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1/
你刷了100种方法,
收藏了50篇副业攻略,
结果副业还是没搞起来。

不是方法不够多,
是你始终卡在了一个假动作里。

2/
我见过很多人搞副业失败,
不是因为他没资源、没能力,
而是每次都在“研究—焦虑—放弃”这个循环里打转:

学一堆、拖很久、然后什么都没推出来。

3/
副业搞不动,大多卡在这几个盲点:
• 想找“确定赚的项目”,一等就等了半年
• 觉得自己要“准备好”,结果一直在准备
• 怕做砸了,所以一开始就想做得完美

他们不缺知识,缺的是推第一步的力气。

4/
真正搞起来的人怎么干?
• 找一个“有钱付的需求”
• 用1天时间搭一个能卖的版本(哪怕很糙)
• 马上发给人看,看有没有人买单
• 有人买了,再慢慢打磨内容、交付、口碑

副业不是“准备好才开始”,
而是“开始之后才逐渐搞懂”。

5/
副业不是靠想象启动的,
而是靠“收钱”启动的。

你可以没粉丝、没产品、没流程,
但你得有一个能“马上变现的页面”。

能推得动,比讲得清重要。

6/
所以,别再收藏了,
把你刷的那些方法,挑一个立刻去做。

哪怕只赚1块钱,
也比你再看100个副业视频更有价值。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7 10:26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能扛事的人,
往往扛着扛着,就散了。

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坚强,
而是因为他们太习惯自己撑,
以至于,没人看出他们撑不住了。

2/
真正压垮一个人的,
从来不是最后那件事,
而是他长期处在“不能垮”的状态里,
连崩溃都要排队。

3/
我见过太多这种人:
• 有事第一个上
• 被误会也不解释
• 睡3小时继续干活
• 身边人都觉得“你肯定没事”

但他们也会偷偷崩溃,
只是崩得没人知道。

4/
为什么这些人最后容易“散”?

因为他们从不习惯向外索取:
不说需求、不表情绪、不求安慰。

长期活在“自己解决一切”的模式里,
等于永远透支能量,
从不充电。

5/
如果你也是那种“别人都觉得你很抗压”的人,
请提醒自己:

你不是铁人,
你可以喊累,
你有资格说不行。

6/
真正扛事的人,
不是“什么都扛到底”,
而是知道——

什么时候该卸下,
什么时候该求援,
什么时候该保护自己。

7/
别把“能扛”当成人设。
能量是流动的,
情绪是要清空的。

你要做的不是一直强撑,
而是让自己活得久、活得稳、活得不必装没事。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7 10:11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你接纳什么,什么就消失。
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
这不是鸡汤,是你反复掉进情绪黑洞的核心解释。

2/
我认识一个朋友,30多岁还在挣扎自我价值。
他试过写日记、冥想、运动,试图“摆脱焦虑”。
每次好一点,就忍不住问自己:
“我是不是好了?”“怎么还会有这种情绪?”
他以为自己在“疗愈”,其实是在“审判”。

3/
对抗,是最深层的自我攻击。
当你说“我不能焦虑、不能失败、不能懒惰”,
你就把这些状态永远框在了“敌人”的位置上。
你越想赶走它们,它们越会反弹回来。

4/
接纳,不是认同,而是不再把它当敌人。
就像你可以一边焦虑,一边也能吃饭、写作、出门、发推。
你允许它存在,它反而失去了掌控力。

5/
“消失”不是情绪不见了,
而是你不再因为它而自我否定。
你开始把情绪当气候,而不是“故障”。
下雨会烦,但你不会质疑自己为啥活在多云天里。

6/
所以,真正的力量不是把“坏状态”清零,
而是你能不能带着它,也能动起来。
你接纳什么,什么就变轻;
你越较劲,越沉。 #创作者训练营#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7 08:57发布的图片
1
1/
真正高能量的人,从来不这样做:
用“忙”和“燃”来掩盖混乱。

