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赞了这篇沸点
124
501
赞了这篇沸点
入驻简书和掘金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比一下这两个平台的优劣吧,当然只是个人主观意见:
1.简书是一个通用的创作平台,而掘金是一个垂直的创作分享平台。对于我来说掘金胜。
2.简书的编辑环境尤其是markdown的编辑器要比掘金好而且用户体验要比掘金好,掘金可能展示的更极客一些,但是掘金又主打前端技术平台,但是体验又不那么前端。所以简书胜。
3.简书的激励机制比如对写作者的经验累积以及评价机制要比掘金好,比如我现在在简书是优秀程序员的标签,但是在掘金还很初级,虽然我两个平台的文章都一样。就像我吐槽掘金对掘力值的计算不合理一样。好的奖励机制不一定要金钱,比如等级,粉丝数也是推动创作者写作的动力,所以这里简书胜。
4.掘金有沸点可以任意吐槽而简书没有,这一点掘金胜。
5.我是最近因为掘金的粉丝数超过简书才将重心转移到掘金的。这一点上简书因为要变现,又引入了区块链相关,所以有很多僵尸粉和为赚钱而点赞的假粉,这一点上掘金的关注者可能更真实,这一点掘金胜。
6.最后我还是会慢慢把重心放到掘金来经营,就如很多创作者一样的更多是为自己带来流量和让平台更加知名,所以希望掘金在对创作者这一块的激励能更加好一些。
1.简书是一个通用的创作平台,而掘金是一个垂直的创作分享平台。对于我来说掘金胜。
2.简书的编辑环境尤其是markdown的编辑器要比掘金好而且用户体验要比掘金好,掘金可能展示的更极客一些,但是掘金又主打前端技术平台,但是体验又不那么前端。所以简书胜。
3.简书的激励机制比如对写作者的经验累积以及评价机制要比掘金好,比如我现在在简书是优秀程序员的标签,但是在掘金还很初级,虽然我两个平台的文章都一样。就像我吐槽掘金对掘力值的计算不合理一样。好的奖励机制不一定要金钱,比如等级,粉丝数也是推动创作者写作的动力,所以这里简书胜。
4.掘金有沸点可以任意吐槽而简书没有,这一点掘金胜。
5.我是最近因为掘金的粉丝数超过简书才将重心转移到掘金的。这一点上简书因为要变现,又引入了区块链相关,所以有很多僵尸粉和为赚钱而点赞的假粉,这一点上掘金的关注者可能更真实,这一点掘金胜。
6.最后我还是会慢慢把重心放到掘金来经营,就如很多创作者一样的更多是为自己带来流量和让平台更加知名,所以希望掘金在对创作者这一块的激励能更加好一些。
展开
31
23
赞了这篇沸点
VS Code Remote 发布!开启远程开发新时代
zhuanlan.zhihu.com
今天( 北京时间 2019 年 5 月 3 日 ),在 PyCon 2019 大会上,微软发布了 VS Code Remote,开启了远程开发的新时代!这次发布包含了三款核心的全新插件,它们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容器,物理或虚拟机,以及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 中实现无缝的远程开发。通过安装 Remote Development Extension Pack ,你可以快速上手远程开发。
Visual Studio Code Remote 允许开发者将容器,远程计算机,或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 作为完整的开发环境。你可以:
在部署相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开发,或者使用更大或更专业的硬件。
把开发环境作为沙箱,以避免影响本地计算机配置。
让新手轻松上手,让每个人都保持一致的开发环境。
使用原本在本地环境不可用的工具或运行时,或者管理它们的多个版本。
在 WSL 里开发 Linux 应用。
从多台不同的计算机访问现有的开发环境。
调试在其他位置(比如客户网站或云端)运行的应用程序。
所有以上的功能,并不需要在你的本地开发环境有源代码。通过 VS Code Remote,轻松连接上远程环境,在本地进行开发。
Remote Development extension pack 包括三个扩展:
Remote - SSH - 通过使用 SSH 打开远程计算机或者VM上的文件夹,来连接到任何位置。
Remote - Containers – 把 Docker 作为你的开发容器。
Remote - WSL - 在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中,获得 Linux 般的开发体验。
今天( 北京时间 2019 年 5 月 3 日 ),在 PyCon 2019 大会上,微软发布了 VS Code Remote,开启了远程开发的新时代!这次发布包含了三款核心的全新插件,它们可以帮助开发者在容器,物理或虚拟机,以及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 中实现无缝的远程开发。通过安装 Remote Development Extension Pack ,你可以快速上手远程开发。
Visual Studio Code Remote 允许开发者将容器,远程计算机,或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 作为完整的开发环境。你可以:
