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微信与抖音小游戏开发全流程概览

210 阅读19分钟

从零开始:微信与抖音小游戏开发全流程概览

开篇引入:平凡开发者的小梦想

深夜的办公室里,小张还在电脑前码字。他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员,白天忙于业务代码,夜晚却常常想着自己的游戏梦。最近,小张在朋友圈刷到一则新闻:一款微信小游戏凭借简单的玩法和朋友圈分享,半年内流水破百万。他惊讶之余,内心也燃起了好奇:“一款小游戏真的有这么大魔力吗?我是不是也可以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小游戏?”

带着这个念头,小张开始留意身边的案例:同事老李利用业余时间上线了一款微信小游戏,据说每月广告分成也有小几万入账;抖音上甚至有个人开发者的小游戏意外爆红,配合短视频传播获得了上千万次的点击。一个念头在小张心中渐渐清晰——从零开始做一款小游戏,也许既能圆梦,又有机会获得可观的收益。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摆在眼前:小游戏要怎么开发?选择微信还是抖音平台?需要哪些准备和流程?面对一连串问题,小张有些不知所措。事实上,从开发到上线运营,每一步都有门道。别急,这篇文章就将通过小张的视角,带大家概览微信与抖音小游戏开发的完整流程,看看一个小游戏是如何从无到有诞生的。

行业背景:小游戏的风口与平台之别

近几年,手机小游戏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游戏行业新的风口。据业内报告指出,小游戏已被视为未来一段时间游戏产业最确定的增长机会。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3年国内小游戏市场收入同比暴增300%,达到约2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24年,这股热潮并未减速——全年小游戏市场收入接近398亿元,几乎在前一年基础上再次翻番。短短几年间,小游戏从默默无闻成长为数百亿规模的“大生意”,令人咋舌。

用户规模方面,小游戏同样展现了惊人的渗透率。中国超过一半的手机游戏玩家都会定期玩微信小游戏,微信平台凭借自身海量用户成为小游戏的主阵地。相比之下,抖音小游戏起步虽晚但增长迅猛,目前已有约15%的手游玩家在抖音上玩小游戏,相当于接近1亿的用户规模。考虑到抖音主App的月活跃用户数仍在高速增长,这部分小游戏用户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微信和抖音作为当下小游戏的两大平台,各自有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微信依托社交关系链起家:用户可以把游戏分享给好友或群聊,通过比拼排行榜、邀请助力等方式形成病毒式传播。这正是当年现象级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成功的秘诀——该游戏通关率不足0.1%,却设计了“转发群聊领取道具”的机制,借助熟人社交在朋友圈疯狂裂变,一举出圈。反观抖音,走的是内容流量分发路线。抖音的用户大多沉浸在推荐算法推送的短视频流中,好友关系并不强。于是,在抖音版《羊了个羊》中,并没有微信那样的分享拿奖励选项,玩家获取道具只能通过观看广告——毕竟很多抖音用户并不愿让现实中的好友知道自己刷抖音的动态。这种差异体现了两大平台不同的产品属性:微信重社交,抖音重内容,小游戏的设计与传播也因此有所不同。

除了传播机制,流量获取和分发上微信、抖音也各有打法。在微信生态里,小游戏入口相对隐蔽,更多依靠用户主动搜索或好友分享。但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给予了小游戏天然的土壤,微信团队也在不断丰富入口,比如小游戏在微信“发现”栏、小程序列表,以及最近微信开放的PC端小游戏入口等。微信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小游戏已经成为微信小程序中占用用户时长最高的品类,使用时长占比达到36.4%——也就是说,在微信里抢走用户注意力最多的不是购物或工具类小程序,而正是这些轻量有趣的小游戏。

抖音则倾向于将小游戏融入内容社区,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来引流用户。抖音官方近来也在APP界面上做文章:新版抖音把小程序入口置顶,用户点几下就能直达玩过的小游戏,极大缩短了再次进入的路径。在获取新用户方面,抖音小游戏早期主要通过买量广告吸引玩家——用户刷视频时看到小游戏广告,点一下即可跳转游戏。而为了提升留存,抖音推出了小游戏榜单和发行人计划:前者在小程序主页直接展示热门小游戏排行,方便用户发现热门游戏;后者则发动抖音上的达人创作者,通过发布游戏相关的视频内容来推广小游戏。这样的策略已见成效。比如近期抖音上一款名为《救救这只猪》的小游戏在没有大规模买量的情况下爆火,上线不到一个月就有接近一万名抖音创作者发布了约6.4万条相关视频,累计获得4亿次播放!可见,抖音凭借短视频创作者的力量,正在为小游戏打开一种全新的传播路径。