因为他们知道:
燃得快的,灭得也快。
忙不出结果的,只会透支自己。

2/
低能量的人喜欢靠“情绪爆发”启动,
看个视频热血沸腾,
听个播客觉得世界都懂了,
但一转头,又回到原地踏步。

他们把“激动”,当成“行动”的前奏,
但其实只是脑内放烟花。

3/
而真正高能量的人,
不靠外部刺激,而靠内部秩序。

他们有一套能让自己快速归位的机制:
• 情绪上来时,先写,不发
• 任务太多时,先砍,不拖
• 焦虑发作时,先睡,不演

4/
他们也累,也焦虑,也会厌世,
但不会用“继续刷短视频”、“继续输出内容”来假装自己还行。

高能量,不是状态永远满格,
而是你知道何时该停、该退、该空。

5/
真正高能量的人,
不是更燃,而是更稳;
不是更满,而是更空;
不是更卷,而是更准。

他们靠秩序续航,靠聚焦发力,靠留白复活。
#创作者训练营#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7 08:45发布的图片
2
1/
真正起飞的那拨人,都做对了第一步。
不是拍脑袋开始写,也不是琢磨风格定位,
而是直接选了一个“能被系统推送”的结构。

他们的创作,从来不是随机试错,而是套用顺风口。

2/
你以为他们起飞靠的是坚持、运气、差异化?
其实他们只是提前识别了一个关键机制:

平台只推“好传播”的内容,不推“好表达”的内容。

越早接受这个现实,越容易跑通第一轮。

3/
我认识一个做副业号的人,0粉开局,前10条内容全都用了同一个结构:
• 一句话情绪引爆
• 三段内容反转
• 最后一段引导储备动作(收藏、评论)

10天内涨粉5000,广告资源自动找上门。

4/
很多人副业做不起来,不是你不努力,
是你在一个**“无法被推送”的结构里努力**。

你要的不只是内容,而是内容 + 节奏 + 推动机制。

平台帮你搞钱的前提,是它能“懂你”。

5/
所以,真正的第一步,不是“写什么”,
而是:“我写的这玩意,有没有平台转发的潜力?”

不是讲得多有道理,而是能不能“转得动”。

6/
复盘一下你最近的内容:
• 有钩子但没转发?→ 节奏错了
• 写得很好没人看?→ 场景错了
• 有人点赞没人扩散?→ 结构错了

真正的起飞,从不是“做对很多”,
而是从一开始就没踩错结构。
#创作者训练营#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22:41发布的图片
评论
#创作者训练营# 1/
真正的认知升级,
不是你学会了多少知识,
而是你开始敢删掉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

尤其是——你亲手立下的“信仰”。

2/
你以前觉得“努力一定有回报”、
“稳定就是安全”、
“别人说好的一定没错”。

后来才发现,
这些信念,困住你的不是内容,
而是执着。

3/
升级认知的第一步:不是“加法”,是“减法”。

你要敢于放弃:
• 曾经说服自己的话术
• 让你感到安全但没结果的路径
• 来自权威但早已过时的结论

4/
你开始不再为反对而反对,
也不再因为“说不清楚”就觉得自己错了。

你明白:
真正的理解,往往意味着沉默而坚定。

5/
认知升级不在于“懂了什么大道理”,
而是你愿意承认:
我以前信的那些,
有一部分是错的、旧的、过时的。

并勇敢地把它们删掉。

6/
信仰的更新,往往比技能的升级更痛。
但只有当旧系统卸载了,
新版本的你,
才有空间装进去。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16:05发布的图片
1
1/
富人思维的起点,
从来都不是“怎么提高时薪”,
而是——拒绝用时间换钱。

你靠“多干几个小时”赚钱,
人家靠“多跑几个系统”赚钱。

2/
穷人的路径是:
1小时 = 50元/100元/500元……

富人的路径是:
1次系统上线 = 持续现金流
1次结构部署 = 无限复利增长

3/
真正的财富,不靠勤奋,靠结构。

你永远没法靠工时跑赢一套“睡觉也能赚钱”的模型。
越往上走,拼的不是努力,而是视角和杠杆。

4/
普通人思考:我值多少钱一小时?
富人思考:我能复制出多少个“不用我在场”的版本?

