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中的护城河个人理解是:对于某一领域能够率先入场,率先布局,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快速分得最大的一块蛋糕,使得后来者想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知难而退。
那么,程序猿的护城河是什么?
有人说是年龄,有人说是工作经验,别人怎么评价我不知道,但对于我个人来说,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解决问题的思路才是衡量一个程序员等级的标准。
假设公司要招一个程序员,以现在的市场行情来说,必然有一堆简历等着你去筛选,小厂、大厂的都有一堆。
小厂有小厂的好处,大厂的也不一定合适。
对于面试来说,通常是被面试题,这造成的一种现象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那些所谓的底层技术来说,稍微问的深一点就一脸懵逼。
比如线程池的底层设计,大多数人其实只能停留在应用的层面,知道核心线程,最大线程以及不同的线程池类型,少数人能说出队列加生产消费的模式,更少的人能说出这种池设计模式的优点及其他的应用场景。
比如mysql的底层设计,B+数索引等,包括聚合索引和非聚合索引,覆盖索引,回表。了解索引的设计及查询策略,可以更好的设计和优化sql脚本。
而我们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的更多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服务端来说,线上服务CPU跑满了怎么办,特定时间段总是卡顿怎办?
是导出内存文件,还是处理gcc回收频率?
对于前端来说,特定业务之前的交互如何才能更好的交互?针对特定的bug有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这些实际上才是我们更加需要关心的问题。
如果咱们的基础不错,并且经验丰富,则可以留意一下项目管理的流程,软件的生命周期,团队如何管理,软件版本如何管理,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些是不是程序员的护城河?
肯定是的,这些是程序员的护城河。
但我个人对程序员的护城河个人理解有两个走向:
一是在特定领域做到专家级别。
比如可以独立开发一套解决某特定领域、场景的系统,或者框架。
二是综合能力特别强。
知识的深度、广度、对业务的理解、技术架构、项目管理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特色。
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硬实力、软实力。
从行业的宏观角度讲,我个人对护城河这个概念持一种悲观的态度。
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各行各业度日如年,导致各种不确定性的增强。
不少朋友都有一种直观的感受:窝囊费是越来越不好挣了...
从十年前的2015到如今的2025,十年时间,可以肯定的说,已经是下一代人的天下了,也是下一代技术的天下了。
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技术知识!
公众号《前端那些年》
(完)
记得点赞、关注、评论、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