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IT行业十大重磅资讯🔥

7 阅读4分钟

1. ​中美关税博弈再升级,稀土反制直击美国半导体命脉

中国今日正式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并宣布限制镝、钆等7类稀土出口,直接冲击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链。英伟达H20芯片因中国反制措施成本激增30%,股价应声下跌。与此同时,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加速供应链本土化,特斯拉上海工厂本土化率已提至95%。全球贸易格局加速重构,沙特阿美首次接受人民币结算原油,金砖国家本币结算比例升至40%。

2. ​英伟达开源“核弹级”模型Llama Nemotron,253B参数碾压竞品

英伟达宣布开源推理模型Llama Nemotron-253B,基于Llama-3.1-405B微调,支持数学与科学任务推理,性能直逼中国DeepSeek-R1模型。该模型采用动态计算资源调配技术,推理质量提升20%,但被曝测试数据掺入测试集,引发开发者社区争议。

3. ​商汤科技发布“日日新6.0”,医疗诊断准确率飙至92%

商汤推出全球首个“强推理”多模态大模型“日日新6.0”,参数规模达6000亿,推理速度109.5字/秒,支持百万级上下文处理。该模型已接入深圳福田区政务系统,医疗CT影像解读准确率提升至92%,金融风险分析效率提高40%。

4. ​特斯拉FSD v12.5中国路测:干预率仅0.1次/百公里

特斯拉向中国用户推送FSD v12.5版本,新增无图导航和环岛自动通行功能,实测复杂城市道路干预率降至0.1次/百公里,接近L4级自动驾驶水平。马斯克称计划年底前在华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商业化。

5. ​小米SU7智驾功能炸场:跨楼层泊车成功率98%

小米SU7通过OTA更新上线“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功能,支持跨楼层自动泊车、狭窄路段避障,泊车成功率提升至98%。用户可通过手机远程召唤车辆,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技术成核心亮点。

6. ​斯坦福报告:中美AI模型差距缩至0.3%,中国落地速度碾压

《2025年AI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大模型性能与美国差距从2023年的20%缩至0.3%。DeepSeek R1在代码生成、数学推理等任务上超越OpenAI o3-mini,中国自动驾驶、智慧城市落地速度全球领先。

7. ​英伟达人形机器人平台开源!GROOT N1剑指产业标准化

英伟达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平台GROOT N1,搭载双Orin芯片,支持多模态交互与物理仿真,可实现物体抓取、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开发者套件将于下半年开放,目标推动机器人产业标准化。

8. ​AMD挑战英伟达霸权:AI算力成本或降15%

AMD宣布6月发布新一代AI处理器,计划通过硬件优化将大模型一体机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算力成本有望下降15%。但其软件生态仍落后于CUDA,开发者社区建设成关键瓶颈。

9. ​IBM量子计算突破:2000量子比特处理器纠错率提升10倍

IBM推出全球首款2000量子比特硅自旋量子位处理器,纠错率较前代提升10倍,已用于金融风险评估和药物分子模拟,预计2026年商用。但量子纠缠稳定性仍是技术攻关难点。

10. ​深圳政务系统引入70名“AI数智员工”,效率提升30%

深圳福田区政务系统接入国产大模型“深度求索R1”,推出70名AI数智员工,覆盖政策解读、业务咨询等场景,处理市民咨询效率提升30%,支持24小时服务。


今日热评

  • 技术主权争夺白热化:从芯片战到AI模型竞赛,中美科技博弈已从“卡脖子”升级为“生态链”争夺。
  • 商业化落地成胜负手:无论是特斯拉FSD还是小米智驾,技术变现能力决定市场话语权。
  • 开源与闭源的博弈:英伟达、AMD开源动作频出,试图以生态优势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延伸关注

  • 台积电或面临10亿美元罚款,华为被曝通过第三方获取芯片;
  • 中国6G专利占比突破40%,华为光子太赫兹芯片速率达206G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