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技术社区,热门多半是面试文章当道,作为技术文章创作者来说也是同样的体验,写其他主题,水花不大,但围绕面试找工作,肯定有基本的数据。
现在经历了几轮 下岗潮、 AI 大模型浪潮,转头一看,发现:当年的“面试文章”几乎都消失了,额...... 这也不过两三年,时代确实在变化,感受到了......
这种流量密码的失效过程,本质是技术内容市场供需关系重构的微观投射。
这不是胡诌,而是有数据支撑:
2018年左右,某技术社区TOP创作者中,78%通过面试文获得初始流量,批量生产的如《Java八股文精讲》每篇UV都很高,彼时技术社区涌现的都是《面试宝典》《大厂通关秘籍》尔尔爆款内容。
2020年之后,互联网行业似乎发展突然降速,企业招聘转向存量优化,面试考察维度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后来演变为:面试倒逼求职者从"题库记忆"转向"能力证明",单纯的面经文章也就失去市场竞争力。面试板块优质内容留存率从2018年的62%暴跌至2022年的18%。
2023年之后,大家更多倾向选择AI代码生成工具,传统面试文章既无法满足新人的场景化需求,也无法匹配深度需求,可以说:大模型也打败了“面经”!
GitHub 数据显示,标注"面试"标签的仓库活跃度在2023年Q2同比暴跌67%,取而代之的是"AI Agent设计模式"、"Prompt工程实战"等主题在爆发式增长。
还有,当LeetCode第1582题的标准答案被GPT-4在3秒内生成时,有创作者另辟蹊径推出《用ChatGPT破解面试官思维模式》系列。通过逆向工程大模型的决策逻辑,构建出"面试官心理预测模型",而这种创新使文章互动量暴涨5倍。—— 求职者已经讨巧利用大模型来降维打击面试官了~
这种转变,都在佐证体现技术价值载体随行业发展不断重构的过程,对,就是这么几年之内。
变化真的巨大!再往前几年,感慨的变化还是诸如:JSP、什么前后端分离、这种东西,现在全都消失了。。
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当信息获取从被动搜索转向智能推送,当知识验证从经验传承转向工程实证,曾经辉煌的面试文章终将成为数字坟场中的化石标本。
以此为启发:或许,现在,技术写作必须要蜕变了:
Gartner 预测,到2026年,75% 的技术内容将内置智能验证层。只会复制粘贴“所谓的知识”的"技术裁缝",终将被时代巨轮碾碎。
AI能自动生成完美答案时,提出更锋利的问题——或许才是技术内容创作者的最后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