,我自己再看这篇博文,希望 我不会后悔。展开等人赞过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