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胡思乱想 2 则:
越是努力的去证明自己不是垃圾, 就越是成功的证明了自己就是垃圾. 所以, 窝确实是个垃圾, 努力证明过的.
越是欺骗自己, 就越爽. 越是直面冰冷的现实, 就越痛苦. 所以, 窝知道这是自欺欺人, 只是想舒服一些而已.
胡乱写的, 不必当真.展开赞过11 - (科幻) 游戏 "微魔法" 世界
这是一个存在 "咒语" 的世界. 在这里, 大部分物理规律不会自动生效, 大部分物理现象不会自动出现. 你必需大声喊出其名称 !! 才能使其生效或出现. 是的, 在这里, 物理规律或现象的名称, 就是 "咒语" !
为什么 ? 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 ? 简单, 因为算力不够用. 对大部分物理规律和现象, 无法使用极其耗费算力的精确仿真, 而只能使用 "糊弄" 形式的低精度 "表面" 模拟, 看起来像那回事就行了. 所以不得不 "选择执法" (狗头
这是一个比较符合物理规律, 却又没那么物理的世界.
想象一下, 当双方战斗时, 各种科学术语乱飙的壮丽场景吧 (狗头
比如, 你可以先制备一个巨大的低温超导体, 提前充入大量电流, 然后附加一个加热电路, 触发开关是一个磁场传感器. 战斗之时, 大喊一声 "霍尔效应 !! ", 然后加热电路触发, 超导体瞬间失超爆炸 (狗头
#科幻 #游戏 #魔法 #物理展开评论点赞 - (科幻) 眼球再生技术
在保留传入大脑的视神经的前提下, 再生整个视网膜与全部眼球组件.
从而釜底抽薪式的解决一部分失明, 近视, 眼球病变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一次只操作一只眼球, 保留另一侧不受影响. 等到一侧成功了, 再去更换另一侧, 避免完全失明.
#科幻展开评论点赞 - (科幻) 学生的面具时代 (2)
(续)
也有极个别人, 虽然长的丑, 但为了迎合 "审丑文化", 也发布了自己的视频. 因为天天看美女帅哥, 早已审美疲劳, 偶尔来个丑的, 在猎奇心理作用下, 更容易蹭流量热度.
学生面具还有许多丰富又实用的功能. 比如在未成年人遇到坏人时, 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保护, 并迅速报警. 比如使用十万伏特高压将坏人击倒. 在遭遇意外落水, 火灾等情况时, 学生面具的自供氧功能, 能够为生命提供关键支持.
本作品属于: 科幻浪漫主义 (技术乐观主义)
#科幻 #面具 #未来展开赞过评论1 - (科幻) 学生的面具时代
相关科幻: 《变大变小神药》
"随地大小变" 技术已经普及使用, 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增加或减少任意部位的体积 (不含神经系统), 覆盖 骨/肉/皮 等层次. 人们只需很低的成本 (几千元至几万元) 即可 "更换" 全套容貌身材, 并且对身体几乎没有损伤. "肉身" (皮囊) 就像衣服一样, 根据心情穿不同的衣服. 所以, 这是一个人人都是美女帅哥的时代, 这是一个丑人的幸福时代.
但是, 由于伦理问题, 只有年满 18 岁的成年人, 才被准许使用这种技术. 根据目标容貌身材的改动幅度, 大约需要 2 ~ 5 年时间, 来获得第一具 "随意肉身". 不足 18 岁的未成年人, 其容貌身材仍然是父母给的. 在这一年龄阶段, 丑人仍然会收到丑的苦恼.
为了防止中小学生在穿衣方面的攀比, 学生必须统一穿校服. 为了避免学生早恋, 校服采用男女同款设计. 为了让校服尺寸更好的适应快速生长的学生, 每个年级都使用不同的校服款式. 只要看一眼校服, 就知道你是几年级的.
类似的, 为了防止中小学生在容貌方面的攀比, 避免长的丑的学生被嘲笑歧视, 学生上学必须佩戴遮盖全脸的 "学生面具". 学生面具同时对声音进行调制, 使得所有学生说话使用一个声线, 进一步降低了学生本人的辨识度. 当一个学生说话时, 其面具上方 (约头顶部位) 就会浮现其名字, 并有呼吸灯闪烁特效. 这个名字是唯一可以自定义的地方 ! 显示的字体为学生本人手写的亲笔签名. 学生为了让自己头顶飘的名字更好看, 纷纷苦练写字. 如果把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 会被嘲笑的.
国家通过了 《未成年人容貌保护法》, 以任何形式公开发布/传播涉及未成年人容貌的音像制品均为非法, 除非在其年满 18 岁以后, 取得其本人的书面同意. 是的, 未满 18 岁的同意是无效的. 所以很多涉及未成年人的视频, 在拍摄的十几年后, 才能发布出来. 当然, 同意发布的, 绝大部分都是从小就长的非常漂亮的. 长的丑的基本上没人愿意发布自己小时候的 "黑历史". 也有极个别人, 虽然长的丑, 但为了迎合 "审丑文化", 也发布了自己的视频.
(未完待续, 字数太多写不下) #科幻展开评论点赞 - (科幻) 人格回炉重造术
又名: 人格障碍克星
通过对大脑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 决定人格的部分所占比例只有 5%. 也就是说, 大脑的大部分区域与人格无关.
对这部分神经元进行替换, 也就是删除旧的神经元, 并换上随机连接的新的神经元, 即可获得一种新的人格, 效果上类似于 "随机抽卡".
由于人格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只有不到 10%, 所以随机抽卡的结果是, 90% 的概率治好人格障碍. 嗯, 另外 10% 的概率随机获得另一种人格障碍.
以上.
#科幻展开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