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就像三体中说的: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万历十五年》结合《康熙红票》、《饥饿的盛世》一起看了后,我感受到的是,在历朝历代盛极必衰的周期里,是逐渐垒砌起来的傲慢和漫不经心,郑和下西洋的万国来朝,后来就开始闭关锁国,傲慢体现在无尽的繁文缛节和僵化的上下尊卑。一直到抗日战争我们没有了傲慢,但还是漫不经心,要攘内、要以家族派系的利益为先,所以从东北溃败到西南,还好我们有了红色武装的觉醒。所以,现在我们追求法治、追求更多层面的平权。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在“傲慢—漫不经心—溃败—再觉醒”的循环里面?我们当今有没有把“傲慢>溃败”那段最陡峭的曲线,通过制度化的自我纠错,拉成一个更平缓的“震荡收敛”?展开赞过评论3
- 今天读完《平面国》,让我最震撼的是1884年的人可以写出写这样的书籍,世界上真的存在大大超前于时代的人物,我此生不会有机会和这样的人沟通交流,但很幸运能够通过阅读倾听先知们的思想,洗礼我平凡无知的灵魂。
其次,书中对于各个维度产生的社会关系描述,让我再次明白阳光下无新鲜事,世间的种种都是重演人性的善与恶。
正如《动物农场》里描述的,人与猪并无分别,抗争与革命后的世界,或快或慢,都再次变成需要通过抗争与革命才能进行下去的世界。展开评论点赞 - 互联网环境很恶劣,公司紧缩成本,要求每个人都付出更多,在短期迭代基础上加了很多中短期、中期目标,但是没看到长期目标,这表明了老板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发展,虽然公司领导们也还在持续通过公司很多层面的数据分析,得出来一些经营方向,以达到中期目标。所以,大家都有危机感,在没有上升的环境下,也在不停内卷,这个时候我问我自己的感受,我感到了很深的疲惫和厌倦,我应该更加关注自身,不仅仅是身体健康层面,还有我在行业范围内我的每天工作是否有意义。所以,我更加关注自身的所悟所思所想,听从内心的想法。展开赞过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