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 考点高频关键词,90% 踩进去的都是这些坑!

79 阅读6分钟

3月份马上要考 pmp 了,费曼学习,把最近学的、觉得重要的考点记录分享!

关键词:项目干系人

干系人都是隐形的大佬,怎么说?

举个例子:要开发一个App,技术团队以为只要搞定产品经理就行,结果上线前才发现法务部没审核隐私条款,导致项目延期。这就是漏掉了关键干系人——法务部。

项目经理得尽早把这些人“挖”出来,还要用权力利益矩阵分类:

比如财务总监是高权力低兴趣,得定期汇报;

而用户代表是低权力高兴趣,需要及时同步进展。

与干系人相关的还有干系人管理等(干系人管理不是一次性任务,项目每个阶段都可能冒出新人,比如项目中期突然空降的甲方领导)、《干系人登记册》:

image.png

当于项目经理的小本本,记录谁能在项目里说了算,谁可能使绊子。比如做政府项目时,登记册里不仅要写对接的科长,还要备注“李副局长是科长的上级,喜欢看纸质报告”。(* ̄︶ ̄)

关键词:Tuckman 塔克曼开发模型

image.png

团队和人一样,得经历五个阶段才能成熟。比如一个创业公司开发新产品:

  1. 形成期:大家客气但迷茫,项目经理得明确分工:“小王做前端,老张负责后端”。

  2. 震荡期:矛盾爆发,比如测试和开发互怼“你这BUG根本测不完!”,这时候得站出来调解,引导他们用数据说话。

  3. 规范期:团队开始定流程,比如每天站会同步进度,效率逐渐提升。

  4. 成熟期:成员主动解决问题,比如前端发现接口问题,直接和后端沟通改代码,不用项目经理插手。

  5. 解散期:项目上线后团队解散,开个总结会,发个纪念品,好聚好散。

    考试常考的是“震荡期”和“规范期”,比如题目描述团队互相指责,这时候正确答案往往是“引导团队建立规则”,而不是“更换成员”。

关键词:进度压缩技术

别把加班当万能药,压缩进度还有很多其他方向的方法,比如:快速跟进、赶工、分阶段执行

  • 快速跟进:是把原本按顺序做的事重叠。比如装修房子,本来应该先刷墙再铺地板,但为了赶工期,一边刷墙一边装厨房柜子。风险是万一墙漆滴到柜子上,就得返工。

  • 赶工:加人加钱。比如软件项目还剩两周,发现测试来不及,紧急招外包测试团队,但成本翻倍。注意,赶工要看“性价比”——比如给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加人,而不是给已经闲着的岗位加人。

  • 分阶段执行:先交付部分功能。比如开发一个ERP系统,先上线财务模块让客户用起来,再慢慢补进销存模块。这样客户能提前看到价值,也避免了全盘失败的风险。

关键词:风险登记册 VS 问题日志

这是2个经常出现的高频词汇:

  • 风险登记册:记录“可能发生的坏事”。比如盖楼时预测“雨季可能导致停工”,应对措施是提前搭防雨棚。

  • 问题日志:记录“已经发生的坏事”。比如防雨棚没搭好,真的下雨导致工地积水,这时候就得记下来谁在处理、什么时候解决。

考试常见坑:题目说“客户突然要求改需求”,这已经是现实问题,应该更新问题日志,而不是风险登记册。

关键词:虚拟团队

定义是:跨地域、时区或组织协作的团队。

这是必考:跨国协作:比如一个跨国团队开发游戏,美国设计、中国开发、波兰测试。优势是24小时接力开发,但问题也多:

image.png

  • 时差:中国程序员加班到晚上10点提交代码,美国那边刚起床,等反馈又要一天。

  • 文化冲突:波兰测试员直接说“这个功能设计得太蠢了”,美国设计师觉得被冒犯。

    解决办法:用协作工具(比如Jira+Zoom),定死“每天中美波三方早中晚各同步一次”;敏感话题要求先私聊再公开讨论。

关键词:石川图(又称鱼骨图)

别被图表搞晕了 不同图标,侧重不同:

  • 鱼骨图(石川图) :找问题根源。比如客服投诉量暴增,团队画鱼骨图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新员工培训不足”(人员)和“系统响应慢”(技术)。

image.png

  • 帕累托图:抓主要矛盾。比如发现80%的客户投诉集中在“物流慢”和“包装破损”,优先解决这两个问题。

  • 控制图:判断是否失控。比如生产线每小时抽检5个零件,连续7个点超出平均值,说明机器可能出故障了。
    考试里常考工具的区别,比如“想找问题根本原因”用鱼骨图,“看哪些问题最紧急”用帕累托。

关键词:冲刺

PMP 一半考敏捷,敏捷 90%考 scrum :

image.png

别把站会开成汇报会

  • 冲刺计划会:不是老板拍脑袋定任务,而是团队一起评估“下周能做完用户登录和支付功能吗?”

  • 每日站会:严格15分钟,禁止深入讨论。比如程序员说“昨天搞定了接口,今天联调,但测试环境挂了”,这时候主持人应该立刻说“会后找运维单独解决”。

  • 冲刺评审会:给客户演示实际成果,而不是PPT。比如现场让客户扫码体验新功能,避免出现“这和我想要的不一样”。

  • 冲刺回顾会:聚焦改进,而不是甩锅。比如有人说“这次需求变更太频繁”,接下来就要讨论“下个冲刺怎么提前和客户确认需求”。

小结

PMP考试,概念很少单独考定义,而是给一个场景让你选“项目经理接下来该做什么”。比如题目描述团队在争吵,正确选项往往是“组织团队制定基本规则”(塔克曼震荡期的应对),而不是“向高层汇报团队能力不足”。多思考背后的逻辑,比死记硬背更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