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接着上文《情商》-和我一起来看书吧~(上)写,我想聊的可能不仅于此,后面会发一下视频吧,对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看到哪说到哪,比较跳脱。
正文
爱与工作是标志着人全面成熟的双重能力,情绪力量是婚姻存亡的关键。防止夫妻反目的关键因素是情商。
女人善于理解语言和非言语情绪信号,善于表达和交流感受,男人则不喜欢表达脆弱、内疚、恐惧和受伤害的情绪。女人比男人更具有同理心、更情绪化。男人和女人在处理彼此之间的情绪问题时,必须克服内心的性别差异。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裂缝,最终导致关系破裂。
婚姻出现危机的一个初期预警信号是尖锐的批评、过度的抱怨或人身攻击。抱怨是对事,人身攻击是对人。
“自动想法”是对自身以及他人转瞬即逝的基本假设,反映了我们最深处的情绪态度。成为无辜受害者或感到义愤的自动想法常见于婚姻出现问题的伴侣,这种想法会引起情绪失控。乐观的想法有助于消除情绪失控,悲观的伴侣容易发生情绪失控。
情绪泛滥就是情绪失控。在情绪完全失控的时候,个体的情绪太强烈,观点太狭隘,思维太混乱,根本无法听进他人的意见或用理性解决问题。泛滥会使个体丧失情绪自我意识和自控的能力,使同理心荡然无存。
男性消极作对通常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情绪泛滥的危害。他的研究显示,一旦男性开始消极作对,他们的心跳每分钟大约减少10次,主观上感到有所解脱。不过,一旦男性开始消极作对,妻子的心跳就会突然加速,这是情绪极度困扰的信号。两性之间寻求慰藉的方式正好相反,这种“情绪探戈”导致了他们对情绪对抗的不同立场:丈夫希望摆脱情绪对抗的热切程度与妻子主动寻求情绪对抗的程度是一样的。
女性一般不介意为夫妇吵架感到不快,男性却很在意。被配偶批评后情绪泛滥的男性要多于女性,因此男人更需要关怀。男人刚强但是脆弱,女人柔弱但是坚韧。丈夫消极作对的时候,妻子就会产生情绪泛滥。
婚姻忠告对男人:不要回避冲突,妻子发泄不满或者提出分歧,是为了维护婚姻的健康。避免太早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法,对她的感受产生同理心更重要。婚姻忠告对女人:可以抱怨他们的行为,但是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表达轻蔑。
抱怨的最佳法则“XYZ”:“当你做了X,我感到Y,我希望你转而做Z”
和人生的其他领域一样,尊重和爱可以瓦解婚姻中的敌意。防止争执升级的一个有效手段是:让对方知道你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看问题,尽管你本身并不赞同,但这种观点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另外,如果你认为自己有错,就要承担责任并且道歉。认可至少可以传递出你在倾听并认同对方感受的信息,尽管你并不赞同对方的看法,比如“我知道你不高兴”。有时候,如果夫妇没有吵架,认可还可以表现为赞美的形式,比如发现对方的优点,并作出赞扬。认可是舒缓配偶情绪或培育积极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
情绪反应从童年期开始形成,通过最亲密的关系或者以父母为榜样得到学习,然后被带入婚姻,全面成形。对配偶的情绪产生同理心是缓和冲突的法宝。冷静、同理心、善于倾听,能使夫妇有效地解决争端,促成“有益的争吵”。如果任由负面因素发展下去,就会摧毁婚姻。
文中提到了在出现争执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创建一个平静的环境让双方的同理心回归,比如测脉搏,哈哈,比较尴尬。所以文中又提到了可以做一些舒展的运动,这我觉得倒可以,要是谁生气了,马上做十个俯卧撑+一组伸展运动,我想这很难接着生气吧,哈哈。
最后关于婚姻的一系列纷争,我觉得总结的真的蛮到位的,虽然不好意思,但是我的父母也有这样的争吵,并且精准命中了文中男女的形象,就连吵架的情绪波动都差不多。为什么我知道呢?因为我承担着一部分黏合剂的作用,有时候他们会主动告诉我他们的感受,在这种沟通中,我逐渐掌握了一些调停的技巧。今天看完书里的这一章,我觉得就很清晰,确实把我之前没有想清楚的东西说透了,为什么男人总是隐忍,女人总是外放情绪,原因就是童年期情绪反应培养出来的差异化。
我的家庭应该是比较幸运和幸福的,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小康也可能够呛,算是工薪阶层吧。有苦日子,但是也不会短吃短喝,生活水平直到现在算是平稳地上升。有时候我妈会抱怨过了几十年苦日子,但是我爸说的还是老话,确实一直还是向上走的,这就是工薪阶层吧,没有大富大贵和跌宕起伏,有的只是平淡的生活。
