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1
赞了这篇文章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8日,打卡day58
人脸特征提取就是针对人脸的某些特征进行判断(以下的动作判断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下需要多个特征点来判断某个动作)
人脸的远近
取4帧 人脸占画面的比例,判断这组值是递增或递减,取第一帧和最后最后一帧的占比,根据阈值判断人脸的远近。
2月18日,打卡day58
人脸特征提取就是针对人脸的某些特征进行判断(以下的动作判断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下需要多个特征点来判断某个动作)
人脸的远近
取4帧 人脸占画面的比例,判断这组值是递增或递减,取第一帧和最后最后一帧的占比,根据阈值判断人脸的远近。
展开
评论
点赞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6日,打卡day57
SanpshotSandbox
第一种是快照沙箱。
它的原理是:把主应用的 window 对象做浅拷贝,将 window 的键值对存成一个 Hash Map。之后无论微应用对 window 做任何改动,当要在恢复环境时,把这个 Hash Map 又应用到 window 上就可以了。
2月16日,打卡day57
SanpshotSandbox
第一种是快照沙箱。
它的原理是:把主应用的 window 对象做浅拷贝,将 window 的键值对存成一个 Hash Map。之后无论微应用对 window 做任何改动,当要在恢复环境时,把这个 Hash Map 又应用到 window 上就可以了。
展开
评论
点赞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5日,打卡day56
Pinia 号称下一代的 Vuex。
经过初步体验,发现相比于 Vuex,Pinia 确实有了很大进步,最明显的就是删减了复杂的概念,简化了数据流转的过程,现在只剩下了 store、state、getters、actions 这四个核心概念。
接下来使用一个用户登录的案例,来学习 Pinia 的使用。
2月15日,打卡day56
Pinia 号称下一代的 Vuex。
经过初步体验,发现相比于 Vuex,Pinia 确实有了很大进步,最明显的就是删减了复杂的概念,简化了数据流转的过程,现在只剩下了 store、state、getters、actions 这四个核心概念。
接下来使用一个用户登录的案例,来学习 Pinia 的使用。
展开
评论
点赞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4日,打卡day55
在vue中key可以没有,没有也可以运行并且不会报错,但是建议加上key。
另外,我们必须知道,vue中key运用的地方------配合v-for使用。key是vue中虚拟dom标记的唯一标识,通过这个key,diff算法能更加准确和快捷。不使用key的情况下,因为vue的就地更新会选择复用节点,之前的状态被保存,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bug。另外,key的唯一性可以被map数据结构充分利用,时间复杂度仅为o(1)。
简单来说,key是唯一标识,为了让diff算法更准确的找到需要被对比的两个节点
2月14日,打卡day55
在vue中key可以没有,没有也可以运行并且不会报错,但是建议加上key。
另外,我们必须知道,vue中key运用的地方------配合v-for使用。key是vue中虚拟dom标记的唯一标识,通过这个key,diff算法能更加准确和快捷。不使用key的情况下,因为vue的就地更新会选择复用节点,之前的状态被保存,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bug。另外,key的唯一性可以被map数据结构充分利用,时间复杂度仅为o(1)。
简单来说,key是唯一标识,为了让diff算法更准确的找到需要被对比的两个节点
展开
评论
点赞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3日,打卡day54
前端的一整套东西覆盖也非常广泛,从开发、规范、测试、lint、构建、部署、监控、集成、微服务等等链路都隶属于前端工程化,所以一看这么长的链路再去考虑如何总结这个问题就显得务虚了,我们需要尽量将其简化,来逐个击破。逐渐完善我们对工程化的认知。
2月13日,打卡day54
前端的一整套东西覆盖也非常广泛,从开发、规范、测试、lint、构建、部署、监控、集成、微服务等等链路都隶属于前端工程化,所以一看这么长的链路再去考虑如何总结这个问题就显得务虚了,我们需要尽量将其简化,来逐个击破。逐渐完善我们对工程化的认知。
展开
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