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沧海月明FE的头像
前端 @ bytedance
沧海月明FE的头像
前端 @ bytedance
沧海月明FE的头像
前端 @ bytedance
#每天瞎扯十分钟# 工作中的面向过程与面向结果。
举个栗子:领导让我负责了一个技术难题的攻坚,通过这项工作,学习到了相关xx技术的底层原理(这是过程),由于我做的很好得到了晋升+涨薪(这是结果)。以上是一个及有过程又有结果的栗子。但是通常情况下,⻥和熊掌不可兼得,若两者皆有,又夫复何求呢?
现实中大概率是只命中一条,或是两条都没命中。例如做通过做某件事可以提升自己的某项能力而不一定会有结果,即向前看,这是面向过程。又例如通过做某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对团队对组织对领导有收益的事情,即向钱看,这是面向结果。
对于这个问题,我纠结过一两年,最终的结论是:「做事上,面向结果;做人上,面向过程。」
为什么?
做事,也就是指的是工作,工作的本质是用时间/经验/劳动换取金钱,如果不面向结果,也就是不面向领导给的工作任务或目标,只是一味的追求自我成长,那也就不会得到老板的重用,毕竟一个挑活拣活的人,不以组织团队目标为目标的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不会予以重任的。所以工作,第一要务是要与组织目标一致,执行力为第一要求。
做人,也就是对自己而言,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对自己的长期个人成长来讲,还是需要面向过程。结果,可以是钱也可以是晋升职级也可以是获得更大管理宽幅。工作的核心动力如果面向结果很容易走偏,例如为了晋升不择手段拉关系/跑人脉/只想做能晋升的工作等等,这些都是走歪了。晋升是公司为你能力成长而买单的结果,而不是目标。工作的方向与目标,还是需要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第一要务,也就是要面向过程,面向成长。
展开
4
沧海月明FE的头像
前端 @ bytedance
向上管理的必要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实是领导也想找人聊聊天。昨天领导过来跟我聊天的时候,说我从来都不做向上管理,埋怨我从来都不去找他,都是他过来找我,我才意识到,领导也有沟通和表达的诉求,领导在某方面也是孤独的,他也想找人说说话聊聊天。
评论
#每天十分钟#
随便胡扯两句。自己君王为什么叫“寡人”,从孤寡的角度来讲,君王也确实是寡人。
就像领导大部分是孤独的,爬得越高越孤独。不管多大多小的团队,都至少会有2个群,一个有领导的群,一个没有领导的群。没有领导的群天天热火朝天眉飞色舞,有领导的群只有领导在说话,然后下面一堆“收到”。在有领导的群里回复“收到”后,转头去没有领导的群里去吐槽。这在我工作经历过的每个团队里几乎都是如此。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旦你开始进入了管理角色,一旦你可以决定其他人的工作内容分配或他人的绩效评价时,你和员工就永远都不可能在同一个水平面对话。
因为你跟员工所掌握的资源不一致,所掌握的权利不一致,你拥有让他干得开心(分配事半功倍的活)或干得不开心(分配不好干的活)的权利。
而员工为了想工作的舒服或拿好绩效,都想在领导心目中建立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或更符合领导想要的一种「人设」,所以员工都不想让领导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也不会真正跟领导掏心窝说自己的真心话,说出来的话也都是领导想听的话,也就很难跟领导成为朋友。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工作合作伙伴。互相成为一个好的上极和一个好的下级。
邹忌曰:“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每个职场人都在这条路上,慢慢从员工变成领导,慢慢的从自己天天吐槽领导的人变成被别人吐槽的领导,慢慢的发现有自己的群里都没人说话,而下属员工都在眉飞色舞的群聊。
不止一个TL跟我吐过苦水,为什么我掏心窝的对大家,而组里任何事情我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为什么大家都想防贼一样防着我?为什么同一个事情他跟我说和跟别人说是完全两种说法?为什么我看到朋友圈才发现除了我组内所有人都一块出去玩了?
我的领导曾经跟我说,“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就不要做管理了”,道理就是这么个如此简单粗暴的道理,但是真的放在每位管理者头上,都很难不让人难过,寡人的感觉。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前进的路上注定是孤独的,你若不愿孤独,便只能接受平庸。
职场上的友情,可遇不可求,如果有,便请努力珍惜,如果没有,也不要强求。
展开
评论
想知道掘金能支持Metaweblog API么?这样就可以自动同步本地blog到掘金了
6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465
文章被阅读 38,790
掘力值 1,359
收藏集
1
关注标签
9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