一个卖时间,一个卖结构。
一个是打工,一个是部署。

5/
你不需要一夜暴富,
但你需要一点点拆掉“劳动力=收入”的旧逻辑。

哪怕只有一个自动售卖的页面、一个在跑的自动流程,
都是你走出“时间陷阱”的第一步。

6/
不从“时间换钱”开始,
你才有可能走上真正的自由之路。

因为时间属于你,
而钱可以靠结构滚出来。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16:00发布的图片
2
1/
搞钱的核心,不是你说得多漂亮,
而是你推得动、卖得掉、收得到钱。

很多人以为搞钱就是“讲思路”“画模型”,
但市场只认一个指标:
→ 有没有成交。

2/
表达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动作落地,
就是“内容内耗型选手”。

天天讲“认知飞轮”、“结构复利”,
但就是没一个页面上线、没一个产品售出。

3/
搞钱的底层能力,不是会讲、会写、会规划,
而是这三件事:
• 能做出落地物(页面、产品、服务)
• 能把它推给人看(渠道、流量)
• 能收回钱(定价、支付、转化)

4/
想搞钱,你要问的不是:
“我能不能讲清楚?”
而是:
• 有人愿意为这个付钱吗?
• 我要怎么让他看到?
• 钱能不能顺利收回来?

5/
那些真正赚到钱的人,
不是最聪明的、最会讲的,
而是最能推动链条闭环的。

从产品上线 → 推广触达 → 收款闭环,
他们能不断迭代、推得动。

6/
别再陶醉在“表达正确”里,
那只是认知自嗨。

搞钱的标准,只有一个:
有人买单。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12:21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纳瓦尔说过一句话:
“把自己做成产品卖出去。”

这不是一句励志鸡汤,
而是这个时代最底层的搞钱逻辑。

2/
过去靠“卖时间”赚钱,
现在你要学会“卖结构”、“卖能力复利”。

怎么卖?不是去人设包装、吹牛立IP,
而是——产品化你自己。

3/
你有知识?那就做成课程或咨询产品;
你会写作?那就做成公众号/简报/工具站;
你做过项目?那就把经验写成模板或 SOP。

把“你”从一个流动状态,变成可被复用的“资产单元”。

4/
关键不在于你有多少粉丝,
而是你有没有一套“别人愿意为之付费的系统”。

产品化的核心,是把你知道的、能做的、解决过的,
打包成“别人可购买的结果”。

5/
真正的财富,不来自工时堆积,
而来自你“可以不在场”的那部分收入。

你要做的不只是赚钱,
而是:做一个可复制、可叠加的你。

6/
别再纠结“我能不能搞钱”,
先问自己一句:
你有没有把自己“产品化”?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10:53发布的图片
6
1/
一个人内心开始变强大,
不是变得更能说、能干、能赢,
而是悄悄出现了这些迹象:

没吵赢谁,
却更安静了。

2/
别人误解你,不再急着解释,
你知道,理解从不是多数人的义务。

你开始接受“不被理解”,
是一种成长税。

3/
你不再想“征服世界”,
而是愿意经营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
但把它打理得稳、干净、有温度。

4/
你开始远离消耗你的人,
不是因为他们坏,
而是你终于明白:
能量要留给真正重要的关系。

5/
你不再卷、不再跟风,
你有了自己的节奏,
哪怕慢一点、冷一点,
也不再随波逐流。

6/
你依然焦虑,但你会安慰自己;
你依然犯错,但你不再自责很久;
你依然普通,但你开始尊重自己。

这,就是强大的起点。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10:04发布的图片
2
1/
人在什么时候成长最快?
不是学习最努力的时候,
而是你最不确定、最难受、最想逃的时候。

成长的本质,是自我结构的瓦解与重建。

2/
你不是靠“准备好了”才进步,
而是靠“撑过去了”才进化。

因为真正的成长,
从来都不体面,甚至很狼狈。

3/
三个阶段,决定你能不能快速成长:
• 被打脸时
→ 认知碎裂、价值观动摇
• 被迫上场时
→ 不会也得干、边做边学
• 无人理解时
→ 不依赖反馈、自我驱动

4/
很多人一遇到混乱期,就退回舒适区;
但高手,是在混乱中“生成秩序”。

他们允许不确定、允许失败、允许当个“半成品”。

5/
想要快速成长,不是多学点什么,
而是敢承认:
你过去很多信念,可能是错的。

你不改变自己,
现实就会来改变你。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09:59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越在意别人怎么看,
你越难做出结果。

因为你不是在搞副业,
你是在搞“形象工程”。

2/
你发帖前要顾虑:
会不会太low?
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功利?

