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Redis的大佬说AI比不上人类程序员,看到一个评论说,那是因为大佬没有见过只会CRUD的普通程序员。其实我想说,如果只会CRUD都用不着AI出手,现在好多开发工具都能把CRUD Boy们按在办公室二楼厕所的走廊上疯狂的摩擦,还能在一边摩擦一边质问,为什么接口加了个字段还不给前端小姐姐讲,前端漂亮小姐姐是不应该有错的,错的都是你们这些垃圾。不瞎说了,要不然大家问我左脸的伤是怎么来的的时候,我不太好找理由了。
我就是那个只会CRUD的后端Boy,在这个程序员之间动辄就聊AI的时代,由于公司担心代码被AI泄密,所以早早的就禁止了公司所有人使用AI辅助开发。在公司能用AI辅助开的极限就是Copy一些AI回答的代码片段了,想整个体验一下Cursor之类IDE的湿滑是不可能的。
为了要聊天时不显得那么“无知”,毕竟有漂亮小姐姐在场,再加上我那么“好学”、“求知”,怎么也要给自己找一个体验Cursor的完美机会。
独立开发一个小产品,一个在线调色与配色的纯前端工具,而且还选了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技术栈Next.js,看看使用Cursor能不能带我起飞。
先给各位大佬看看我最近问过Cursor哪些问题,如下是会话的截图,虽然不是全部问题,但也能看出我水平一二了:
好了,说说了我的具体感受。
Cursor的能力完全依赖于选择的模型,它默认支持的几个模型对比下来,还是gemini-2.5-pro的能力是最强的。从它的思考过程来看,非常严谨,生成的代码也是几个模型中最强的,大多数情况下能达到直接使用的程度;
在选择好模型之后,也不要把它想的太过于聪明了,每次一问的问题都应该要拆解的很清楚,并且要指定本次生成代码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上下文文件,它才能做出很好的回答。比如,在下图中,就需要指定文件上下文,然后再问问题。
在Cursor给出生成的代码之后,一定一定要在认真读一下它给的每个被修改文件的修改内容,在全部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再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接受修改。千万不要盲目接受,要不然有错了想人工介入时都不知道从哪儿看起。因为AI的幻觉,可能会导致生成的内容偏差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非常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一直在一个会话里问问题,一定要想清楚当前要问的这个问题与会话中前面已经问的几个问题有没有相关性。如果新问题与会话中前面的问题是没有相关性的,一定要新开始一个会话,要不然你会发现新问题的答案准确度下降了。
人与人聊天时,情绪是相互之间有影响的。我发现在与AI聊天时,对话文字中蕴含的语气好像对于AI也是有影响的。我遇到一个next.js构建时的问题,对于我一个后端CRUD Boy来讲,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解决的,只能是寄希望于Cursor。但是通过多轮的对话它都没有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而且每次都直接给我重复上次的解决方案,让我自己再多试几次。我这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直接开怼了,没想到AI真的开始了更深入的思考,最后给我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来,在一篇关于AI对抗的文章中看到,还真有这么一招,只不过人家写的比较文明,说是给AI语境上的压力,让AI更深入的思考。
Cursor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用户体验上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代码提示时,要使用Tab键接收提示,但是经常按下Tab键之后,就是真的按了一个Tab键,给我缩进了,但是就是没有给我把提示的内容写入。
总体来说,Cursor在我进入这个不熟悉的前端开发,并选择不熟悉的前端框架时,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如果没有Cursor我应该没法在一周之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完成所有开发工作。
当然了,这个调色与配色的在线工具(我的配色工具)既然开发出来了。我还是希望能有人喜欢,能有人用。功能清单如下所示:
- rgb、hex颜色值的相互转换;
- rgb、hex、hsl、hsv、lab、cmyk等颜色模型值计算;
- 颜色透明度计算预览;
- rgb、cmyk、hsv、hsl、lab不同颜色模型下的色阶计算预览;
- 多种色彩搭配方案,包含互补色、分裂互补色、相似色、三角色、四色方格、四色矩形、N色等;
- 内置了中国传统颜色、日本传统颜色、Copic色系、乐高色系、W&N色系、HTML命名颜色共600多种颜色,内置了这600多种颜色的调色与配色方案,并支持在线微调;
希望各位英雄好汉多多提意见,看看下一把需求Cursor还能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