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刷到一个职场帖子,原文差不多是这样: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你很忠诚,能在一个公司工作 12 年以上,无论你态度多好多卖力,一旦公司赚的少了,那你就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不会顾及你的任何贡献,把你视作包袱,视作成本,然后不顾廉耻和情面,要么降薪,要么转岗,狠一点不发年终奖,更狠一点暴力优化,故意耽误你的时间成本……”
说实话,刚刷到这个话题时,看完心里一阵揪揪。
细算了一下,自己从毕业参加工作也大几年了,虽说目前还没有遇到帖子里这么夸张的问题,但是程序员的职场焦虑感总归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的。
帖子里的话说得很残酷,但也很现实。
当公司称你为“家人”时,往往期待你付出超越雇佣关系的奉献;但是当公司需要削减成本时,这种拟亲化的关系往往瞬间又回归到冰冷的契约关系。
可能很多当事人不想承认,但这往往就是不少企业管理的残酷真相。
而且不少忠诚的老员工常常会陷入自我构建的意识陷阱,认为资历代表价值,忠诚等于不可替代性。然而不少案例所透露出来的实际情况却是:资历不等于能力,忠诚也不等于不可替代性。
有句话说得很现实,大家也听过,许多在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实际上却是在同一岗位上将一年的经验重复了十次而已,而并非是纵深经验的十年积累。
当公司处于上升期或者稳定发展期,这种差异当然不明显,但是公司一旦需要变革,缺乏真正成长的老员工往往就会立即显得格格不入。
而且更现实的是,老员工常常是旧模式的既得利益者,最难接受颠覆性变革,自然成为改革阻力的象征。
所以面对这一情形,我觉得职场人需要的并不是放任和抱怨,而是应该积极地应对和调整。
这里也聊几点我自己的看法和实践,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勉,大家也可以听一听,就当未雨绸缪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要理性地看待工作关系。
职场本质是价值交换的契约关系,这没有问题,那付诸技术和专业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边界意识:既不愤世嫉俗,也不天真幼稚。
而回到文章开头的帖子里所谓的忠诚问题,我觉得忠诚不应指向公司实体,而应该指向自己的职业生涯,指向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价值。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你是自己职业生涯的 CEO,公司只是你展示价值的平台。
在摆好了上面这一条大前提下,我觉得在工作中还是要转变一下自己的心态。
可以把工作当作一种投资,或者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一种生意经营,即使离职了,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从中能获得什么?
一个需求做完、一个项目完成、包括一段工作经历落幕,我感觉都应该多去复盘复盘:比如我学会了什么工具、学会了什么代码技巧和调试技巧、学会了什么流程……等等。
所以我们如果把目光往这个方向看,我们内心就会平静一些,不会在这段工作旅程结束之后,只留下抱怨、遗憾、愤怒。
心态调整好之后呢,接下来还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关注。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持续保持可迁移的竞争力。
当今的技术世界变化太快,而作为程序员的我们则恰好处于这一洪流之中,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定期评估一下自己的市场价值:
如果明天就离开现在的公司,你的技能和经验是否足以让你在市场上获得同等或更好的位置?
掌握不受特定公司限制的可迁移能力,才是真正的工作保障。
无论在公司工作多久,都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确保自己始终具有市场竞争力。
第二件事情则是:持续积累职业净资产。
提到职业资产,有人可能会说,程序员也能有“职业资产”?
当然可以!
除了特定的技术、代码、框架可以作为自己可积累的能力资产之外,其实程序员的职业生涯里也是可以有很多可固化和可积累的有形资产的。
比如你的技术经历、思维、经验、感悟是不是可以写成技术博客文字?
你写的代码、工具、框架是不是可以形成开源项目?
你的工作笔记和踩坑记录是不是可以整理成技术手册?
不要将自身价值完全绑定在一家企业上,而是要想办法在业內建立起自己的广泛人脉网络和个人专业声誉。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工作经验烂掉,而是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技术资产化,将自己的过往经验、知识、能力转化成在行业里有影响力的硬通货。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不要将所有价值固化于一家公司,构建专业网络、个人技术影响力和跨界能力,构建即使离开当前平台也能依旧存在的“职业净资产”。
第三件事情就是:不要忘记关注代码之外的东西。
首先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技能范围,让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降低因特定岗位或行业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其次,很多代码之外的东西对如今的生存也很重要,因为思维如果不开阔出来的话,路可能就会越走越窄了。
其实很多程序员在年龄大了之后越来越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生存技能太过单一了,所以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把目光仅仅聚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还是要多培养一些其他方面的一些软实力,会很有帮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软技能》那两本书,讲的就是代码之外的一些软技能和经验,里面提到了很多有关职场的分析,自我提高的一些路径,个人的持续学习和成长,甚至包括像理财、健身、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等。
有意识地去关注这方面东西的原因在于可以帮助自己把思维给开阔出来,毕竟很多时候有必要跳出来看问题,这时候这些软技能往往就能发挥作用了。
另外,程序员作为一个有个性的创造性群体要专注精进技术这本身没错,但是职场毕竟也是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江湖,所以掌握一些通用的职场规则、沟通艺术甚至是向上管理对于程序员来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埋头赶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时常抬头看看周围的环境和机会。
好了,那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分享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我们下篇见。
注:本文在GitHub开源仓库「编程之路」 github.com/rd2coding/R… 中已经收录,里面有我整理的6大编程方向(岗位)的自学路线+知识点大梳理、面试考点、我的简历、几本硬核pdf笔记,以及程序员生活和感悟,欢迎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