在部署相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开发,或者使用更大或更专业的硬件。
把开发环境作为沙箱,以避免影响本地计算机配置。
让新手轻松上手,让每个人都保持一致的开发环境。
使用原本在本地环境不可用的工具或运行时,或者管理它们的多个版本。
在 WSL 里开发 Linux 应用。
从多台不同的计算机访问现有的开发环境。
调试在其他位置(比如客户网站或云端)运行的应用程序。
所有以上的功能,并不需要在你的本地开发环境有源代码。通过 VS Code Remote,轻松连接上远程环境,在本地进行开发。
Remote Development extension pack 包括三个扩展:
Remote - SSH - 通过使用 SSH 打开远程计算机或者VM上的文件夹,来连接到任何位置。
Remote - Containers – 把 Docker 作为你的开发容器。
Remote - WSL - 在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中,获得 Linux 般的开发体验。
展开
1
30
赞了这篇沸点
赞了这篇沸点
赞了这篇沸点
js归根到底还是函数式编程。优雅的js代码必然是高阶函数,表达式,不可变数据运用和驾驭的好的代码。高阶函数,表达式,不可变数据基本可以替代类,继承和封装及所有设计模式,困扰面向对象的所有设计模式问题,基本都可通过高阶函数解决。举个例子,spring所津津乐道的面向剖面编程,在函数式编程里就是一个use函数,而且只用写一次,不用配置满天飞。函数编程的这种抽象思维对于来自java面向对象世界的程序员确实难以理解和驾驭。
java的卓越之处在于其有编译性语言的性能,但在内存管理上没他们麻烦(主要与c, c++比较),当然,跨平台行,不过这似乎没啥好说的(现在还有哪门语言不是跨平台的?)。初次之外,java最本质上是一套代码规范,严格的如同一个暴君的代码规范。这台规范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理论基础上的,严格按比规范,使得代码清晰度,可维护性无人能敌,加上强类型和编译器检查,特别适合大型软件的开发协作。然而,面向对象在带来巨大好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问题,面向对象的坑产生了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使不必要的复杂度和啰嗦度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命令式语言本来就不性感,再加上面向对象和设计模式,借用某知名coder的话"我们每年白白浪费了几百万行代码"。
java普遍用来写服务端,而服务端真正好玩的是数据库,nginx,分布式架构和linux及开发运维,然而我们的java开发人员目前觉大多是接触不到这些层,因为有几百万行代码要写或复制,自己也无时间和兴趣去探索这些领域,更不必说什么函数式编程。于是,我们的java程序员日复一日,做着将数据库api翻译为应用程序api再暴露给前端并随着前端需求不停修改的半机械化工作。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由此丧失。
js代码普遍不太看得懂,java代码普遍不太有意思,这就是现状。
java的卓越之处在于其有编译性语言的性能,但在内存管理上没他们麻烦(主要与c, c++比较),当然,跨平台行,不过这似乎没啥好说的(现在还有哪门语言不是跨平台的?)。初次之外,java最本质上是一套代码规范,严格的如同一个暴君的代码规范。这台规范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理论基础上的,严格按比规范,使得代码清晰度,可维护性无人能敌,加上强类型和编译器检查,特别适合大型软件的开发协作。然而,面向对象在带来巨大好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问题,面向对象的坑产生了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使不必要的复杂度和啰嗦度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命令式语言本来就不性感,再加上面向对象和设计模式,借用某知名coder的话"我们每年白白浪费了几百万行代码"。
java普遍用来写服务端,而服务端真正好玩的是数据库,nginx,分布式架构和linux及开发运维,然而我们的java开发人员目前觉大多是接触不到这些层,因为有几百万行代码要写或复制,自己也无时间和兴趣去探索这些领域,更不必说什么函数式编程。于是,我们的java程序员日复一日,做着将数据库api翻译为应用程序api再暴露给前端并随着前端需求不停修改的半机械化工作。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探索精神由此丧失。
js代码普遍不太看得懂,java代码普遍不太有意思,这就是现状。
展开
10
28
赞了这篇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