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段时间做的一个直播课程,视频地址:www.bilibili.com/video/BV1RM… ,纯新手向。
书接上篇《豆包 Marscode 入门:初识》,接下来,我们扩展了解一下 Web IDE 插件。
Step1:启动项目
除了 IDE 插件外,为方便学习试用,豆包MarsCode 还提供了 Web IDE 形态形态的产品入口,无需任何配置,进入 Dashboard
(www.marscode.cn/dashboard) 页面即可一键开启试用。
不过,Web IDE 目前还不支持导入本地项目,首次进入需要创建新项目或导入 git 项目,出于教学目的,此处推荐创建一个 HTML/CSS/JS
模板项目:
Step2:界面布局
进入 Web IDE 后,整体功能布局与 VS Code 非常接近:
- 左上角菜单,其中的 M 字形 logo 与 VS Code 的各菜单项相对应,您可以在此处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和设置。比如,您能够通过点击相关菜单项来打开或关闭特定的功能模块,调整软件的界面布局,访问插件管理页面以安装或卸载所需的插件,还能对代码编辑的一些基本参数进行个性化的配置。
- 左侧文件目录视图,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展示该项目下所有文件与目录的详细内容。通过层次化的结构呈现,用户可以轻松地浏览和定位所需的文件或目录。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对应的图标和名称,一目了然。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目录展开或收缩其下的子目录和文件,方便进行查看和操作。
- 中间区域为编码区域,可在此编辑代码文件等
- 下边是 terminal 交互面板,用户可在此执行各类命令行命令,例如启动调试项目等
右边菜单栏比较重要,各项非常重要的交互入口,自上而下分别是:
- AI Assistant 是主要交互入口,在这里可以问各种问题,整体交互上与 VS Code 相似,也包含 generate、test 等能力
-
搜索、分支管理跟平常 VS Code 差不多,这里不着重介绍;
-
Webview 是个亮点,豆包MarsCode 本质上是 cloud ide,因此terminal 中启动的各类应用都不在本地执行,而是挂靠在 cloud 环境中,因此无法使用
http://localhost``:xxx
方式访问,需要 豆包MarsCode 做一层代理过去,在后续章节中我们会展开讨论;
- 扩展:在此可搜索到许多可在 豆包MarsCode 上使用的插件,整体功能理论上与 VS Code 兼容,所以可以复用各类 VS Code 插件;
不过,注意 Web IDE 有相对宽松的容量限制
(docs.marscode.cn/docs/limita… 等都有要求,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可超出限制量。
与 VS Code 插件的差异
Web IDE 整体功能与 VS Code 插件趋近,同样提供了与 AI 对话的对话面板,同样支持生成代码、解释代码等能力,此处不再赘述。
与 VS Code 比较大的差异在于,在 Web IDE 中使用 ctrl + i
快捷键可打开行内交互面板:
我们可在此,就特定文件的内容与 LLM 做交互。其次,Web IDE 不需要设置认可本地环境,不需要提前安装其他软件,只需要有适当的浏览器即可开始使用 豆包MarsCode,非常适合入门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