结果内容发不出,行动拖延症越来越重。

3/
而那些真的搞出成绩的人,
不在乎朋友圈看笑话,
只在乎有没有人愿意掏钱。

因为赚钱这件事,从来不是投票制,
而是成交制。

4/
怕丢脸的人,一直卡在起步;
不怕试错的人,早就迭代三轮了。

越在意评价,你的动作就越小;
越敢暴露不成熟,你成长就越快。

5/
副业不是一场“被看见”的演出,
而是一场“被买单”的试验。

你可以不完美,
但必须上场。

6/
一个残酷真相:
你越想“让所有人都理解你”,
你就越无法聚焦真正的客户。

因为真正愿意为你买单的那群人,
往往是最沉默的观众。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09:47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赚钱这件事,说穿了就是:
谁先看懂「错位感」,谁就能起飞。

努力没错,但大部分人都努力在“没杠杆的位置”。

2/
什么是错位感?
就是你处的位置、资源、能力,与你操作的目标,不在一个维度。

比如:你是新号,却想卷内容深度;
你没流量入口,却拼命优化转化率。

3/
赚钱快的人,往往不追“合理”,
而是追“撬动感”。

他们的底层逻辑不是「我配不配」,而是「能不能错位爆破」。

举个例子👇

4/
一个朋友 0粉做账号,前3条内容不是介绍自己,而是直接拆别人的热门贴图结构,用ChatGPT重写,再挂自己博客。

一周之内就带来 6000+访客,开始卖资源包。

这就是错位:借别人的势,推进自己的局。

5/
如果你总想着“按部就班”“顺序来”,那你注定走得慢。

这个时代,起飞从来不是“对齐”开始的,
而是从一次错位插入开始的。

6/
所以,复盘一下你搞钱的路径:

是不是所有的动作都在“自洽”,却从不“撬动”?

别再问“我还差什么”,
你该问的是:“我能不能用错位,打开结果的入口?” #创作者训练营#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09:40发布的图片
评论
大多数人不是穷,而是被“好人框架”束缚
1/
大多数人觉得自己穷,
其实他们只是被“好人框架”捆住了。

什么是“好人框架”?
就是那种“我不赚别人钱,
我不利用别人痛点”
的虚伪道德高地。

结果呢?
你不挣别人的钱,
却也没赚到自己的钱。

...

2/
“好人框架”是很多人穷的根本原因。
因为它让你害怕冒犯别人,
让你做事情时总想着“不能太功利”。

你是不是也觉得,
“赚钱应该有点‘道德感’”?

但你不赚钱,
你“道德感”是吃饭的吗?

...

3/
我们都知道,
赚大钱往往伴随着“损人利己”。

别再拿“我不想伤害别人”
作为自己不敢赚钱的借口。

你以为自己不伤害别人,
但实际上你在伤害自己。

...

4/
很多人做副业失败,
不是没有能力,
而是害怕用“对别人不公平”的方式去变现。

你不敢碰的东西,
往往就是赚钱的方向。

这种“好人心态”,
让你永远处于“付出”状态,
而不是“回报”状态。

...

5/
最可笑的是,
当你沉浸在自己的“好人”形象时,
你才发现周围的人,
比你更“功利”,
却比你赚得多。

他们只是更懂得如何突破框架而已。

...

6/
不赚钱,不是因为你能力不足,
而是你从一开始就没敢认真挑战规则。

在“好人框架”里,
你永远只能是个“受害者”。

当你突破这一点,
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穷。

...

7/
不要再用“我不想伤害别人”来合理化自己不成功。

你也许是个“好人”,
但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太多“好人”。

它需要的是敢于跳出框架、
敢于做不完美的你,
然后狠狠赚一笔的勇士。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08:25发布的图片
评论
成年人搞钱的第一个分水岭:不再寻求理解
1/
成年人搞钱的第一个分水岭:
不再寻求理解。

你越想解释,越难做成。
不是因为你讲得不清楚,
是因为对方根本没兴趣懂。

赚钱这件事,本来就孤立无援。

2/
你想开个店,对方劝你别冒险;
你转行自由职业,对方说你不务正业。

他们不是反对你的选择,
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舒适区。

你活得太自由,会动摇他们的信仰。


3/
搞钱这条路,最难不是“做什么”,
而是“做的时候别去证明自己”。

越解释,越疲惫。
越解释,越像是在乞求支持。

成年人真正的底气,是沉默打钱。


4/
亲友、同事、伴侣,
你想让他们“理解你在搞什么”?

