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据我所知,最近一年,互联网行业不景气,不仅是软件测试失业的特别多,软件开发被裁员的也不少。只能感叹一句,互联网行业真的「变天了」,就像现在的楼市一样。我之前也是做软件测试的,到现在失业10个月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沪漂失业后就回到老家,转眼间快1年过去了。找不到工作就在家研究「自媒体」,虽然赚的比之前上班的时候少多了,但蚊子肉也是肉,我后悔之前上班的时候没有好好做自媒体,给自己留几条后路。现在什么都很卷,卷完学历卷加班,卷完加班卷工资低,上班虽然能挣到生活费,但却不让人向往。马上又到了一年的「金三银四」,有人说,年后的工作机会明显比年前多了,找到了还不错的工作,工资还涨了一丢丢,有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找了3个月工作,面试都寥寥无几。找工作有时候真的看「运气」,如同找对象一样,找不到工作可能并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没有遇上时机。现在找工作也比之前的「竞争压力」大很多,虽然也有很多新的工作岗位放出,但「求职者」太多了,僧多粥少。因为就业形势差,即便有班上的人「加班」也加的厉害,一个人要干两三个人的活,所以企业在招人的时候,难免就把「年龄大」或者「已婚已育」的人pass掉了,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和体力承受住这么大强度的工作。所以我觉得在30几岁的年纪,工作可以继续找着,也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期」好好休息和思考,或者去学习和查漏补缺专业知识,如果缺钱的话,也可以试着去做一点兼职和副业。像我这样,找工作就随缘吧,工资太低或者加班内卷的公司真的不想去,弄坏了身体不值得,做着也不开心。我平常喜欢写东西,那我就把自己的职场经验和生活感悟分享在自媒体平台上,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逻辑和认知水平,还可以发展自己的自媒体小事业,虽然它还不能够养活自己,但却可以让人看到希望,不用早起通勤,不用跟不喜欢的人打交道,身体好心情好。人在低谷时,就保持谦虚和学习的心态,做多手准备,等待时机,蓄势待发。展开评论点赞
- 以前在全网声讨互联网企业996呢,今年突然没声音了,也不用讨论在哪个路灯上吊死互联网资本家了,因为都被裁了。
继芯片领域大幅度裁员之后,大厂裁员消息也开始陆续传出,网易春节前嘎了1600人,游戏线为主,甚至波及到了很多中后台岗位,于是网易散是满天星在腾讯,米哈游,莉莉丝,叠纸,吉比特当中迅速找坑;4月又传出网易有道裁员50%,并要求留下的员工早9晚10;阿里最近开始刀算法岗位了,P5-P10都有,涉及CBU、ICBU、云、飞猪、淘系,因为薪资高于开发又没法和公司短期业绩挂钩。 字节不用说了,集中在ToB业务飞书,ToB ToG业务软件公司今年普遍低迷,不光腾讯、字节这种大公司在裁员。此外,快手、携程等一众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削减支出、裁员过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企业的寒冬已来。
互联网仍在发展,但已经是存量市场了,对人员规模的需求正在放缓。在存量市场里,冗余人员和低效人员会被淘汰、被外包,而优秀的人才也会一直受到招聘方的青睐。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近期行业里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边是大量的低端测试工程师被淘汰、被外包和被迫转行,求职屡屡碰壁,而另一边,却是很多测试经理求贤若渴四处挖人。需求和供给的不匹配,导致招人难、就业也难。
既然寒冬将至,作为IT民工的测试人来说,更应该做好过冬的准备。软件测试说到底是技术岗位,那就要靠技术说话。不断掌握新的技能,提高自身技术能力也就变成了目前测试从业人员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现在大部分初级功能测试人员都在向自动化、性能、安全靠拢。
但是还是有不少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站在“十字路口”迷茫、无助,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一切的迷茫都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每一个软件测试行业从业者都能意识到目前自己面临的窘境,但能及时作出改变,顺应时代变化的人还是太少。多数人明明“泰山崩于前而面色如土”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行业淘汰吗?
