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佐笾
掘友等级
工程师
|
iOS开发工程师
越学习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
获得徽章 0
动态
文章
专栏
沸点
收藏集
关注
作品
赞
316
文章 235
沸点 81
赞
316
返回
|
搜索文章
最新
热门
OpenGL/OpenGL ES入门:iOS纹理翻转策略解析
在上一篇文章OpenGL/OpenGL ES入门: 使用OpenGL ES 渲染图片的案例二中渲染图片时,CGContextDrawImage 使用的是Core Graphics框架,坐标系与UIKit不一样。UIKit框架的原点在屏幕的左上角,Core Graphics框架的…
OpenGL/OpenGL ES入门: 使用OpenGL ES 渲染图片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们使用了OpenGL、GLKit等方式去渲染一张图片,这篇文章我们使用OpenGL ES来渲染一张图片的显示。 OpenGL将绘制帧缓冲区到一个对象所需要的状态进行了封装,成为帧缓冲区对象(FBO)。 虽然帧缓冲区的名字包含一个“缓冲区”字眼,但是其实它不是…
OpenGL/OpenGL ES入门: GLKit使用以及案例
GLKit 框架的设计目标是为了简化基于OpenGL/OpenGL ES的应用开发。它的出现加快OpenGL或OpenGL ES应用程序开发。 使用数学库,背景纹理加载,预先创建的着色器效果,以及标准视图和视图控制器来实现渲染循环。 GLKit 框架提供了功能和类,可以减少创建…
OpenGL/OpenGL ES入门: GLKit以及API简介
GLKit 框架的设计目标是为了简化基于OpenGL/OpenGL ES的应用开发。它的出现加快OpenGL或OpenGL ES应用程序开发。 使用数学库,背景纹理加载,预先创建的着色器效果,以及标准视图和视图控制器来实现渲染循环。 GLKit 框架提供了功能和类,可以减少创建…
OpenGL/OpenGL ES入门: 顶点着色器与片元着色器(OpenGL过渡OpenGL ES)
之前几篇文章,都是讲述了固定管线相关的知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后面的内容可编程管线作铺垫。 使用固定管线时,不需要开发者过多的去关心渲染的流程,也不允许去干涉顶点渲染和像素渲染的过程,OpenGL内部会帮我们生产一套完整的渲染流程,我们只需传特定的参数给固定管线,即可完成渲染. 可…
OpenGL/OpenGL ES入门: 纹理应用 - 纹理坐标及案例解析(金字塔)
在上一篇文章OpenGL/OpenGL ES 纹理初探 - 常用API解析中,我们讲述了纹理相关常用的API。加载纹理只是在几何图形上应用纹理的第一步。最低限度我们必须同时提供纹理坐标,并设置纹理坐标环绕模式和纹理过滤。最后,我们可以选择对纹理进行Mip贴图,以提高纹理贴图性能…
OpenGL/OpenGL ES入门:纹理初探 - 常用API解析
在之前的几片文章中,已经对点、线和三角形进行了渲染,也看到了如何通过计算颜色值对它们进行着色,以及在它们之间进行值操作来模拟光照效果。为了能够达到更加真实的效果,这一篇引入纹理贴图。 纹理只是一种能够应用到场景中的三角形上的图像数据,它通过经过过滤的纹理单元(texel,相当于…
OpenGL/OpenGL ES 入门:基础变换 - 初识向量/矩阵
确定对象位置和方向的能力对于任何3D图形编程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围绕着原点来描述对象的维度,再将对象变换到需要的位置实际上是非常方便的。 向量能够代表的第一个量就是方向,第二个量就是数量。 方向:比如X轴就是向量(1,0,0)。在X方向为+1,而在Y方向…
OpenGL/OpenGL ES入门: 图像渲染实现以及渲染问题
main 函数,程序入口。所以OpenGL处理图形、图像都是链式形式,以及基于OpenGL封装的图像处理框架也是链式编程 RenderScene 通过glutDisplayFunc注册为渲染函数。当屏幕发生变化或者开发者主动渲染会调用此函数,用来实现数据->渲染过程 到这里为止…
OpenGL/OpenGL ES入门: 渲染流程以及固定存储着色器
正如上图所表示的,管线分为上下2部分,上半部分时客户端,下半部分为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时功能和运行上都是异步的,它们是各自独立的软件块和硬件块。 在可编程管线中,我们能够编码的就是Vertex Shader(顶点着色器) 和 Fragment Shader(片元着色器)…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905
文章被阅读
236,206
掘力值
5,102
关注了
103
关注者
2,731
收藏集
0
关注标签
8
加入于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