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 复盘

98 阅读9分钟

最近我在复盘近五年做的事,经验和决策,复盘是人学习最快的方式。

经验

这五年在工作上中很多事,是开发的不是开发的都做了,但让我真正回忆的时候,我记不得什么了,直到看到 git 记录,看自己写的代码,才发现原来做了这么多。

所以纯做事没用,做了就忘,不复盘不反思,人没长进。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记不清前些年做的事,读书的时候背课文也背不住,好像记忆力不太行。

还有一些事情的经验,也没有总结,我现在翻找以前的代码,看我曾经设计的架构,当时为什么那么设计,满足了业务什么诉求,有些细节和功能都不记得了,非常可惜。

还有些写了,但写的不太好理解,现在连我自己都看不懂了,比如站内信架构设计那期。

或许可以从代码中再找回来,只是要耗费较大的精力。

所以以后设计出好的架构,当时就写成文档,每天写一点,零零散散的总结出来。

事业

事业时时刻刻都在做决策,怎么看待工作、去哪家公司、未来什么规划等等,都是变动的。

男人在事业上要竭尽全力。

我想有钱想成功,但我就一普通人,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地位、没钱,我唯一能贡献的就是自己的体力了,如果连这都舍不得,加个 B 班天天叫,那我凭什么成功?

当然以上的话我只对自己说,之前写了篇文章,有人在下面骂我卷 🐶 活该,最卷的人没什么好下场。

我觉得我还不够卷,其实这五年我是断断续续的卷,卷的力度也不大。很少加到 12 点,早上也在睡懒觉。

那时候我还没被打醒呢,幻想着就这样上一辈子班,被辞退的时候拿赔偿回老家养老。可最近的事实真是狠狠的抽了我两巴掌,也好,至少把我抽醒了些。

一提到互联网,所有人都说寒冬。但程序员可以说是目前唯一一个,只要拼命就能赚钱的行业,技术是死的,把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拼命学两年,面试的时候能给面试官讲清楚讲明白,就能拿到 offer,就这么简单。

大环境不好,跟个体有什么关系?现在聊啥都是大环境不好,这不好那不好的,摸摸自己的良心,自己做事做到极致了吗?还是就想混吃等死,糊弄一下得了?要是糊弄一下,那凭什么好?

做人自私一点,做的事最终都是为了自己,能给自己带来价值,工作也一样。

把工作当成能力训练场、大型实验基地、资源交换中心。

通过工作提升技能,这不是能力训练场吗?

通过公司的资源,验证自己的一些想法,比如运营、产品,这不就是大型实验基地?

把事情做好,做得漂亮,受到上级的赏识,给你贴上靠谱标签,以后有好事还找你,这不就是资源?

三者结合到一定程度,有资源,有能力,机会就找来了。

这个过程可能没我想象的那么苦,我之前那么痛苦完全是方法错了,心态也不对,自己一个人闷头猛干,不沟通不要资源,做错了还要自己负责,那能不痛苦吗?

所以我在学职场相关的技能,这可太有用了,我早点知道这些,也不至于白吃那么多苦啊。我把学习笔记放在互联网必备职场知识

调整心态,从被迫加班,变为主动选择加班,把加班目的从给公司创造价值,变成提升自己价值。

我回家也是写文章、看视频、做总结、学技能、写复盘,那我为什么不在公司搞呢?用公司免费的电和网,喝公司免费的水,拉免费的💩,这么一想,我还赚了,心态更好了哈哈。

当然我说这么多还是有人会骂我,无所谓 I dont care,其实这里很多文章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未来我看自己有没有提升,或是泄气的时候给自己加加油。

文字是有局限的,我在这啰里八嗦说了一大堆,读者以为懂了,其实没懂,因为你没我这样的经历,不会有这样的体会,自然不能理解文字后面感受,只有我回头再看的时候,联想到当时的处境,我可能才真正了解一点。

背诵知识

正因为文字是有局限的,所以当我在看大佬写的分享、抽象、总结的经验,我也是没懂的,尽管我知道了那些文字表达的含义,但我知道我不知道文字背后的感受、细节、经历、认知。

那怎么办?我做笔记,然后背下来,往工作、生活里带入。

学习笔记就是这样的,一个视频,一篇文章,看了后感觉,哇塞,真棒,太有感触了。然后呢?