综上,微信小游戏与抖音小游戏各有千秋:一个借助社交链裂变传播,用户留存在熟人关系;一个依托内容算法精准推送,流量爆发力惊人。对于开发者来说,这两大平台都蕴含巨大机遇,也需要针对各自生态特点做足功课。正如很多业内人士所说,小游戏已经成为游戏行业不可错过的新蓝海。那么,像小张这样的开发者,如果要从零开始做一款小游戏,到底需要经历哪些阶段呢?下面我们就进入完整流程的探讨。

完整流程概览:从开发到上架,再到变现、推广、运营

要将一款小游戏从无做到有、大功告成,大致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下面我们就以小张的创业历程为线索,一一梳理每个环节的重点:

  1. 策划与开发准备
    首先是创意和规划。小张需要确定游戏的创意点和定位,是休闲益智还是动作闯关?受众群体是谁?选择微信还是抖音亦或两个平台同时开发?这一阶段,他要做市场调研、分析竞品,确定核心玩法和美术风格。接着就是技术准备:选择合适的引擎或框架。目前微信和抖音小游戏通常使用HTML5/JavaScript技术栈开发,不少开发者会借助引擎(如Cocos Creator、Egret Engine等)来加速开发。这些引擎支持一键发布到多个小程序平台,方便小张将游戏适配微信和抖音。开发准备阶段还包括注册开发者账号、获取必要的资质。比如软件著作权证书就是必备的文件之一,在抖音小游戏上线时要求必须提供。小张还需要熟悉各平台提供的SDK和API,比如微信的开放数据域(用于好友排行榜)、抖音的短视频录制接口等,为后续开发打基础。
  2. 编码开发与测试
    进入正式开发,小张要开始编码实现游戏功能。在微信小游戏中,他会使用微信提供的开发者工具来调试、预览小游戏,并遵循微信小游戏的规范(如包体大小限制等)。在抖音小游戏中,流程类似,使用抖音开放平台的工具和接口。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自测和调优:确保不同机型上游戏的性能流畅,触屏操作精准;同时关注内存和包体大小,避免加载过慢。由于小游戏“即点即玩”的特性,新用户的前几秒体验至关重要,小张必须优化好加载流程,让玩家尽快进入游戏。完成开发后,还需要找朋友做一些小规模内测,根据反馈修复BUG、优化玩法。反复打磨后,游戏才算准备好了上线版本。
  3. 审核与上架
    小游戏在正式面向公众前,都需要经过平台的审核发布流程。微信小游戏要求开发者先提交小游戏代码审核,通过后还需要进行备案(按照国家规定,游戏需要备案号/版号)。实际上,微信小游戏必须在取得备案完成后才能正式上线,这一点对个人开发者来说门槛较高。抖音小游戏则相对灵活,可以先提交测试版审核,审核通过后再补交备案材料,备案流程约需10~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小张如果选择抖音平台,可以先让游戏通过审核拿到“准生证”,然后再去办理游戏备案,不会卡在上线前。 除了备案,未成年人防沉迷、内容合规等也是审核重点,两大平台都会检查游戏中是否有违法违规内容,付费点是否符合规范等。顺利的话,小张的小游戏将在提交审核后数天内通过,然后他就能将游戏发布上线,正式出现在微信或抖音的小游戏列表里。 想象一下,当小张第一次在微信中搜索到自己开发的游戏,或是在抖音侧边栏看到自己的小游戏图标,那种成就感肯定难以言喻。
  4. 变现策略设计
    游戏上线后,小张当然希望能赚取收益。目前微信和抖音小游戏的主要变现模式有两种:广告 和 内购付费(IAP)。广告变现包括激励视频、插屏广告、Banner横幅等形式,玩家观看广告即可为开发者带来收入;内购则是直接向玩家出售道具、皮肤或关卡等。早期多数小游戏以广告为主,但近两年用户主动付费意愿提升,内购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38.8%上升到2024年的68.7%。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小游戏开始尝试 “广告+内购” 混合变现的模式:既通过基础的免费玩法吸引大量用户,用广告获取收入,也提供付费选项给愿意氪金的玩家,实现更高ARPU值。 