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35岁开发困境?
年少的自己总是心怀理想
和未来
,但眨眼之间我们已经不再年少
,我们会在每一次的熬夜后感慨身体大不如前
,会在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之后就感到疲惫
,也会焦虑被更年轻的
人代替
,焦虑自己年纪更大了之后怎么办。
在我23岁刚实习转正的时候,我就一直想达成一个目的,就是在30岁之前退休
。
我并不想更不能接受我32岁,35岁,40岁还到处找工作的事实。我不能把自己的命运
放心的交到别人的手上。
那我退休了吗?
于是我在今年达成了这个目标,肯定有同学会问:你退休了吗?当然是没啦!
那凭什么说我达成了这个目标?听我徐徐道来,首先我们拆解一下这个目标,在我看来它分为当前经济
和立足之本
两方面。
当前经济
很简单,你有足够的钱,这笔钱足够
支付你的余生
,那就是可以退休。
那我在去年就已经因为机缘巧合达到了,然后我就发现足够
这个词语可能是个伪名词。这笔钱我在云南、重庆、海南、贵州开了7个名宿主要全部做高端名宿那种、再去搞了些非遗什么的。
海南海边的名宿
云南滇池旁的名宿
这是绒花蝴蝶
大概就是各种花钱把,于是就发现我这余生
这么快就花完了啊,当然也可能是我的欲望太大了。但其实足够
就意味着永远不够,那永远不够就意味着永远都要卷(当然我不卷任何人,我只是希望卷出自己的路)。
在另外一方面而言,实际上这几个月我都是在度假花钱,但我很快就发现停下来的时候我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
于是我又得上班?当然绝不可能,我在当时一想到这件事我就接受不了了。
立足之本
我是因为最近的经历获得了解脱,去年7月份的时候,跟现在的大哥聊了聊,然后我就放弃远程到北京去跟他一起创业了。
然后我就发现这一切真是太烂了!到处都是问题!tmd,讨厌的Trans同事、抑郁症的小朋友、没想清楚到底干什么的产品、到处都是Bug的工程、不可用的移动端、没有付费、没有流量......
我当时就想直接跑路,这确实太恐怖了,这在我以前所有的公司都是没有见过的,但被大哥上了一套价值、然后我吃了。于是就是不停的解决问题,不停的解决问题(我真抗压啊
)。
然后到了最近100w+
用户、营收8w$+/month
,然后我突然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道爷我成了!
。
哪成了?就是我意识到了即使我现在停止创业,我就靠自己去做一个新的产品,我也能靠这个产品做到稳定的营收
和流水
,我已经补完了所有要做商业产品和项目的要素
了,我理解工程、也理解流量、也理解增长、还懂社区运营。这个产品即使在没有非共识
和创新的部分
和卖点,我也能靠一套基本功
的东西去把它做盈利。
我自己都确实想夸自己真强。
这绝对不是错觉,因为我呆过非常多的创业团队
,有的是世界第一的AI图像团队、有的是音频AI Web3团队、有的是靠中国最火的KOC带货的AI团队,但在这些团队我都没有这种感觉。
只有这段经历我主导的面积足够大
且有决策权
。那么这就够了,我已经拥有我的立命之本
了,可以完全的不受制于人
。
35岁开发困境解法
那本质上,解决35岁的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的立命之本
,这种立命之本
并不是所谓的我无论何时都能靠着这身本领去随便找工作,我觉得这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是更进一步的,我已经不需要找工作了,我在未来也不会因为其他的任何原因而失去这份立命之本
(比如时间、身体、知识量、新知识、公司情况、年龄)。
这要难得多,主要是难在怎么验证这件事情上,当你没有结果的时候,也就是没有做成过,你很难产生信心
。当你有结果的时候,你就有信心
,也会同时拥有财富
(一定的)。
我的做法
每个人可能在寻找自己立命之本
的时候方法是不一样的。我就比较简单,一直成长就好了。好吧,真实一点其实是吸血
、吃经验包
、勇气
。
说实话,如果没有资源
培养,一个人的成长是很有限的,就跟小时候一样小孩子成绩要提高就需要补课
,补课就需要花钱。
我从实习到现在是第七家
公司,有一些是远程社保自己买(无所谓了反正也不找工作了)。几乎是在每个公司我把能学到的东西学到就跳槽了,在本身挑选目标的时候我也比较慎重
只挑和自己以前经验不相关
的,
比如我第一份工作写Vue、第二份React、第三份App、第四份后端+Web负责等等等,大概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确实在每个时间段吃到的经验包都不太一样,种类也比较齐全。
它不仅仅是技术经验包、也有更多来自别人的建议、失败的原因、阶段性的问题等等等(一回忆,感觉脑子要炸了太多了,全是工作,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呵!你以为你看到的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吸血鬼
,只知道吸公司的血,我辩解一下:选与自己不相关
的技术去准备、面试、工作,需要更大的勇气
和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这几年我都没有成规模的娱乐活动。
有很多机会出现的时候,即使自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不到的,但我会为了这个经验包
硬上。
慢慢的,随着这种资源包
越来越多,经验量
和等级
越来越高,我就把事能做成了。而把事做成也反向治愈了我。
再落到实处的话其实是这几个方面:技能多样性
、往外扩展信息收集
、职场关系
、财务管理
。
技能多样化的重要性
大部分大厂小伙伴,其实都是专精系
,并不是说不可行,只是这个路非常难走到稀缺
(这个行业都非你不可,非你不行)。
想想看,当我只会Vue的时候,我的选择有多少?但当我掌握了Vue、React、后端开发、移动端开发,甚至是一些产品和运营的知识后,我的选择就变得无限广阔了(有段时间我甚至专门去学UI设计)。
这种全面的技能组合
,即使我们不谈自己出来干事,即使是在团队内打工,其实也不可或缺
。毕竟你的价值
不仅仅在于写代码,而是在于可以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
往外扩展信息收集
这应该算是一个很关键的点了,因为大多数的开发其实是被隔离
的,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工区隔离、制度隔离、信息隔离、价值隔离等等等。
但是,如果你想要在这个行业里走得更远,你就必须打破隔离
,主动去了解和参与产品、运营、市场等其他部门的工作(即使这些信息不真实有偏差)。别整天抱怨你的领导是傻逼
、公司的高层都是傻逼
了,
只是屁股不一样
罢了,你当leader或者更蠢,人家信息量
比你多得多,稍微谦虚一点。
而且,这种跨部门经验
,对于你未来自己创业
或者成为技术leader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到那时,你需要的就不仅仅是写代码的能力,而是要能够统筹全局
。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里,最危险的就是固步自封。所以,不要害怕走出你的舒适区,主动去了解和学习新的东西。这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但这恰恰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职场关系
很好理解啦,保持良好的人脉关系
总是有好处的,写文章的这天早上就在跟我的前前leader聊工作(他也在创业了),多跟有价值的人沟通肯定没错的(我其实也做得很差,迟来的悔悟)。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我的财务管理一塌糊涂
~,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才想告诉大家,别有点破钱就别老想着花
。
结语
最终让我们升华一下:
35岁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立命之本
,你就能在这个行业中一直走下去,甚至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
所以,不要害怕35岁,而是要期待35岁。因为到那时,你将拥有经验、智慧和能力的完美结合,你本身就是财富
。
最后打个很硬很反差的广告:“加群,吃我的经验包,成为人上人(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