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钨业看中小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化产业链

11 阅读8分钟

了解更多详情,关注公众号:金众诚科技

在小金属行业,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成为标杆。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钨钼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4.14亿元,同比增长5.78%,光伏钨丝销量达1354亿米,同比增长56%,为全球钨需求贡献了5%-8%的增量。泰国、法国、韩国等海外基地的建设,以及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突破,展现了其通过数字化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的强大能力。这些成就离不开数据驱动的决策、跨系统协同和快速技术迭代。

中小企业却面临截然不同的现实:资源有限、技术能力不足、数据孤岛和流程碎片化阻碍了效率提升。据统计,近70%的中小企业因缺乏集成化解决方案而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厦门钨业的成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启示:如何以有限资源构建数字化产业链,融入全球竞争?本文将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借鉴行业龙头的经验,通过系统集成和数字化工具实现产业链升级。

厦门钨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福建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涉及钨、钼、稀土、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近年来,厦门钨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采购领域,通过引入数字化采购系统,实现了采购流程的标准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据报道,2020年,厦门钨业启动了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需求管理、采购寻源管理、合同管理、采购执行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 通过这一系统,厦门钨业实现了采购业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升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此外,厦门钨业还通过建立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网络,实现了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促进了采购作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这一系列的数字化举措,为厦门钨业构建高效协同的产业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链整合与系统集成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的产业链整合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供应商数据分散在Excel表格,生产、销售系统互不联通,导致决策滞后。其次,协同效率低下:跨部门或跨企业的审批、订单流转依赖手工操作,耗时且易出错。此外,系统扩展性不足,传统IT架构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一家制造企业可能因库存数据更新不及时,导致订单延误或库存积压。

系统集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流程自动化,企业可以实现跨系统的实时协同。例如,整合供应链、生产和销售数据,能优化库存周转率;自动化审批流程可以有效缩短订单处理时间。

政府也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3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政策支持包括专项补贴、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外部助力。系统集成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中小企业融入数字化经济、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集成平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复杂需求,中小企业需要简单、高效的工具。企业可采用高效的集成平台,其基于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集成了Swagger、NGINX、Sentinel等组件,支持容器化部署,确保高可用性和灵活性。可实现:

  • 主数据管理:支持跨系统的主数据模型、清洗规则和同步机制,通过定时任务或事件触发实现数据实时分发。例如,可将供应商、库存和订单数据统一管理,确保数据一致性。
  • 权限与角色管理:提供精细化权限配置和审计功能,支持第三方系统角色同步。例如,可为不同部门设置权限矩阵,确保合规性。
  • 流程集成:可视化流程搭建工具,支持跨系统审批、数据流转和任务通知。例如,订单审批可自动触发生产任务,减少人工干预。
  • 低代码 开发:拖拽式界面和组件化设计,助力非技术人员快速构建OA、供应链等应用。例如,销售团队可开发轻量化CRM,集成客户跟踪功能。
  • 数据集成 与分析:支持API、金蝶K/3、数据库等多源数据接入,提供ETL(提取、转换、加载)功能和自助式报表生成。例如,可分析库存周转率,优化采购决策。
  • 门户 工作台 集成:单点登录和个性化工作台,展示多系统数据看板。例如,员工可通过一个界面查看订单状态和审批任务,提升效率。

这类集成平台如何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以一家中小企业供应商为例,当面临订单审批缓慢、库存数据滞后等问题时。使用集成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将ERP和仓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整合到统一平台,设置自动同步规则;通过流程集成,订单审批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低代码开发功能帮助团队快速构建库存预警应用,减少库存积压。最终实现不仅提升了企业内部效率,还能更快响应大客户需求,增强供应链竞争力。

中小企业在选型时,可申请试用体验,以直观评估平台的功能

实施策略:中小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化产业链

构建数字化产业链需要清晰的策略和执行路径。以下是中小企业可参考的四步实施策略:

1、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转型目标和路线图 企业需明确转型目标,如提升供应链效率20%或缩短订单交付周期。制定路线图时,可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整合核心数据,第二阶段优化关键流程,第三阶段推广低代码开发。例如,厦门钨业计划未来将钨资源保障率从20%提升至70%,实现产业链的渐进优化。

2、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和平台 工具选择需考虑集成性、易用性和成本。KPaaS等平台以其高集成性和低代码特性,适合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企业在选型时,应优先选择支持多源数据接入、可视化流程设计和容器化部署的平台,以确保扩展性和稳定性。

3、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 数字化产业链不仅是企业内部的优化,还需与上下游协同。例如,中小企业可通过集成平台的API接口,与供应商或客户的ERP系统对接,实现订单、库存数据的实时共享。厦门钨业与其供应链伙伴的协同,正是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对接实现的。

4、注重人才培养和组织变革 数字化转型需要技术与文化的双重驱动。企业应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数据分析和流程管理能力,同时鼓励非技术人员参与低代码开发。组织上,可设立数字化小组,负责推动转型项目。厦门钨业的成功离不开其技术团队与业务部门的紧密协作,中小企业也可借鉴这一模式。

结语:迈向数字化未来

厦门钨业的数字化实践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启示:通过数据整合、流程优化和快速开发,企业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构建高效的数字化产业链。关键要素包括:选择集成性强的平台、明确转型目标、加强上下游协同、以及培养数字化人才。

在数字化浪潮中,持续创新和灵活应变是中小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预计,到2030年,中国数字化经济将占GDP的50%以上,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无论是优化供应链、提升研发效率,还是融入全球产业链,数字化都将成为中小企业腾飞的引擎。

现在,中小企业正站在数字化转型的起点。借助合适的工具和策略,每一家企业都能像厦门钨业一样,在自己的领域书写成功故事,迈向数字化未来。

了解更多详情,关注公众号:金众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