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终止开源Android!移动生态的"闭源"转折点?

42 阅读5分钟

3月27日消息,Google 已经决定停止 Android 开源项目(AOSP)。

什么是AOSP?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是 Google 主导的开源项目,为所有 Android 设备操作系统提供基础框架和核心组件。

它相当于一个「毛坯房」,开发者可自由下载、修改和分发其代码,并基于此构建定制化系统,包括 Xiaomi HyperOS、vivo OriginOS、OPPO 的 ColorOS、甚至 Pixel 手机的 Android 系统,都是基于 AOSP 构建的。

Google 对 Android 的维护分为两条路径:公开的 AOSP 分支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放,包含纯净的开源代码,不涉及任何 Google 专有服务。任何厂商或个人均可基于此分支开发系统。而内部闭源分支仅供签署了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 协议的厂商使用。

具体来说,Google 将不再维护目前 AOSP 的公开分支,逐渐关闭相关的的支持性资源,并可能停止更新有法定开源义务(GPL 等协议的代码)外的组件的源代码。

海外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最先报道了这一情况,Google 也确认了此事。

从下周开始,所有的 Android 开发工作将仅在 Google 的内部分支进行。在一段时间后,外部分支可能将不再公开甚至彻底关闭。并且,AOSP 的持续集成/交付 (CI/CD) 工具和环境也可能关闭,甚至 Android Gerrit (android-review.googlesource.com/) 也可能会关闭。从今往后,只有 Google 内部的员工能够访问 AOSP 的内部分支,或是提交代码。Android 的开发过程将不再透明。

从高维度来看,Google 将逐步缩减 AOSP 所包含的内容,直至 AOSP 作为开源项目,以及作为一种概念,都不复存在。

谁也不知道,Google 对 Android Authority 承诺的「继续开源,只是推迟」,是不是只是一句空话——毕竟无限期的推迟,也是一种推迟。

根据App出海先锋的了解,Android 闭源的总体思路是最终只保留 GPL 强传染许可证要求开源的部分,主要是 Linux 内核态驱动和补丁。其他中层、上层等之前采用 Apache 等宽松开源许可证的部分,最终会闭源;未来的 Android 版本发布后也不再对外公开发布、更新源代码。

此事的决策层级在 Google 高层管理者级别。据信他们做出此决定的时间不晚于 2025 年初。整个策略的执行将会在一个更长的期限内完成,至少持续数年,直到 AOSP 彻底失去意义。

Google 此举的真实动机尚不明确,但根据App出海先锋的分析和了解,主要是为了节约开支和增加收入:

AOSP 在不同的维度上(比如版本号、发布进度等)有着多条代码流水线和大量的分支。再考虑到项目的上下游代码、多公司之间的协作,进一步复杂化,维护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产生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工时成本。Google 可能希望节约这些成本。考虑到 2025 年初 Android 部门已经向所有员工提供了「自愿离职」的选项,削减开支的思维逻辑不难理解。除此之外,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的厂家也有义务捆绑 Google 服务,为 Google 提高广告收入,变相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收入。

好在目前来看,闭源 AOSP 对业界的直接影响并非灾难性,对终端手机用户直观影响也微乎其微。

绝大多数主流手机厂商早就和 Google 签订了各种授权合作伙伴协议。在现有协议安排下的厂商,仍然可以得到和使用最新 Android 源代码,获得 Google GMS 认证,正常预装 Google Play、Gmail 等服务和应用,得到 Google 的支持。一切生意照旧。

真正的影响更多不会直接展现,而是会在更长的时间里从侧面体现。

在 AOSP 项目的官网上,Google 写了这样一段「治理理念」:

这段话已经把 Google 的意图描述的够清楚了。如果 AOSP 是一头干活的驴,那么卸磨杀驴的时候已到。

Android 闭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主流手机品牌和它们的用户不需要担心。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Google 和 Android OEM 之间的协议关系:

ACC、MADA/EDLA 等协议的组合,确保了Google 对 Android 操作系统有着大体上的绝对控制。

包括小米、vivo、OPPO、三星等在内的当今绝大多数 Android 手机品牌,和Google 都签订了协议。没有意外的话,Google 应该已经联系它们进行安抚,并且确保未来的合作照常进行了。

开发者权益侵害

AOSP 的闭源,对于 Android 应用第三方 ROM 开发者来说,影响更为明显。

曾经 Android 第三方 ROM 百家争鸣的景象,也将被历史掩埋。ROM 开发者的最好结果,是用 AOSP 最后更新的版本去修改,然后维护当前版本,到它慢慢过时,直至最后放弃这项事业。

至于应用开发者,他们仍然可以从 Google 获取需要的 SDK,在后 AOSP 时代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直接影响。

不过在此之前,由于 Android 已经存在相当程度的碎片化情况,开发者为了适配各版本系统、各品牌机型,需要获得不同厂商的系统代码,以及设备作为测试机。这对于中小型,特别是独立开发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成本。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情况在今后会不会愈演愈烈。

如果中小开发者生存环境被遭到进一步挤压,传导效应就是强者恒强,创新被遏制,进而发生更多的垄断。因此,Google 在做了它该做的事情之后,应该要给出后续方案,确保中小开发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