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 = 高房贷 + 高车贷 + 高费用私校 + 高价培训班
高薪 + 高龄 = 被优先优化
所以越是高薪的程序员,越怕中年危机。特别是在这三潮(裁员潮、失业潮、返乡潮)来袭的时候中年危机就更加严峻了。
当下互联网环境
全球科技互联网企业裁员潮,微软、谷歌、IBM等科技巨头裁员,2024年全美IT行业减少22.3万个岗位,失业率飙至6%。最近微软、特期拉等巨头还在频频裁员,曾经风光无限的程序员职业,如今面临AI竞争、工作流失的双重压力。
- 腾讯:2022年开始就业务线整体缩编,采用小步快砍的方式裁员裁员,平均每年也差不多上万人。
- 微软: 2025年上半年累计裁员约一万人以上,其中7月2日爆出来的消息是拟裁员9000名员工。微软高管说AI帮公司省下5亿美元,35%的新产品代码直接由程序输出。
- IBM: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8000名员工被解雇。AI技术在IBM内部推广使用就是此次裁员的主要原因,AI替代了人工负责的重复性任务。在早期IBM高层就说过要用AI取代一部分员工。
- 阿里:最近三年基本每年裁员近2万人左右,他们采取滚动式裁员+非核心资产剥离策略裁员。
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员工总数为124,320人,较2024年末的 194,320人,减少了7万人,当年马云说每年给社会输送10年以上经验的阿里人才。
这些可都是高薪人才,如今很多小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生存,那么大厂这么多高薪人才小公司根本吃不下。若现在小公司的高级人才也被毕业了,还得和这些大厂人才争抢机会。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算一下也就差不多35岁左右的样子,大多数企业首先裁员的对象就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也就是圈内一直比较热门的话题35岁危机。
以前说的中年危机,对于程序员来说已经变成了35岁危机了,或许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有了35岁危机,不单单是程序员行业。
面对危机想要破局,靠的是一项真正的过硬的技术,当下大模型正处于风口,掌握大模型开发这门硬技能,就是给自己筑起技术护城河。想抓住风口、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高薪带来的风险
- 高薪带来的是被优化的风险
企业的等级就类似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越是高薪人才数量就越少,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如今全球科技互联网行业处于寒冬,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2020年又开始了全球性的失业潮。很多企业为了生存就开始降本增效,首当其冲的就是裁掉高薪员工。
另外方面高薪人员被裁后,高薪反而成了跳槽的“绊脚石”。高薪跳槽就非常难了,“降级、降薪”不甘心,“平级”又没市场。
对于降薪的中年程序员来说都是有家庭的,收入骤降自然带来的就是家庭压力。房子、车子、孩子、老子都是要花钱的,并且之前的收入已经固定好了这些消费的水平。比如说房贷还没还完薪资骤降后这些都不会少的。另外自信心受挫与职业安全感缺失。
高龄带来的风险
随着年龄增长,对于中年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有了家庭个人的精力就会有所分散,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投入到工作中。
- 可供企业利用的性价比下降
- 可选择的岗位越来越稀缺
- 学习力降低、技术增长停滞,难以突破瓶颈
- 年龄上升带来精力衰退,与年轻人卷不过,年轻时一周通宵个好几晚没关系到了中年只能保温杯里泡枸杞养生了,就更别说熬多个通宵了。
- 家庭负担重,试错成本极高(房贷、私校、培训费用等)
AI压缩程序员能力
截至 2025 年,全球活跃软件工程师与开发者已超过 2,600万,也就是说近60%的程序员在使用AI辅助编程。AI写码势不可挡,Ctrl+C/Ctrl+V的时代或许真的要成为过去式,这种重复的劳动被替代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不单单是AI编程工具,还有AI程序员。
李开复:“AI能够替代那些重复性、规律性强的编程任务”
李彦宏:“未来不会有程序员这个职业,只要会说话人人都能编程”
最开始说AI替代程序员我们只是当个笑话听,到现在AI变革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肯定会带来生产力剩余的。历史上每一次工业变革所带来的职业的变化。就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劳动者。
如何破局?
对于当下的我们只能走出舒适区,拥抱AI,驾驭AI,而不是被它代替。 高薪+中年不是罪,但高薪+停滞才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