我自己是懵懵懂懂地进入了社会,算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到工作,不过最后选择在北京打拼也是命运的安排吧。从我自己选择了学校和专业开始,就是离家远行的命运起点,找工作的时候也没有思考太多,本着多点钱的想法到了北京独自打拼,此后一直干着程序员这份工作。我有过后悔吗,没有选择和我爸妈一样的道路?我想应该是没有,落子无悔,我过上了我选择的生活,接着走下去便是了!(这段的心理描述要结合这篇一起看喔,5年普通程序员的工作、面试与情感生活经历(八千字长文)-4331阅读·54点赞·23评论·43收藏)
批评别人的艺术:具体,提供解决办法,当面表达,保持敏感。
接受批评的艺术:把批评当做建议,不要自我保护,把批评当做机会。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缓解压力的关键。朝夕相处的人对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这个人际关系对你越重要,它对你健康的影响就越大。
把最烦恼的想法说出来,有助于减轻压力,增进健康。交流是一种延长患者生命的新药。
有一个能深入交流的人真的很重要,虽说自己是最好的情绪调节者,但是他人的帮助会让这种调节显得长久和稳定。我其实一直觉得烦恼和矛盾要说出来,因为很多问题都是信息和认识不对等产生的矛盾,可能就是自己气自己,所以一定要说出来。
孩子是异常敏锐的学习者,家庭生活是个体情绪学习最早的学校,父母要善于充当情绪老师。父母情商高,本身就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以下是父母不善于处理孩子情绪的三种最常见的方式:
1.完全忽视孩子的感受。这种父母认为孩子情绪不安是小事或麻烦事,等一等,孩子的情绪就会恢复平静。他们没有利用这种机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或者帮助孩子掌握情绪竞争力。
2.过于自由放任。这种父母注意到了孩子的感受,但认为孩子怎样处理情绪风暴都可以,甚至进行攻击行为也无所谓。和忽视孩子感受的父母一样,他们很少给孩子示范情绪回应的替代方式。他们试图舒缓所有不安情绪,也会用谈判和贿赂的手段使孩子不再伤心或愤怒。
3.表示轻蔑,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种父母通常会严厉地批评和惩罚孩子。比如,他们会禁止孩子流露出任何愤怒的情绪,而且孩子一生气就惩罚他们。这种父母对孩子的申辩会感到非常生气:“你居然敢回嘴!”
最后,有些父母会利用孩子情绪不安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情绪辅导或指导。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感受,努力了解孩子情绪低落的原因(“你生气是因为汤米伤害了你吗?”),并帮助孩子通过积极的途径舒缓情绪(“你不要打他,找一个玩具自己玩吧,等你想和他玩的时候再和他玩好不好?”)。
现在还没有孩子,我就结合下我自己的经历来讲讲吧。我觉得这一段其实和前面提到的一些东西有关,就是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示范,毕竟孩子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父母。我小时候有印象的确实不多了,我爸只打过我一次,我妈倒是时不时打我,三种不得体的情况应该都存在,更不用说会有什么情绪辅导了,说实话我爸妈为了这个家工作都挺努力的,所以对我的教育上,可能不会很专业,更多的是基于个人的经历来完善。我爸是小受气包,大老实,所以对我都是温和教育,传统意义上的慈父形象,虽然老了变固执了点,但是能听得进去话。我妈就是经典虎妈,因为是小学老师嘛,所以控制欲比较强,但是呢,我这个人比较奇怪,可能天生有反抗精神,在这种环境下反而越来越独立。
现在的家庭氛围更多是一种平等和谐的感觉,不同于与父母直接切割的物理隔离,我觉得我是认清了我在这个家中的一个位置,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后我肯定也会有自己的小家,也会有新的角色,我希望在新的小家里也能构建这样的氛围,目前感觉还不错,哈哈。
创伤后应激障碍复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得安全感;记住创伤的细节并哀悼由此带来的损失;最后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
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不断重复,形成情绪习惯。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较难改变。
这一大章着重讲了儿童及青少年期间大脑逐渐发育成熟中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感觉从医学的角度上看会变的很客观很冷漠,哈哈。不过小时候的事大部分都记不清楚了,这真的会影响到我长大后的行为和思想吗?我现在到时候很少有那种小时候的事件闪回的情况,有一些深处的记忆在我爸妈有时候提到的时候会有很模糊的印象,所以童年对我来说一直像是梦幻泡影,感觉很美好但是确实不太清晰了。