别浪费时间。

你看得见的不是不理解,
而是利益不同,话就听不进去。


5/
开始赚钱的人和还在原地的人,
唯一的区别是:
前者早就放弃了“共识”的幻想。

想搞清楚你干嘛的,只有一个人——
客户。

其他人的理解,不值钱。


6/
别把理解当燃料。

它不是助推器,是刹车片。
一边搞钱一边寻求被理解,
等于开车上高速还要发朋友圈。

效率不高,风险还大。


7/
赚钱,是一个逐步放弃解释权的过程。

你赚钱了,他们自然闭嘴。
你没赚到,他们也不会同情。

既然结果才是唯一共识,
那就别在过程里浪费口舌。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6 00:14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你总觉得自己做不到成功?
其实,你根本不是不配。
你只是太依赖“稳定”了。

稳定让你过得舒适,却也让你停滞不前。
你以为安全感是万能药,但它是个定时炸弹。
没有风险,哪来突破?

2/
你拼命想保持现状,
但你忘了,世界是不会等人的。
稳定的背后,是你逐渐被消耗的青春和时间。

你没错,但你没敢做该做的事。
而那些敢于打破“稳定”的人,
早已超越了你的舒适区。

3/
你以为你给自己设的“安全网”能守住一切,
但当市场变动、机会来临时,它不值一提。
稳定给了你假象,却没给你实质上的保障。

你害怕失败,却也害怕成功,
因为它意味着你得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

4/
你花了多少年去“确保稳定”?
可有多少次你告诉自己,
“下一次,我一定会冒险”?
然后又默默躺回原地。

这就是你最怕的:放弃稳稳的现状,
去拥抱一个未知的未来。

5/
你想做副业,却犹豫不决,
到底是做自己想做的,还是继续忍耐现有的工作?
这是个永远的困境:
你怕丢掉“稳定”,也怕一辈子都在这个地方晃荡。

这才是你最大的矛盾。

6/
成功,从来不是个安全的事,
而是个敢拼的事。
如果你一直追求稳定,那你注定只能在“稳定”里循环。

而那些敢于冒险的人,早已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收获了你最渴望的未来。

7/
所以,别再用“稳”来掩盖你的懦弱。
你不是不配成功,
你只是怕失去眼前的“安全感”而已。

如果你继续害怕打破舒适区,
那成功永远只是别人话题里的笑谈。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5 23:57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真正能搞钱的人,
从不纠缠细节。

他们早就明白,
细节是死角,
是拖慢你速度的绊脚石。

你一直在追求完美,
他们早就拿到钱,
一笔一划,
快速决策,果断行动。

2/
你担心产品质量问题?
他们早就开始测试市场。

你想设计完美的营销方案?
他们已经开始曝光,
不断调整,
结果早于计划。

细节,是拖慢你前进的理由,
但从未是成功的关键。

3/
你拼命琢磨一款产品,
然后久久不敢推出。

真正的高手早就把产品交给市场,
让市场来告诉你,
什么值得改,
什么不用改。

他们做的是结果,
而不是空洞的“完美”。

4/
你要找对人脉,
他们早就在行业里有了一张大网。

你在推敲怎样和别人建立关系,
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
让合作和机会不请自来。

细节决定不了机会,
人脉和速度才是关键。

5/
你不断担心风险,
他们已经在掌控风险。

你怕失败,
他们已经习惯失败。
一场失败,
让他们更接近成功。

你所纠结的每一个细节,
不过是对失败的恐惧。

6/
你想着再等等,
再看看市场的反馈。
他们已经抢占了市场,
即使结果不完美。

你想等时机,
他们已经把时机变成了自己手里的工具。

7/
真正能搞钱的人,
从不纠结于细节。
他们懂得,
只要行动,
结果自然会跟上。

你可以继续计较每个小步骤,
也可以选择跳过这些,
迎接那个早已等待你的未来。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5 23:49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多数人不是被贫穷限制,
而是被“温和服从”绑住了思维。

温和服从很聪明。
它不逼迫你做出选择,
而是悄无声息地让你觉得:
“这就是应该的。”

...

