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上班地铁上,或者周末挤点时间看看书,这是一本人物传记,讲的也是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主人翁从一个小小的组织,陪伴一起经历各种坎坷,最后团队做大了,但是故事还没完。斗争还在继续,不断起起伏伏,最后才变成那个主人翁,有了一个舞台真正去施展自身的设想,也为一部分人打开新天地。
没错啦,有点像张居正,但是又不像,张居正开局没有说这么难打,毕竟跟着裕王一队,原始力量很强的,原本嘉靖也是为了裕王上来铺路,清洗严嵩一派,张居正在里面出力,后面成长为权臣才有机会施展自己拳脚。
其实读人物传记很有意思,因为很多情节不是自己的剧本能遇到的,或者很难经历到,你可以看到人生命运起起伏伏,在这个过程各种斗争,不管是跟人的斗争,还是跟项目、事情斗争,其实争来争去就是资源,有资源好办事,垄断一直是简单粗暴的方式。
为了这点醋,我包了一顿饺子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个人命运的渺小,就像当年明月讲的,他看到很多人即使做出很大的成就,其实他也只不过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的,时代各种契机最终促成了各式各样的人物。
如果没有危机,就不会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其实都是人生阅历。就像雷军讲:以前我觉得很多技能都没有用,但是后来发现它都用上。
人生阅历就是这样,一开始你觉得人生剧本为啥这么多挫折,不顺心的事,但是后来当你去做类似的事情发现这不就是以前我踩过的坑。失败的经历其实是为其他有可能做成的事情做铺垫。
东方不亮西方亮
人物故事
- 创业期间
开场是一个军阀混战年代,民不聊生,渐渐有一群读书人,还有年轻人抱着理想参与事业建设。当然创业阶段嘛,由于自身经济问题,或者经验问题,肯定前期少不了各种困难。
主人翁a登场了,他一开始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干项目,同样也是艰苦的环境,外面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内部还需要组织动员,然后还要抓经济生产。a有段时间做得蛮好的,但是最后因为外部对手太过强大,最后项目没做成。
这时有个大佬也在做类似的项目,结果他就做成了,这时a一直追随他一起做事。项目有点起色,但是还是无法跟大公司对抗,渐渐大公司也会围剿这些新兴势力,这时进入战略转移,需要保存有生力量嘛,艰难的路途跋涉来躲避危险。在这期间a担任z委角色。【后来像阿里或者公司常常有这么一个角色,在处理人关系上,更加人性化,还有另一个角色在抓事,比较严格】
- 大公司阶段
后来团队变大之后,开始内部有一些争议,a就被派去了边远的地方工作学习,同时他家里也受到影响,在传记里面描述面对压力,a坐在椅子上一根接着一根抽烟,人消瘦了很多,空闲的时候也会一直绕着房子不断的散步还有思考,思考未来工作还有整个未来的需求是怎样的。
在这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很多厉害的人,也会有棘手的问题,面对巨大的压力,生活的巨大挫折,人的反应都是一样。
后来团队出现点问题,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回来继续发力,但是这有个问题,人性常规被冷落之后肯定失去信心,有些甚至有包袱的想法。这是最难处理的,也需要反复给出自己的答案。
古代一般大将或者诸侯都会将自己亲人搬到离中心比较近的地方,其实就是质子,让其他人放心你可以一心一意做事。
- 重新启用 到 重用
过程我们就不细谈,a回来之后从一些不太核心位置开始,慢慢由于位置腾空出来,a重新回到舞台。期间需要体现专业能力,还有解除别人的猜疑,能否继续完成之前的定好的道路。
再到后来,有了自己的班底,开始实施自己设想,解除束缚之后,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这一段虽然非常之短,但是期间的一些动作非常多,就像刘邦韩信,没收人家多兵权,但是刘邦还是鸡蛋忌惮韩信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反复对弈过程。
你想象刘邦要让韩信重新干活,是不是要考虑他未来的工作安排,情绪上会不会抗拒,会不会将现在规划好的计划推倒,这个很重要。如果项目烂尾,这些是规划者的荣誉跟能力象征,有谁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人生感悟
作为普通的人士,能力就是一碗饭,如果能力特别牛逼,即使一时的落魄,未来有机会还是会发展起来。
因为我们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血缘、手段可以被继承的,当你的经验是有用的有效的,在环境允许下,很快凭借以往的经历你又能起来。
如何让自己成长起来,就是跟追大佬。当你发现你做的事经常各种问题,一直做不好,很简单的做法就是跟随那些同样做类似的事情,但是他们就能将事情办妥的人,这是跟随的力量。
同时我们所处的场景没有书里主人翁那么对抗激烈,但是模式是一样的。
当你没有上桌之前,理想就是狗屁
为什么题目定为跟随,我描述几个场景会让大家眼前一亮。
1、最近几年自媒体宣传的精神觉醒
我们经常在一些自媒体刷到什么精神觉醒,什么思维模式要改变,然后变强是吧。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得有一个舞台给你表演,得有大佬赏识你给你大展身手。
是了,资源是核心中的核心,如果你连资源都没有,你改变思维模式有什么用?
所以首先第一步改变你对资源的定义,在我上家老板跟我说:他以前的老板跟他说,不要把他当成上级,而是要把他当成资源。【他又将这个话跟我讲哈哈哈】
我们很容易被概念,或者其他领域的东西干扰无法将力量发挥到最大。以往我们能利用是自己的下属的能力,周边同级的同学的力量,但是往往能量不够大的,无法解决非常麻烦的事情。
当你开始拥有资源之后,搭好舞台,才是开始做事思维模式的改变,所以这些自媒体也是坏,因为普通人在第一步资源获取上卡脖子,被垄断,你再怎么觉醒都没有用,这个根源。
2、参考系
人的定义是由他的所有社会关系总和,读书看学校的质量,工作看公司的规模,往往一个盘子力量越大能做的事情就多。
你能做的事情,往往可能是别人决定的。以前我们也写过一篇文章,在《百家讲坛》里面有位老师讲,人要有三行,你自己能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行。
做事一直是以信任为基础开展,所以你会看到一些招聘以学历为标准,有些以以往表现来借鉴,古代曹操为了当好的位置也需要请你给他评价吹吹风,一定程度上你的能力是别人的参考系给出的答案。
因为这个最简单的判断基础,如果你买什么债基、基金、私募,往往会看一往一年几年期间的收益、分红,你才会放心把钱投资进去。
没错辣,这就是跟随的力量,也不一定说把自己位置放得很低,关键在于学习,在这个过程有了彼此的信任,能够拿到资源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