急于批判的倾向证实了攻击性特别强的人身上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认知偏见。他们总是假定他人怀有恶意或威胁,并据此作出反应,而没有注意到真实的状况。一旦他们认定存在威胁,就会急于采取行动。比如,好斗的男孩和另一个男孩下棋,如果对方走错了一步,他就会认定对方在使诈,而不会停下来想清楚对方是不是无心之失。好斗男孩假定对方是恶意而不是无辜的,因此他会自动产生敌意。对于恶意行为,伴随着反射性认知的是同样自动的攻击反应,他不是向对方指出错误,而是急于指责、叫嚷、打斗。他们越是这样,就越容易产生自动的攻击行为,与此同时,其他的替代反应,比如以礼相待、以玩笑化解问题等就越来越萎缩。
控制脾气的方法:走开,或数10下。
情绪与社交技能缺陷使攻击性和抑郁等问题更加严重,情绪技能所能预防的问题几乎无所不包,情绪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识别、表达以及管理感受;冲动控制和延迟满足;处理压力和焦虑。
避免冲突的办法:要沟通,不要随意猜测,不要急于下结论。以自信的态度做事,主动倾听,直率地表达感受,但是不能上升为攻击。
这一点我觉得还挺认同的,急于批判的情况,往往就是认知对冲了。
这里书中提到了情绪教育,就是一种团队合作游戏,让我想起了新公司培训里的一个团队七巧板游戏,类似吧。我们当时完成的不是很好,刚开始大家分为六个小组和一个协调组,六个小组开始是以竞争者的方式行动,协调组受限于规则并没法告知目的。后来有两个小组摆烂后,大家意外的发现了规则中表达的意思,开始协作,在前期的过程中还是伴随着一些争吵,谁也不听谁的,因为都看着自己的利益。后来两个组摆烂妥协后,突然就冷静了不少,也就是部分人的利益满足了一点后,终于能有大部分人共识了。
有一个破局者的出现很重要,现在的社会额,哎,很难说急功近利是不是对的,毕竟很多时候长远考虑不如过好当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摆条件,我最近不是相亲嘛,当然和传统相亲不太一样,是二狗这种交友属性更强的线上转线下。目前的感觉一般,也用过牵手青藤啥的,不愿意付费(理由详见之前红娘篇)最后在二狗积极营业中。二狗有个好处是啥呢,就是满足了我对另一半心理画像的描绘需求,二狗的池子够大够广,让所有人都觉得能选还有更好的,其实我感觉反而是选择更少了,双向选择后互相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和几率都变得更低。说来也比较有意思,我在刚刷二狗的时候觉得我不是个颜控,然后刷了一阵后反应过来我真是微颜控,为什么说是微,因为我知道美女肯定高攀不起啊,哈哈,咱还是找个性格合适我的,能过一辈子的最好。等线下面基了几个之后,其实发现也没有颜控,但是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要求,白一些活着可爱一些。
说着说着有点偏离原来的轨迹了,大体意思就是冲突无论是思维的还是物理的,在解决的时候前提都是要足够冷静,别着急下定论。
情商的内涵自我意识:识别和用语言描述感受,发现想法、感受和反应的联系;了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导决策;了解替代选择的后果;识别自身的优点和弱点,用积极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身。
情绪管理:认识到感受的起因,学习如何处理焦虑、愤怒和悲伤。对决策和行动负责任,遵守诺言。
同理心:一种关键的社会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尊重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感受。
建立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恰当地提出问题,在别人的言行及自身反应和判断之间进行区分;自信果断,但不愤怒或者哑忍;学会合作、解决冲突和协商妥协的技巧。
这是书后的一些对核心名词的释义,我觉得还是蛮到位了,但真到了看完书的时候,其实我感觉还是和没看差不多。哈哈,我觉得我看点啥东西倒是很难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或者有意愿做一些深度思考的。写这篇文章,也是基于我自己在看书的一些感受,我想总结下,因为我确实很久没有这么认真的看一本传统书籍了。
写在最后
平时总是看一些x分钟看电影/综艺/电视剧之类的,知识类的节目也看了很多很多,在别人的梳理后去吸收已经成型的知识,我觉得是相当效率的做法。但有时候会觉得有些空虚,会让我觉得慢下来看一些东西是一种奢侈,会很急。之前去电影院看过不少电影,我觉得无论烂片佳片在看得过程中还是蛮开心的,看一些动漫的时候也是,完整的看完总是意外的,会觉得开心。但是,慢下来,感觉还挺难的,无限刷着手机,孤岛般的信息流反复冲刷,有时候就会觉得虚无缥缈,一个人终究是有极限的,所以这就是我想结婚的原因吧,能和另一个人一起撑伞跨过山和大海,真的还挺浪漫的。
说到这个,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哈哈,虽然内向但是最近变得外向,而且一直是身边人的活力和笑声担当。我对自己的内心刻画,像是一个古典浪漫的侠客,最后,让我再来久违的喊出我的人生信条:我要让这痛苦压抑的世界绽放幸福快乐之花,向美好的世界献上祝福!!!
