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故事《搜索架构之道:App中的搜索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微信读书中的热门划线(第六章)

18 阅读5分钟

《搜索架构之道:App中的搜索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在今年一月初上架微信读书,2月2日偶然发现有一位读者已经把整本书读完,并在微信读书中对本书进行了评论及推荐(感兴趣的话,可自行打开微信读书,搜索“搜索架构之道”查看^L^)。 点击进入京东查看《搜索架构之道:App中的搜索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

点击进入当当查看《搜索架构之道:App中的搜索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

趁着这假期还有些时间,把微信读书中这本书中的热门划线整理了一下,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整体上会分为13篇(每一章中的热门划线对应着一篇,每个热门划线会增加我对该热门划线的注解),本篇的内容为本书的第六章中的热门划线,内容与不同类型的内容管理有关,在本书中叫作多容器管理,多容器管理框架目标像操作系统一样,管理不同类型的内容的接入,更多的热门划线,请到微信读书中,搜索“搜索架构之道”查看。

一本书的故事《搜索架构之道》在微信读书中的热门划线(第一章)

一本书的故事《搜索架构之道》-微信读书中的热门划线(第二章)

一本书的故事《搜索架构之道》-微信读书中的热门划线(第三章)

一本书的故事《搜索架构之道》-微信读书中的热门划线(第四章)

一本书的故事《搜索架构之道》-微信读书中的热门划线(第五章)

01.对于框架层而言,需要建立统一的容器管理机制,并制定明确的标准,以支持不同类型的容器接入。

注解:好的架构就像操作系统一样,长期稳定的为上层模块提供基础的能力,并实现上层模块的生命周期、UI交互、事件、存储等不同维度的管理。不同类型的模块按照标准接入,与架构之间达成长期协同的契约关系。图片

02.多容器管理可支持容器预创建、内容预加载、内容预渲染、异步搜索框架预加载等优化手段,直接收益就是搜索提升浏览的速度,搜索体验变好。

注解:相对来讲,如果是单容器(或只是由单个浏览内核)加载页面,上述的能力就不可能实现(或者说不是一个最优态),当App中提供多容器管理能力,支持不同类型的容器接入,那就可以实现内容层面的扩展,性能及体验上的深度定制。一些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图片

03.每个用户搜索需求的满足,都需要多次进入结果页并选择不同条目进入落地页。

注解:这是为什么要做多容器架构的最主要原因,用户在满足一次搜索需求时,会在搜索结果页与落地页之间多次的切换,直到找到所需,或更换query。多容器可以实现结果页在切换时零等待打开,对不同的落地页可以预处理,这样性能及体验有可预见的提升。图片

04.技术方案的实现既要保证产品功能 可以正常上线,又要保证架构升级对业务的影响最小。

注解:技术架构是App运行的基础,技术架构的变化,上层相关的业务模块均需要调整。当App的用户规模较大时(比如Dau 超过百W级,注:一些与用户资产,安全有关的产品,Dau不是唯一的标准。),就需要保证升级过程的质量可控性。图片

05.客观地讲,架构升级对网页场景的 适配造成的影响和风险最大,因为 搜索业务主要基于网页闭环构建, 且多年的历史功能的积累需要在新的架构上适配。

注解:原来的架构为单浏览内核驱动,架构升级为多容器管理,对于网页的浏览来说,就是从单浏览内核变为了多浏览内核,App直接对接的页面和三方页面均需要处理兼容性,同时对于之前在App中的定制扩展也需要重新适配。图片

06.多容器管理框架支持手势切换容器历史,同时容器内部的手势操作也具有多样性,并且与页面内容相关。

注解:容器内的手势由容器来管,容器之间的手势由多容器管理框架来管,App内的手势由App管,按此优先级进行手势事件处理。容器独立且可定制手势交互事件。图片

如您对这本书感兴趣,下面为这本书的详细信息。

点击进入京东查看《搜索架构之道:App中的搜索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

点击进入当当查看《搜索架构之道:App中的搜索系统设计与优化实践》

一本书的故事(送给我在百度的这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