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参加Trae「超级体验官」创意实践征文,本文所使用的 Trae 免费下载链接:www.trae.ai/?utm_source…
前言
近期,网上产生了大量关于 AI 编辑器讨论,Copilot、Cursor、Windsurf 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今年,字节也在海外发布了自己的 AI 编辑器——Trae,它在 1 月 20 日公测,期间可以免费使用。
美中不足是需要科学方法 + MacOS,也就是说暂时有地区限制、不支持 Windows 平台。
功能
就功能上来说,已经可以和上述几种 AI IDE 媲美了:
- 无痛导入 VSC、Cursor 配置
- 编辑器界面全中文支持
- AI 驱动的 Chat 模式、Agent 模式(Trae 中称为 Builder)
- 支持多模态,可以上传图片清晰化需求
- 支持多种上下文输入方式,workspace 更为广泛
- 支持实时的代码自动补全功能
- 内置了最好的 AI 代码模型 Claude-3.5-Sonnet
- 提供 Webview 功能,内置预览 Web 页面
下载安装、导入配置就不说了,笔者导入了 VSC 的配置。Trae 的 UI 界面继承了字节一贯的审美,十分优雅。整个 IDE 面板的左侧为传统的代码编辑区,右侧为 AI 助手交互区:
Chat 模式
AI 行内聊天
通过 Command + I 组合键可打开 AI 行内聊天,比如要求它生成一个深拷贝方法:
检查好生成的代码后可以点击【接受】或【拒绝】写入代码:
AI 侧边聊天
接下来,通过 Command + U 组合键可切换 AI 侧边聊天,也就是右侧的 AI 助手界面。我要求它帮我导出代码并修改文件名:
Trae 会给出答案:
点击【应用】后应该会导出 deepClone
,但是出现了错误,而且还创建了新的 js 文件: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 AI 不如无 AI。现在只好自己改代码。有趣的是,【应用】按钮左侧的三个功能按钮增强了 AI 助手的灵活性:
如果只是想要对局部代码进行 AI 辅助,选中代码块同样可以激活上述两种方式:
回退
如果点错,【接受】了 AI 的代码,Trae 提供了回退功能。鼠标悬浮到对话框上出现回退按钮:
点击之后就可以回退,还是很方便的。
Builder 模式
在 AI 助手顶部切换 Builder 模式:
试试看相同的指令 Agent 能不能完成任务:
审查了代码没问题,点击【全部接受】完成任务。
如法炮制,笔者用 AI 生成了防抖和节流,点击【审查】可以打开指定文件,我们可以人工检查代码:
可以看到,对于多步骤的,不仅需要操作代码,还要操作文件的任务来说,Builder 模式更可靠。这也就是为什么它可以作为从 0 到 1 创建项目的功能的原因。
会话管理
AI 助手在处理问题时会携带上下文,如果一整天都用一个会话来工作,AI 助手很可能“失忆”,然后开始乱答。因此最佳实践是处理一个需求后新建会话:
新建后的会话也同时具备 Chat 和 Builder 模式,另一个按钮是查看会话历史,每个会话都有自己的上下文记录:
上下文
特别是在工程项目中,文件太多,准确的上下文可以使 AI 助手输出更准确的内容。
显然 Builder 模式会消耗更多的 token,回到 Chat 模式输入框左下角可以切换上下文:
- Code 代码
- File 代码文件
- Folder 文件夹
- Workspace 整个项目代码库
例如,把 deepClone.js
加入上下文,并输入指令增强深拷贝函数的功能:
下面的 deepClone.js
是可以点击跳转的:
如果是小项目,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告诉它:给 deepClone.js
增强功能:添加循环引用的处理逻辑。
如果想要更好地索引到 Workspace 可以点击右上角的个人用户图标 > Trae AI:
从 0 到 1 实现一个 Todo 应用
新建一个会话,开启 Builder 模式,输入一段 Todo 应用的提示词给 AI 助手,多步骤中除了直接应用代码、写文件,还有一种常见的操作是运行终端指令:
点击【运行】后,终端会打开执行指令:
同时,AI 助手会检查终端变化,进一步思考并等待操作:
之后看着没问题就一路点【运行】,确实还是会有问题,比如:
总之,在几乎全部由 AI 助手来实现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跌跌撞撞的,最后它提示启动项目:
Tare 还有一个特性是内置了 Webview:
点击打开:
也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这样我们就用 Trae 简单完成了一个 Todo 应用了!
听说重启了 IDE 再用 Builder 模式就可以了。
上传图片构建项目
AI 助手支持多模态,假设要实现 Dribble 的效果:
把图片拖拽到输入框或者点击下方图片按钮上传图片给 AI 助手:
过程不能说是跌跌撞撞,只能说是磕磕绊绊,好在最后还是完成了:
目前来看,Trae 的 Builder 还需要一定量的人工介入、或更新大模型数据集才行。比如上述两个项目都用到了 tailwind,但是近期 tailwind 升级到最新版了,默认下载的依赖并没有使用稳定版,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因此,个人感觉除非是新建项目初始化,否则在日常开发中,Chat 模式更加可控,效率上更高。
AI 模型
支持的 AI 模型有 Claude-3.5-Sonnet 和 GPT-4o,点击输入框中小飞机左边的模型可以切换:
代码自动补全
至于代码自动补全,笔者这里没有体验到,不管是写注释还是停留在代码上方都不会出现提示,暂时不清楚什么原因。
总结
试用 Trae 也有一周时间了,在界面风格、Chat 模式方面可以说是真香,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比 Builder 模式下的报错、没有代码自动补全、静默状态下还在请求等等。
对比下来,在 Agent 方面,Windsurf 做得更好;Chat 模式方面,Cursor 更稳定。Trae 目前免费,也在公测和升级中,能够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相信后续上线国区和 Windows 平台后会更加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