2/
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前景?
那是因为你已经习惯了“听话”。

你没想过,
不是工作的内容不行,
而是你已经被限定了想法的范围。

...

3/
当别人说“按部就班”时,
你脑海里早已放下了所有质疑。

没错,
“按部就班”是很安全,
但你知道吗?
安全的背后就是没想过自己能跳多高。

...

4/
你想改变?
不是不能改变,而是你不敢打破“舒适区”。

舒适区?
不过是你自愿陷入的舒适牢笼,
不会有人告诉你,
那是禁锢思维的铁链。

...

5/
总有一些人告诉你:
“做事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

这话看似有理,
但当你再看那堆堆积如山的“进度”时,
你会发现,
自己早已慢到无法追赶。

...

6/
“你也可以不按常理出牌”,
可大多数人依旧跟着常理走。

反叛常理并不容易,
但最难的还是面对自己的平庸。
那些舒适的建议,
只会把你推向平凡的死角。

...

7/
所以,
不要告诉我“做不到”,
真正做不到的是:
你从未敢真正质疑,
那份“温和服从”背后,
是不是正是你停滞不前的根源。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5 21:43发布的图片
评论
1/
真正赚钱的人,从不解释自己。

不是因为高冷,也不是佛系,
而是他们早就明白:解释,是最低效的表达。

赚钱才是最终的说服。

2/
你和人讲逻辑、讲机会、讲模式,
他们只想问一句:你赚了多少钱?

如果你赚得少,再多解释都像在掩饰。
如果你赚得多,你根本不需要解释。

3/
“我真的是用心做内容了。”
“这个定价是有策略的。”
“我不是割韭菜,是在提供价值。”

听上去很努力,也很合理。
但听众只会想:解释得这么多,是不是心虚?

4/
普通人爱解释,是因为需要理解来获得认同;
真正赚钱的人不解释,因为他们靠结果拿资源。

前者是输出情绪,
后者是输出筹码。

5/
你越解释,越暴露你的底层焦虑。

怕别人误解你赚黑心钱,
怕别人觉得你没实力,
怕别人说你运气好。

说白了,你怕的太多,自然赚得太少。

6/
赚钱这件事,有个规律:

愿意被误解的人,往往赚得更多。

他们把解释的力气,
都用在提高报价、优化转化、扩张资源上了。

7/
所以下次被质疑、被质问时,别急着解释。

先问问自己:
你到底是想赢一场争论,
还是想赢一场人生?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5 21:28发布的图片
2
1/
认知升级?
不是你学了多少新知识。
而是敢于放弃过去那些“你以为对的东西”。

别让旧有的认知绑住你。
你越是坚持“曾经的真理”,
越是走不出那片死胡同。

2/
你觉得成功的公式已经找到了?
“踏实努力,慢慢来,必定成”
就像吃了安慰剂,
只不过你一直没发现自己还没从梦中醒来。

3/
过去的你,是怎样看待“不可能”的?
今天的你,可能正站在那个“不可能”的边缘。
放弃固有的框架,
你会发现,世界大得让人害怕。

4/
那些曾经的信仰,
也许只是别人给你设好的牢笼。
你总以为自己自由,
结果只是换了个更美的笼子。

5/
说到底,认知的升级
从来不是学新东西。
而是你敢于放下那些“固守”的东西,
这些旧有的信念,早已过时。

6/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
这个理由能为你挡住所有前进的步伐。
多少人是被“从前的自己”限制住的,
用过去的眼光,审视今天的世界。

7/
你可以选择继续坚持那些早已过时的观念,
或者勇敢地放下,
让自己的认知不断进化。
选择权,永远掌握在你手里。
展开
Rich188于2025-06-25 21:26发布的图片
评论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5
文章被阅读 1,538
掘力值 153
收藏集
0
关注标签
2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