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机器学习系列】268. K 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Validation)

0 阅读3分钟

图解 K 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Validation)| 原理 + 数学公式 + 实践应用

原图作者:Chris Albon,手绘风格清晰易懂,本文基于其图解做详细扩展,适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初学者及进阶者参考学习。

268.jpg


一、什么是 K 折交叉验证?

K 折交叉验证(K-Fold Cross-Validation)是一种评估机器学习模型性能的重采样方法。它通过将原始训练数据划分为 K 个相等的子集(fold),反复训练和验证模型,从而更稳定、更可靠地评估模型在未知数据上的泛化能力。

为什么要使用交叉验证?

  • 减少模型评估的方差,提高模型评估的鲁棒性;
  • 更加充分地利用数据(相较于单一的训练/验证集划分);
  • 适用于模型选择、参数调优等任务中的性能对比。

二、K 折交叉验证的流程详解

以 K=5 为例:

  1. 将数据集划分为 5 个等份;
  2. 每次使用其中 1 份作为验证集,剩下 4 份作为训练集;
  3. 训练模型并计算验证误差(Loss);
  4. 重复上述过程 5 次(每份数据都做一次验证集);
  5. 对 5 次的验证误差取平均,作为最终评估指标。

图示公式说明:

图片中给出的是 K 折交叉验证的数学公式:

CV(k)=1Ki=1KLossiCV_{(k)} = \frac{1}{K} \sum_{i=1}^{K} \text{Loss}_i

解释如下:

  • K:表示将数据集划分为的折数,常用 10 折(10-Fold)
  • Lossi\text{Loss}_i:第 i 折验证集上的损失值(例如均方误差);
  • CV(k)CV_{(k)}:K 折交叉验证的平均损失值。

三、如何选择 K 值?

  • 10 折交叉验证(K=10) :实践中最常见,兼顾了训练充分与验证稳定;
  • 5 折交叉验证(K=5) :当数据量不大时也较常用;
  • Leave-One-Out(K = N) :每次只留一条数据作为验证,计算开销大,但评估极为稳定。

一般推荐使用 10-Fold,因为它在偏差与方差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四、Loss(损失函数)可以是什么?

在不同的任务场景下,损失函数(Loss)可以有多种选择,图片中也列举了常见的三种:

  • 均方误差(MSE) :用于回归问题,惩罚偏差较大的预测值;
  • 对数损失函数(Log Loss) :用于二分类或多分类,衡量概率预测的准确度;
  • 精度(Accuracy) :用于分类问题,衡量预测正确的比例。

你可以根据实际任务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


五、代码实现(以 scikit-learn 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 scikit-learn 实现 K 折交叉验证的简单示例: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KFold, cross_val_score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import numpy as np

# 加载数据集
X, y = load_iris(return_X_y=True)

# 定义模型
model = LogisticRegression(max_iter=200)

# 定义 KFold(10折)
kf = KFold(n_splits=10, shuffle=True, random_state=42)

# 执行交叉验证
scores = cross_val_score(model, X, y, cv=kf, scoring='accuracy')

# 输出结果
print("每折的准确率:", scores)
print("平均准确率:", np.mean(scores))

六、K 折交叉验证的优缺点

优点:

  • 能较全面地使用全部数据;
  • 结果更加稳定;
  • 减少对特定训练/验证集划分的依赖。

缺点:

  • 计算成本高(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
  • 当数据分布不均或有时间依赖(时序数据)时需小心使用。

七、总结

K 折交叉验证是机器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模型评估工具。理解其原理、数学表达与实践意义,有助于你更科学地开发、调优和比较模型表现。

小贴士

  • 想要快速上手:推荐使用 scikit-learn 中的 cross_val_score
  • 想控制更细粒度:可以自定义训练/验证流程配合 KFold
  • 如果使用时间序列:考虑 TimeSeriesSplit 等变种交叉验证方法。

💬 如果你觉得这篇图解和讲解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 👍、收藏 ⭐、评论 📩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