并不是,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知自我提升过程中的困难,所以我热衷于收集教程资源和整理学习路线。这样可以很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也避免少走一些弯路。展开等人赞过45 - 2007 年,在太皓电子担任.net 工程师,公司在张江软件园,老板是一个留美归国的博士。那时候我们开发了一个叫芝麻网的远程教育系统,它无须专用的教室录制,只需要在普通教室增加一点设备,就能完成课件的录制,将线下课程直接拓展到线上。
需要增加的设备,是一个带支架的摄像头,一个挂在老师身上的无线话筒,一个套在笔上的发射器和一个装在白板边缘的接收器。当白板笔在白板上写字的时候,发射器发出信号,记录下的白板笔的位置,接收器收到后,将数据发送给应用软件,软件就可以将笔划还原出来。
分为三个部分,我做的是一个.net 的管理平台,在上面可以创建网校,开通课程,上传课件。还有一个 c++的录制工具和一个 Flex 的播放器,分别包给了一个自由程序员和一个软件开发公司。到了约定期限,平台和录制工具按时完成,播放器出了延误。于是,我每天带着电脑,到乙方所在公司监工。
那段日子是最惬意的,什么都不用做,就是看着别人做项目,感觉挺好。因为我每天都去,乙方碍于面子,加大了这个项目的人员投入,很快这部分也完成了。
然而在集成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每个部分单独运行都正常,放到一起就不行了。我们三方再三检测,最后发现出在设备上面。
设备是老板从美国带回来的,老板给厂家打了电话,厂家说派一个工程师过来看,来回的差旅费用和工程师的酬劳一共5万元,需要我们承担。老板打完电话,看到我正在摆弄那些设备,就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我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你能解决,咱们就不让厂家派人了。如果解决不了,再让厂家的人过来。”
我那时候是个软件工程师,对于硬件设备其实不是很懂。但仗着自己的年轻与无畏,我接下了这个任务。那一星期,我开始了通宵达旦的工作。我面前摆着一大堆英文资料,设备的线路图、驱动程序、通讯协议等等,我逐一阅读。遇到不认识的技术名词,就上网查询。
那时候每天晚上都睡到凌晨两点,感觉一个星期补上了硬件专业一学期的课程。临到最后一天,终于被我发现端倪,这个设备用错了通讯协议,rtmp和rtsp协议虽然很类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我在驱动程序中修改了一行代码,将rtsp改为rtmp,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老板听了我的汇报,非常高兴地说:“你这一行代码,就值5万块钱!”展开等人赞过64 - 有两组数据,希望将它们保存到 Excel 文件的不同工作表中,并对 Excel 中的数据格式进行美化。可以使用 xlsxwriter 来解决问题等人赞过36
-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防止Web应用程序受到SQL注入攻击是关键的安全编程实践之一。SQL注入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黑客通过在用户输入的数据中插入恶意的SQL代码,从而获取、修改或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了保护Web应用程序免受SQL注入攻击,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编程实践:
1、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永远不要将用户输入直接拼接到SQL查询中,而是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这样可以将用户输入视为数据而不是代码,确保输入的数据不会被解析为SQL命令。
2、输入验证和过滤: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是重要的防御措施。根据业务需求,对输入进行限制,只接受合法的输入数据。例如,对于数字输入,验证是否为数字类型;对于字符串输入,进行长度限制和敏感字符过滤等。
3、最小权限原则:在数据库上使用最小权限原则,确保Web应用程序连接数据库的账户只具有执行所需操作的最低权限。这样即使发生SQL注入攻击,黑客也无法执行敏感的数据库操作。
4、使用ORM框架或查询构建器:使用ORM(对象关系映射)框架或查询构建器可以将数据库操作抽象成对象或方法的调用,避免手动编写SQL查询语句,减少出错和漏洞的风险。
5、输入数据转义:对于无法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的情况,例如动态拼接SQL查询时,需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转义。转义是将特殊字符转换为其字面量形式,确保这些字符仅被视为数据而非代码。
6、避免详细的错误信息泄露:在Web应用程序中,不要向用户显示详细的错误信息,这样黑客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发现潜在的漏洞。相反,只显示通用的错误信息,将详细的错误记录到日志中以便后续分析和修复。
7、定期更新和维护:及时应用数据库厂商提供的安全更新和补丁,确保数据库的软件本身没有已知的漏洞。同时,定期审查和修复Web应用程序的代码,以尽量减少潜在的安全漏洞。
8、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监控和过滤发往Web应用程序的请求。这些工具可以根据事先定义的规则识别和阻止恶意的SQL注入攻击。
9、审查第三方插件和库:对于使用的第三方插件和库,确保它们是可信的、经过安全审计的,并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总之,防止Web应用程序受到SQL注入攻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安全措施。展开赞过评论2 - #新人报道#
在Python中,有多个库可以用来进行文本翻译。这些库通常依赖于外部的翻译服务,如Google Translate、Microsoft Translator、iTranslate等。
说重点,笔者在这里介绍的几种免费翻译库,翻译准确度暂时不敢保证,但是翻译的语言类型肯定是有局限性的,至于具体支持多少种类型,直接往下看正文即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Python翻译库:
1.translate
translate 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翻译库,它支持多种翻译服务,包括Google Translate、Bing Translator、Yandex Translate等。这个库可能需要API密钥或注册以使用某些服务。
同样的,如果你本地未安装,在终端直接输入如下命令即可:
pip install translate
使用translate进行文本翻译的代码,示例如下所示:
from translate import Translator
text = '''
应用程序接口,是一种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它允许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访问一组例程,而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
translator = Translator(from_lang="zh", to_lang="en")
translated_text = translator.translate(text)
print(translated_text)
成功执行上面的代码,结果输出如下所示:
An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is a convention that connects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a software system, allowing an application and a developer to access a set of routines based on a piece of software or hardware without accessing the source code or understanding the details of the internal workings.展开等人赞过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