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云服务器如何组网?内网通信配置指南

48 阅读4分钟

搭建多区多机服务的话,组网非常关键。这篇文章会带你一步步理清逻辑,从基本概念到落地操作,还会分享我如何借助 nicecloud 渠道快速上线,账号权限不受限,部署更高效。


我之前搭工资系统的时候就遇到这种事情:几台服务器之间需要互通,不光是通过公网 IP,更重要的是走内网专线。第一台是主 API 服务,第二台跑数据库,第三台做数据处理,如果它们全跑在同一个节点就方便,但如果你分布在多个区域,网络组网就复杂起来了。


为什么要组内网?不只是为了最快

我重写过好几遍网络架构,直到终于领悟到,组网的关键不仅是连得上、不掉线,更要追求更高的安全更低的延迟、以及可控的费用开销。毕竟通过公网访问相同端口会产生公网带宽费用、流量不稳定、还有额外的安全暴露风险。


如何开始建立一个跨节点的私有网络?

架构我一般这么设计:每个区域架设一个 VPC(即虚拟网络),每台主机都属于该 VPC 子网,然后通过VPN 隧道或专线连接不同区域 VPC,使多个网络形成“桥”。我实现过香港 → 新加坡 → 国内节点的三级组网,也试过多个香港节点间的内网通信,都能实现落地。

关键步骤是:

  • 在每个节点控制台配置 VPC 和子网,设置好 CIDR(比如 10.0.0.0/16 或 192.168.1.0/24);
  • 建立 VPN 隧道连接,也可以用 SSH 隧道或 WireGuard;
  • 配置路由表,把目标子网指向 VPN 设备;

虽然听起来像网络工程师的东西,但其实落地后就像局域网一样,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内网 IP 互联。


账号不够用?用 nicecloud 快速获取多节点权限

要建这个网络,首先你得能跨节点部署实例。官网上要注册多个区域账号、填身份证、绑卡流程真是太麻烦。我当初直接通过 nicecloud 渠道账号搞定,先用邮箱拿到几个区域的正式账号,然后直接登录阿里云国际控制台配置 VPC 和隧道。

所有权限齐全、费用低于官网,自由度完全没折扣。后面我就能无缝部署几台主机,搭起内网通信,网络配置也不用担心被风控或者卡地域。


落地过程中常碰到哪些坑?

我遇过的问题扎堆:VPN 不通、防火墙没开、路由冲突、同一子网 CIDR 重复……这玩意一崩盘,内网通信就连个 ping 都通不了。

那怎么解决?我会把 CIDR 按区域拆清楚,比如香港用 10.10.0.0/16,新加坡用 10.20.0.0/16,然后在 VPC 设置里把各自的网段白名单加进去。VPN 隧道建立后要明确双方子网路由,保证香港的路由指向新加坡网段,新加坡也指向香港。最后一步,确认各机器的安全组允许对方子网的通信端口,比如 MySQL TCP 3306 或者后端接口端口。

这流程一步也不能少,任何一个环节通不过,都会导致应用访问失败,数据库连不上,开发者就傻了。


性能 & 成本上有哪些得益?

我把数据库和缓存服务放在香港节点,业务 API 放国内节点,然后再通过内网调用。这样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API 调用延迟降了 30%,数据传输稳定性更高;公网带宽用了更少月流量也少;还有数据通信不会被动弹到防火墙外。

费用方面,VPC 内的通信是免带宽费的,不算在公网消耗里面,整体月账单也稳了不少。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在我看来,多台云服务器的组网,是搭建高可用、高效率系统底层的基础功夫。从设计 CIDR 到打通隧道,从搭建 VPN 到配置路由,这一套下来就能让你的云资源像一张局域网一样运作。

使用 nicecloud 渠道账号,我节省了绑卡认证流程,跨区域部署更顺手,保障了内网通信的落地能力。现在无论是项目测试环境、业务分布式部署,还是多区容灾,整个流程都顺畅又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