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句子删短能降重吗

2 阅读1分钟

什么是论文降重

论文降重指的是通过修改文字表达方式,使文章与已有文献的重复度降低。目的是在学术写作中避免抄袭嫌疑,提高原创性。常用的方法包括改写、扩写、缩写以及调整语序等。

句子删短是否有效

把句子删短是常见的修改方法之一。简单删减部分词语可能无法显著改变句子结构和关键词,因此降重效果有限。但如果删减后句子表达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保留了原意,就有可能降低重复率。

例如,原文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温正在不断上升”,删减为“气候变化导致气温上升”。虽然字数减少,但核心信息未变,表达方式不同,这种修改更可能通过查重系统检测。

工具能否辅助降重

目前有一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进行论文降重,比如“小发猫”、“小狗伪原创”和“PapreBERT”。这些工具的核心功能是通过语言模型生成新的表达方式,帮助用户找到不同的句式或词汇。

使用时需要注意,工具生成的内容不一定完全符合学术规范,仍需人工校对。如果直接依赖工具而忽视逻辑和语义的准确性,反而可能导致文章质量下降。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替换修饰词

原文:“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修改:“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去掉“随着”和“巨大”,句子更简洁,同时保持原意。

案例二:合并句子

原文:“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修改:“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并破坏生态平衡。”

合并两个短句,使表达更紧凑,也降低了重复风险。

案例三:改变语态

原文:“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修改:“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被研究人员发现。”

被动语态的使用改变了句子结构,有助于降重。

总结

句子删短可以作为降重的一种手段,但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改变了句子的核心结构和表达方式。建议结合其他方法,如调整语序、替换词汇等,再配合工具辅助,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论文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