当然,对于个人开发者而言,广告是最友好的起步选择,因为直接上内购通常需要取得游戏版号等资质。在微信小游戏中,小张需要开通“流量主”广告权限才能投放广告;抖音小游戏同样需要加入其广告变现计划。两大平台在收益分成上也存在竞争关系。 令人瞩目的是,抖音在2024年4月大胆调整了小游戏内购分成政策:开发者最高可拿到安卓端流水的90%收益,并额外获得相当于流水5%的广告奖励!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轰动,被解读为抖音向开发者大幅倾斜利益,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抖音小游戏生态。 相比之下,微信小游戏的分成政策相对保守,但作为先行者用户体量更大。所以,小张在设计变现策略时,也会考虑平台的政策:如果他的游戏偏轻度休闲、无法取得版号,那就主要靠广告;如果游戏有一定深度且有机会拿到版号,也可以考虑在微信和抖音上开放内购,争取多元收入。
  5. 推广与获客
    酒香也怕巷子深,上线后的小游戏要想取得成功,推广引流必不可少。小张不能只等着自然流量慢慢积累,他需要主动出击让更多玩家知道他的游戏。在微信生态下,推广的方式包括:利用社交分享裂变——引导现有玩家分享给好友、微信群;争取进入微信小游戏推荐或小程序排行榜;甚至可以考虑接入微信的内容生态(比如关联视频号直播或公众号测评文章)。抖音这边,推广更偏向内容营销:小张可以自己制作游戏的短视频并投放抖音信息流广告,或者加入抖音的游戏发行人计划,让有影响力的主播、达人帮忙推广。他也可以给游戏设置一些话题挑战或有趣的录屏点,引导玩家录制游戏过程并分享在抖音上,从而吸引更多人观看并参与。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在哪个平台,游戏市场的竞争都日趋激烈,买量成本水涨船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已有近3000款微信小游戏在投放广告抢用户,数量是两年前的5.6倍!可见获客之卷,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淹没在茫茫游戏海中。 因此,小张在推广阶段可能会预先设置好预算,用于持续投放广告或活动,以在上线初期尽快冲入榜单获取曝光。一旦游戏有了起色,他还可以根据数据调整投放策略,把资金花在回报最高的渠道上。
  6. 运营与迭代
    最后也是长期的一环,就是游戏的运营。如果小游戏上线后受到欢迎,小张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需要持续关注数据反馈,进行版本迭代。运营工作包括:定期更新游戏内容(新增关卡、角色、活动等),保持玩家新鲜感;监控留存和活跃数据,分析流失原因并针对性优化;与玩家社群互动,收集核心用户的建议;举办限时活动或者排行赛,制造话题热点。长线运营已成为小游戏发展的趋势之一。一方面,精细化运营可以降低买量成本,留住老用户、提高生命周期价值。 另一方面,成功的小游戏完全有机会走出国门,尝试海外发行也是不少开发者的选择。 对于小张来说,如果他的游戏在国内取得了不错成绩,或许也可以考虑推出国际版,在东南亚等市场复制成功。在运营过程中,小张还需要警惕作弊和外挂,确保游戏公平稳定。 这一阶段更像是在经营一款产品,需要开发者从程序员转变为产品经理的思维,用心经营玩家社区和游戏生命力。 只有运营到位,小游戏才能从一时的爆款走向长期的常青。

以上五个阶段环环相扣,构成了小游戏从开发到壮大的完整生命周期。每一步都有不同的坑点和技巧:开发阶段要技术过硬,审核阶段要资料齐全合规,变现要平衡用户体验与收入,推广要抓住平台流量红利,运营则考验耐心和创意。小张在实践中也发现,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从敲下第一行代码的兴奋,到上线那天忐忑看数据的心情,再到第一次收到广告分成收益时的激动,这一路既是对技术的打磨,也是对产品思维的成长。