然后刷下一个视频,继续哇塞,真棒,太有感触了。

一天刷了好多个,啥知识点也没记住,就留下一堆哇塞的感觉,给自己一种今天学了好多东西的错觉,其实啥也没学会,🐶 der不是。

慢下来,仔细学,认真学,学透彻一个,再学下一个,不求多,只求精。

比如我最近学习产品的问题拆解能力,今天和老婆聊婚姻,我把生活怎么变好拆解了一下。

拆解案例

什么样的生活,是更好的生活?

  1. 身体健康。
  2. 有钱。

怎么做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身体健康: 饮食;运动;睡眠;

这三方面我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夫妻双方把各方面提升下?

不是天天 BB 运动啊、别点外卖啊、早点睡啊之类了,没用知道吗?谁不知道要这样?多想想,往深入的想想,怎么设计解决具体场景的方法。

比如点外卖,我的想法是,1不贵,2方便,不用洗碗,3我不挑食,什么都吃。

针对这 3 个点的打法,我设计一种方案。

首先搞个微波炉,前一晚上多做点饭菜,放在打包盒里面放冰箱,注意是打包盒;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微波炉转三分钟,吃完打包盒一扔。

这样方案和点外卖对比一下:

  1. 更划算,自己买菜肯定比点外卖便宜。
  2. 更方便,都是打包盒吃完一扔,甚至只需 3 分钟,外卖最快也得个 20 分钟。
  3. 不挑食,两者对吃饭的人没区别。
  4. 更健康,自己做饭用的柴米油盐更好,洗的菜都干净些。

这两个方案给当事人选,你觉得他会选哪种?我觉得小脑发育过的都会选第二种。

有钱:

  1. 女方赚更多钱。

公司有没有晋升机会?没有的话生活中有没有别的方式赚点外快?接点活,做点自媒体?各方面探索下,搞搞副业?

  1. 男方赚更多钱。

那至少在男方赚钱的时候,别打扰;做好生活中的事项,让男方全心赚钱。

我觉得我这产品拆解学的还不错,这就是我把知识带入到生活的案例。

孤独

人在面临巨大痛苦的时候,会想找个人倾诉,希望对方理解自己,给自己释放一下压力。

前些天我也是这样,我找了一些朋友聊天、吃饭、交流,我的情绪是好了些,但我也切实体会到一个道理 —— 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自己。

就像我说文字的局限性那样,即便是面对面聊天,多了语气、表情、眼神、肢体动作、氛围等,另一个人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你的处境,因为他没有你的感受和经历,他也不和你认知一样。

后面不要追求别人的理解,事实上别人理解了也没用,那个事还是得自己去解决。

把重心放在了解决事情上,剖析自己情绪的原因。

比如那个 bug 让我坐立难安,那我就去把那个 bug 解决掉,解决后心态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缓解,继续剖析,是因为我对之前写的代码不自信,都是赶鸭子上架写的,我担心还有别的 bug,那我就把所有的资金代码,重新 review 一遍,补全各种报警、对账,保证不会再出问题。这一波操作下来,心态好了很多。

这个过程,要对自己完完全全的真诚,别骗自己;也不要逃避,硬着头皮顶上去,过去了,人就成长了,可能过段时间回头看的时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未知

我对自己想转产品的想法,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不清楚这是逃避,还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在年多前跟老板提过转产品被拒了,我相信更偏向内心的想法,但现阶段,我继续做开发也挺痛苦的,也有想逃离的情绪。

现在的痛苦为什么?我感觉我对现在的工作环境有点应激了,但凡跟资金相关的,都让我心头一紧。

或许是压力太大了?最近也连续加了不不少班,或许年后休息一段时间情绪自然就好了?我不知道。

人呐,要真正认清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我现在在局内,难以看清全貌。

我也不知道去做产品,和继续做技术,这两条路对未来有哪些影响。就两边同时着做,保住技术的老本行,同时学习产品知识,找一些机会,去试试。

人生也是不停认识自己的过程,我有点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擅长什么、未来目标那种比较虚的感觉了。

加油,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