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我的微信:JKfog233,邀你加入【Hello World 进阶群】,一起成长、交流、内推、分享机会!
欢迎回到《大模型江湖故事》第三篇!
上回书说到,Transformer 的绝世心法被 LLM(大型语言模型)练成无敌内功,从此天下皆拜大侠。
但就算你手握 LLM 这位神功盖世的高手,如果不会发招,它也可能只是个看山看水的闲云野鹤。
今天我们聊的,是 LLM 的 独门暗器——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
第一章:你以为你在问问题,其实你在用剑法
很多初入江湖的人,以为 LLM 就是个聊天机器人:
“写一篇作文。”
“翻译这句话。”
“告诉我什么是 Transformer。”
结果发现,回复平平无奇、不着边际,甚至答非所问。
但江湖高手知道,提问的方式就是出招的方式,不同的提示词组合,就是不同的剑法。
会提示词的人,可以让 GPT 写小说、跑项目、解数学、写代码、画流程图……
不会的人,只能让它念诗、唠嗑、装懂。
第二章:提示词工程的本质,是对 LLM 的“引导术”
LLM 是一个预测“下一个 token” 的概率机器,不具备真正的“理解”。
你给它一个开头,它只是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预测“最可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提示词的本质,是“构建上下文”,把模型的预测导向我们想要的方向。
就像武功高手被你一句话激发“回忆”,突然就招式全开了。
第三章:常见提示词套路,江湖七式
1. 角色扮演法(Act As)
“你现在是一位严谨的论文审稿人 / 资深程序员 / 高三数学老师……”
赋予 LLM 一个角色,就像在剧本中设定人物背景,结果会大不相同。
2. 思维链提示(Chain-of-Thought)
“请一步步详细推理,解释你的答案。”
这能激活模型的推理路径,不容易“一拍脑门瞎编答案”。
3. Few-shot Prompting(少样本提示)
给几个例子,再来一个新样本。
模型会模仿前面的格式/风格/逻辑,就像学徒看师傅演练几遍。
4. Zero-shot Prompting(零样本提示)
不给例子,直接提问,但前面加一些“提示语”。
比如:“请用专业术语回答以下问题……”
对强模型(如 GPT-4)非常有效。
5. 指令提示(Instruction-style Prompting)
清晰写明你的意图,如:“总结这段话的核心要点,控制在50字以内。”
提示越具体,输出越靠谱。
6. 多轮提示(Multi-turn Prompting)
LLM 支持对话,前文内容可以逐步引导。
像训练宠物一样,逐句教它变得“越来越对”。
7. 反向提问(Prompt Inversion)
“如果我要让模型输出 X,该写什么提示词?”
这种玩法适合搞工具链或提示词优化,算是高级招。
第四章:提示词不是玄学,而是工程学
过去,提示词是门“玄学”:
“怎么感觉换个词就聪明了?”
“为什么这个例子它就不胡说了?”
如今,提示词工程开始变得系统化:
- 出现了 提示词优化工具(如 PromptLayer、LangChain 中的 PromptTemplate)
- 催生了 提示词数据库与市场(如 FlowGPT、PromptBase)
- 企业用提示词自动生成器结合业务流程,实现大规模提示词管理
再加上 OpenAI 的 Function Calling 和 Tool Use,提示词甚至能让 LLM 调用工具、写代码、发 API、执行操作,一词定乾坤。
第五章:掌握提示词,是使用 LLM 的第一门“心法”
很多人问:“我不懂 AI,该怎么用 LLM?”
答:从学提示词开始。
它不需要写代码,只需要“换一种更聪明的问法”。
它是你和模型之间的对话桥梁。
它能把同一个模型的能力,发挥出 100 倍差距。
掌握提示词,你就不再是 LLM 的用户,而是它的御剑人。
总结
提示词工程不是临时的技巧,而是 AI 时代的“通用素养”。
就像搜索引擎时代的关键词,提示词是与 AI 合作的“语言”。
大模型再强,也需要你挥剑出招。
而提示词,就是那把剑。
下期预告:Instruction Tuning & RLHF——AI 是怎么被“调教”懂人话的?
你可能会好奇:
为什么 GPT-4 回答温柔专业,LLaMA2 有时却话风古怪?
为什么 Claude 总像个哲学系学霸,而 Gemini 爱插科打诨?
这都要归功于它们的“调教方式”。
下一篇我们将揭秘两大关键训练方法:
- Instruction Tuning:教模型“听懂人话”的第一步
-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让模型学会“说人话”的关键机制
我们将带你深入 LLM 的训练幕后,看它是如何一步步从“语言预测器”变成一个“像人一样沟通的大侠”。
敬请期待!
👉 添加我的微信:JKfog233,邀你加入【Hello World 进阶群】,一起成长、交流、内推、分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