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AI客服真的能搞定企业端的复杂场景需求吗?

5 阅读5分钟

面对AI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引入AI客服,希望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及满意度、降低人力成本。然而,一些企业(尤其是To B企业)发现,市场上的通用型AI客服产品往往难以满足其实际业务需求,面临“能用但不好用”的尴尬局面。这是因为通用型AI客服大多是为C端消费场景设计,主要解决高频、标准化的问题,例如电商咨询、物流查询等。

对于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To B行业来说,客户服务场景要复杂得多,例如客户咨询问题更专业、需要精准的行业知识支持,服务流程更复杂,从售前咨询、订单跟踪到售后技术支持,涉及多个部门协作,通用AI客服难以打通全流程,此外还要满足全球化、安全与权限管理等需求,不具有行业Know-How能力的通用型AI客服难以胜任。

本文以装备制造行业需求为例,梳理了下述“灵魂四问”,深入分析企业级AI客服究竟需要哪些的关键能力。

跨境业务支持:能否用一套系统服务全球客户?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装备制造企业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开启装备出海的征程。AI客服必须能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法规差异,助力企业与全球客户建立起顺畅、高效的沟通桥梁。例如:

◆多语言自动翻译:客户用英文、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咨询时,AI能自动识别语言并翻译,无需企业为每个语种单独训练模型; ◆本地化适配: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技术标准、服务习惯不同,AI需动态调整回答策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误解; ◆全球化统一管理:企业无需为每个国家部署独立客服系统,一套AI客服即可覆盖全球业务,降低运维成本。

知识库管理:能否轻松维护、准确召回,支持图文混排?

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文档量庞大且专业,如果每支持一种语言就要单独维护一套知识库,运维成本极高。因此,企业级AI客服应支持:

◆单语言维护,多语言自动适配:企业只需维护一份中文知识库(如产品手册、FAQ),支持图文混排,AI自动翻译并适配不同语言版本,确保全球客户获取的信息一致; ◆智能知识关联:当客户提问时,AI能精准匹配技术文档、FAQ、操作手册等,提高问题解决率; ◆动态知识更新:行业技术迭代快,AI需支持自动同步最新文档,避免提供过时信息。

权限管理:能否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管理不同角色的权限?

装备制造行业的业务模式具有典型的To B特征,涉及多方角色,包括企业客户、内部服务工程师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等,不同角色对信息的需求和操作权限也有着显著的差异,例如:

·企业客户:只能查看与自身购买的装备相关的产品信息、使用手册以及售后服务记录; ·内部服务工程师:根据其专业领域和工作岗位,需访问特定技术文档(技术手册、维修案例等),从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第三方服务商:仅能在企业授权的范围内,查看与自身服务任务相关的信息与流程,如安装指南。

因此,企业级AI客服的权限管理需兼顾安全性、合规性和操作效率,需设计分层级的精细化控制体系:
◆精细化权限管理:角色分级与权限隔离,不同角色登录后,仅展示其权限范围内的知识库内容; ◆数据安全与合规:按照数据合规要求,敏感技术资料、客户合同等信息需严格管控,避免越权访问; ◆审计与追溯:记录所有操作,支持溯源,确保合规性。

这种严格的权限隔离与管理机制,既能确保企业核心信息资产的安全,又能保障业务流程在不同角色之间有序、高效地运转,是通用型AI客服难以满足的。

多渠道整合:能否快速对接公众号、官网、小程序?

除了使用微信、企业微信、官网在线客服等渠道咨询,装备制造企业的客户还可能通过自有APP、小程序或第三方平台(如阿里巴巴工业品商城)联系客服。因此企业级AI客服应具备:

◆全渠道接入能力:支持微信、企业微信、官网、APP、小程序等渠道接入,客户无论从哪个入口咨询,都能获得一致体验;
◆快速部署能力:无需复杂开发,即可在不同渠道嵌入AI客服; ◆对话记录统一管理:所有渠道的咨询记录可集中分析,帮助企业优化服务流程。

综上所述,装备制造企业在选择AI客服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对于医疗器械、设施服务、新能源等行业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只有真正懂行业的AI客服,才能帮助企业的服务提质增效。

目前,售后宝深度融合DeepSeek、通义、豆包等主流模型学习推理能力,对AI客服的知识学习部分进行强化升级,保障企业级知识问答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已经成功服务于众多行业头部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