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到2022:GB/T 28181如何塑造中国视频监控联网生态

0 阅读1分钟

GB/T 28181 发展历程与行业意义

GB/T 28181,全称《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是我国视频监控领域的重要国家标准。该标准自发布以来,历经多个版本的迭代升级,逐步构建起统一、开放、兼容的视频监控通信体系,已成为安防行业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石。

一、标准演进历程

1. GB/T 28181-2011:初代标准确立规范

  • 发布时间:2011年

  • 核心内容:首次为前端摄像头、平台服务器、客户端等安防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和通信机制。该版本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迈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2. GB/T 28181-2016:打通厂商壁垒,实现兼容互通

  • 发布时间:2016年

  • 核心内容: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扩展,着重优化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通信协议,解决了早期互联互通受限的问题。2016版迅速成为公安、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视频监控项目的主流对接协议。

3. GB/T 28181-2022:迈向平台化与智能化

  •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30日发布,2023年7月1日正式实施

  • 核心内容:2022版在整体架构上做了重大更新,引入了SIP协议作为核心传输机制,增强了平台管理、安全防护、流媒体控制等方面的功能,并废止了2016版本。该版本支持更复杂的业务调度和智能管理,标志着GB/T 28181走向智能化与平台化的新阶段。

二、版本演进要点对比

版本

演进重点

2011版

建立统一标准,确立基本通信框架

2016版

强化协议细节,提升设备互通性

2022版

引入SIP协议,扩展平台能力,提升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三、GB/T 28181广受推崇的原因

1. 国家级标准的权威背书

作为公安部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28181具备极高的可信度与执行力,成为设备厂商和用户首选的对接协议,推动了行业标准化进程。

2. 打破壁垒,实现跨品牌兼容

标准明确了前端设备、平台服务端、客户端间的通信接口和数据格式,大幅降低系统集成难度,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不同品牌设备而无兼容顾虑。

3. 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

设备厂商围绕GB/T 28181统一标准批量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带动设备价格下行;而标准化接口也简化了集成流程,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4. 实时性强,响应高效

基于标准协议构建的监控系统能实现低延迟、高可靠的数据交互,保障了系统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中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5. 支持集中管理,易于统一调度

对于大型监控系统,GB/T 28181协议天然支持集中平台调度和分级管理,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与管理便捷性,尤其适合政府、园区、企业级部署。

6. 多场景适配,生态广泛

该协议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交通监控、校园安防、工业厂区、远程运维等场景,并具备良好的联动能力,支持与门禁、报警、物联网系统集成。

7. 出色的兼容性与拓展性

GB/T 28181支持主流编码(如H.264、H.265)和各类视频设备(如IPC、DVR、NVR等),拥有极强的设备适配能力,同时也支持未来功能模块的平滑扩展。

Android端支持GB28181的必要性

Android平台支持GB28181接入,可实现不具备国标音视频能力的 Android终端,通过平台注册接入到现有的GB/T28181—2016|GB/T28181—2022服务,可用于如执法记录仪、智能安全帽、智能监控、智慧零售、智慧教育、远程办公、明厨亮灶、智慧交通、智慧工地、雪亮工程、平安乡村、生产运输、车载终端等场景。

Android终端除支持常规的音视频数据接入外,还可以支持移动设备位置(MobilePosition)订阅和通知、图像抓拍、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历史视音频下载和回放,支持对接数据类型如下:

  1. 编码前数据(目前支持的有YV12/NV21/NV12/I420/RGB24/RGBA32/RGB565等数据类型),其中,Android平台前后摄像头数据,或者屏幕数据,或者Unity拿到的数据,均属编码前数据;
  2. 编码后数据(如无人机等264/HEVC数据,或者本地解析的MP4音视频数据);
  3. 拉取RTSP或RTMP流并接入至GB28181平台(比如其他IPC的RTSP流,可通过Android平台GB28181接入到国标平台)。

功能支持

  • [视频格式]H.264/H.265(Android H.265硬编码);
  • [音频格式]G.711 A律、AAC;
  • [音量调节]Android平台采集端支持实时音量调节;
  • [H.264硬编码]支持H.264特定机型硬编码;
  • [H.265硬编码]支持H.265特定机型硬编码;
  • [软硬编码参数配置]支持gop间隔、帧率、bit-rate设置;
  • [软编码参数配置]支持软编码profile、软编码速度、可变码率设置;
  • 支持横屏、竖屏推流;
  • Android平台支持后台service推送屏幕(推送屏幕需要5.0+版本);
  • 支持纯视频、音视频PS打包传输;
  • 支持RTP OVER UDP和RTP OVER TCP被动模式(TCP媒体流传输客户端);
  • 支持信令通道网络传输协议TCP/UDP设置;
  • 支持注册、注销,支持注册刷新及注册有效期设置;
  • 支持设备目录查询应答;
  • 支持心跳机制,支持心跳间隔、心跳检测次数设置;
  • 支持移动设备位置(MobilePosition)订阅和通知;
  • 适用国家标准:GB/T 28181—2016;
  • 支持语音广播;
  • 支持语音对讲;
  • 支持图像抓拍;
  • 支持历史视音频文件检索;
  • 支持历史视音频文件下载;
  • 支持历史视音频文件回放;
  • 支持云台控制和预置位查询;
  • [实时水印]支持动态文字水印、png水印;
  • [镜像]Android平台支持前置摄像头实时镜像功能;
  • [实时静音]支持实时静音/取消静音;
  • [实时快照]支持实时快照;
  • [降噪]支持环境音、手机干扰等引起的噪音降噪处理、自动增益、VAD检测;
  • [外部编码前视频数据对接]支持YUV数据对接;
  • [外部编码前音频数据对接]支持PCM对接;
  • [外部编码后视频数据对接]支持外部H.264数据对接;
  • [外部编码后音频数据对接]外部AAC数据对接;
  • [扩展录像功能]支持和录像SDK组合使用,录像相关功能。

技术对接文档

总结

GB28181协议凭借其权威性、互联互通性、成本效益、高效性、集中管理、广泛应用场景以及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等优势,成为了设备领域的“新宠”。特别是移动端,对GB28181设备接入的诉求也越来越多。随着智慧城市和智慧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GB28181在这些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实现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为城市的安防、交通、环境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

这套标准不仅见证了我国安防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在技术演进与应用实践中不断夯实其核心地位。随着智能安防、城市物联等需求持续提升,GB/T 28181仍将是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关键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