书末的情商测试题
国际标准情商测试题——测测你的情商是多少这是一组欧洲流行的测试题,可口可乐公司、麦当劳公司、诺基亚公司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曾以此为员工EQ测试的模板,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EQ状况。共33题,测试时间为25分钟,最高EQ为174分。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
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________
A.和从前相仿 B. 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己能达到我所预想的目标: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________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________
A.从未如此 B.偶尔如此 C.有时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如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________
A.我仍能专心工作 B.介于A.C之间C.我不能专心且感到愤怒
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别方向: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第10~16题: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填入右边横线处。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生气: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________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________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________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辩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续安心工作: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无谓的小事困扰:__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________
A.不是的 B.不太确定 C.是的
第17~25题:在下列问题中,每一题请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
17.我被朋友、同事起过绰号挖苦过:________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过 C.这是常有的事
18.有一种食物使我吃后呕吐:________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19.除去看见的世界外,我的心中没有另外的世界:________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20.我会想到若干年后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________
A.从来没有想过 B.偶尔想到过 C.经常想到
21.我常常觉得自己的家庭对自己不好,但是我又确切地知道他们的确对我好:________
A.否 B.说不清楚 C.是
22.每天我一回家就立刻把门关上:________
A.否 B.不清楚 C.是
23.我坐在小房间里把门关上,但仍觉得心里不安:________
A.否 B.偶尔是 C.是
24.当一件事需要我作决定时,我常觉得很难:________
A.否 B.偶尔是 C.是
25.我常常用抛硬币、翻纸、抽签之类的游戏来预测吉凶:________
A.否 B.偶尔是 C.是
第26~29题:下面各题,请按实际情况如实回答,仅需回答“是”或“否”即可,在你选择的答案下打“√”。
26.为了工作我早出晚归,早晨起床我常常感到疲惫不堪: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7.在某种心境下,我会因为困惑陷入空想,将工作搁置下来: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28.我的神经脆弱,稍有刺激就会使我战栗: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29.睡梦中,我常常被噩梦惊醒: 是________ 否________
第30~33题:本组测试共4题,每题有5种答案,请选择与自己最切合的答案,在你选择的答案下打“√”。
答案标准如下: 1.从不 2.几乎不3.一半时间 4.大多数时间 5.总是
30.工作中,我愿意挑战艰巨的任务。 1 2 3 4 5
31.我常发现别人好的意愿。 1 2 3 4 5
32.我能听取不同的意见,包括对自己的批评。 1 2 3 4 5
33.我时常勉励自己,对未来充满希望。 1 2 3 4 5
参考答案及计分评估: 计分时请按照计分标准,先算出各部分得分,最后将几部分得分相加,得到的分值即为你的最终得分。
第1~9题,每回答一个A得6分,回答一个B得3分,回答一个C得0分。计______分。
第10~16题,每回答一个A得5分,回答一个B得2分,回答一个C得0分。计______分。
第17~25题,每回答一个A得5分,回答一个B得2分,回答一个C得0分。计______分。
第26~29题,每回答一个“是”得0分,回答一个“否”得5分。计______分。
第30~33题,从左至右分数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计______分。
总计为______分。
专家点评 :
通过以上测试,你就能对自己的EQ有所了解。但切记这不是一个求职询问表,用不着有意识地尽量展示你的优点和掩饰你的缺点。如果你真心想对自己有一个判断,那你就不应施加任何粉饰。否则,你应重测一次。测试后如果你的得分在90分以下,说明你的EQ较低,你常常不能控制自己,极易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很多时候,你容易被激怒、动火、发脾气,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你的事业可能会毁于你的急躁。对于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能够给不好的东西一个好的解释,保持头脑冷静,使自己心情开朗。正如富兰克林所说:“任何人生气都是有理由的,但很少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如果你的得分在90-129分,说明你的EQ一般,对于一件事,你不同时候的表现可能不一,这与你的意识有关,你比前者更具有EQ意识,但这种意识不是常常都有,因此需要你多加注意、时时提醒。如果你的得分在130~149分,说明你的EQ较高,你是一个快乐的人,不易恐惧和担忧,对于工作你热情投入、敢于负责,你为人更是正义正直、同情关怀,这是你的优点,应该努力保持。如果你的EQ在150分以上,那你就是个EQ高手,你的情绪智商不但是你事业的助手,更是你事业有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