数据与案例:为决策提供支撑

在小张的小游戏创业旅途中,数据和经验是他的指路明灯。 通过上述流程,我们也穿插提到了不少行业数据和成功案例,这些真实的数字和故事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小游戏的前景。

先来看市场与用户的数据:行业报告显示小游戏市场正处于快车道,2022年市场规模约50亿元,2023年飙升至200亿元。而独立第三方的数据也指出2023年小游戏总体收入约304亿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元(不同统计口径略有差异,但趋势一致)。 用户方面,微信小游戏月活用户在2024年已突破5亿,覆盖了将近一半的中国手游玩家。 小游戏的受众比传统手游更为广泛——女性玩家占比达到53%,中老年玩家(46岁以上)接近四成,显著高于App端游戏的对应比例。 这些数据意味着小游戏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属,已经成为全民娱乐的新形态。 反观抖音小游戏,目前用户基础略小,但增长潜力巨大。 当一个抖音小游戏能在一个月内获得4亿次视频播放和近亿玩家参与,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抖音的内容生态为小游戏打开了新的增量空间。

再看变现和运营的数据:前面提到,小游戏的商业模式日益多元。2024年小游戏收入中将近七成来自内购付费。 这背后是大量中重度小游戏的涌现和玩家付费习惯的养成,同时广告变现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小游戏广告投放竞争异常激烈,2024年投放广告的小游戏数量暴增几倍。 有些头部厂商在买量上的投入甚至占到了收入的50%以上。 这既提示独立开发者要精打细算,也说明市场远未饱和,优质内容依然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运营层面,长线运营被证明是提升小游戏盈利的关键。 那些持续更新内容、经营用户社群的小游戏往往寿命更长、累计收入更可观。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寻道大千》《无尽冬日》等产品,在爆火后通过不断更新玩法保持了热度。 另外,出海正在成为小游戏新的增长点,不少公司已经在海外推出小游戏并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小张如果有能力把游戏做好,不仅在国内有广阔市场,未来甚至可以走向全球。

最后,专家观点和成功案例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位行业分析师曾总结小游戏爆火的原因时提到:“小游戏点开即玩、试错成本低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用户利用碎片时间游玩;社交平台上的高曝光又能把泛用户转化为忠实玩家;此外,市场和用户规模的上升,加上IAP等商业化模式的丰富,推动了小游戏收入的快速增长。” 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小游戏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崛起,也为开发者指明了努力方向——把握碎片化体验、善用社交传播、探索多元变现。 成功案例方面,《羊了个羊》的爆红证明了创意+社交裂变的威力,而抖音《救救这只猪》的走红则验证了内容社区赋能游戏的潜力。 尤其是 《救救这只猪》据媒体报道竟出自个人开发者之手,这更加令像小张一样的普通开发者深受鼓舞:原来个人也有机会在小游戏领域创造现象级的成绩。

系列文章预告:精彩继续,不见不散

通过本篇概览,我们陪伴小张初步了解了微信与抖音小游戏开发的全流程:从萌生想法、准备开发,一路到审核上架、变现盈利,再到推广运营、长线维护。 其中既有让人心跳加速的增长机遇,也有需要冷静应对的挑战难点。 相信读到这里的你,已经对小游戏这一行当有了一个整体认知。 如果你和小张一样怀揣着开发一款小游戏的梦想,那么恭喜你,站在风口的时刻已经到来。

当然,一篇文章的篇幅有限,每个阶段其实都有许多值得深挖的细节和技巧。 别担心,这正是一系列文章的开始。 在后续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拆解上述每个环节的实战经验:如何选择适合的游戏类型和引擎、编写高效的小游戏代码?微信和抖音的审核坑点有哪些、如何快速通过上线?怎样设计广告位不影响用户体验、内购定价有何学问?低预算下有什么破圈营销技巧、如何利用好微信社交链和抖音内容流量? 以及,运营阶段如何留存用户、数据驱动迭代改进,等等。 我们还会邀请业内资深开发者分享踩坑经历,并分析更多爆款案例的成功要素,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小张的小游戏创业之旅才刚刚开始,相信你的故事也在路上。 关注我们,下一篇《从零开始》系列文章将与大家不见不散,一起见证小游戏从0到1的精彩历程!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