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架构-每日预测题21

135 阅读13分钟

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系统的处理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数据预处理通过(/)实现企业原始数据的初步整合;建立数据仓库是后续数据处理的基础;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主要采用( )和(/)技术,前者能够实现数据的上卷、下钻和旋转分析,后者利用隐藏的知识,通过建立分析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数据展现主要完成数据处理结果的可化。

【解析】

商业智能系统的处理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现4个主要阶段。
数据预处理是整合企业原始数据的第一步,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装载三个过程。
建立数据仓库则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
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
OLAP:在线分析处理
OLTP:联机事务处理,是一种数据库处理技术。

进程 P1,p2,p3

**进程P1、P2、P3和P4的前趋图如下所示:
** image.png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4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0。下图中a、b和c处应分别填写( )d、e和f处应分别填写(/)。

image.png

【解析】 第一空:V(S1)V(S2)、P(S1)P(S3)和V(S4) 第二空:P(S2)、V(S3)V(S5)和P(S4)P(S5)

因为P1是P2和P3的前驱,当P1执行完需通知P2和P3,应采用V(S.l)V(S2)操作分别通知P2和P3,故a处应填写V(S1)V(S2);
又因为P2是P1和P3的后继,当P2执行前应测试P1和P3是否执行完,应采用P(S1)P(S3)操作测试P1和P3是否执行完,故b处应填写P(S1)P(S3);
同理,P2是P4的前驱,当P2执行完应通知P4,应采用V(S4)操作分别通知P4,故c处应填写V(S4)。
因为P3是P1的后继,当P3执行前应测试P1是否执行完,应采用I_(S2)操作测试P1是否执行完,故d处应填写P(S2);
又因为P3是P2和P4的前驱,当P3执行完应通知P2和P4,应采用V(S3)V(S5)操作通知P5,故e处应填写V(S3)V(S5);
P4是P2和P3的后继,当P4执行前应测试P2和P3是否执行完,应采用P(S4)P(S5)操作测试P2和P3是否执行完,故f处应填写P(S4)P(S5)。
  • retrieved:恢复
  • access data:访问数据
  • 这些逻辑通过数据流图,用例和功能需求来记录:which is the logic documented in the DFDS,use cases,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 DFDS:数据流图
  • use cases:用例
  • 一个系统的三类主要硬件构件是客户机、服务器和网络: The three primary hardware components of a system are clients,servers,andnetwork

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Architecture Tradeoff Analysis Method,ATAM)

  • ATAM是常见系统架构评估框架,主要关注系统的( 需求说明 )
  • ATAM主要针对(性能,可用,安全和可修改)等质量属性进行评估和折中。

【说明】

质量属性:ATAM方法分析多个相互竞争的质量属性。开始时考虑的是系统的可修改性、安全性、性能和可用性。
风险承担者:在场景、需求收集有关的活动中,ATAM方法需要所有系统相关人员的参与。
体系结构描述:体系结构空间受到历史遗留系统、互操作性和以前失败的项目约束。
逻辑视图分为:功能结构和代码结构。这些结构加上它们之间适当的映射可以完整地描述─个体系结构。

SAAM分析评估体系结构

 SAAM分析评估体系结构的过程包括五个步骤:场景开发,体系结构描述,单个场景评估,场景交互和总体评估。
  • SAAM的主要输入问题是问题描述、需求声明和体系结构描述。
  • SAAM输入问题:问题描述,需求说明,体系结构描述。

设计模式题

某软件公司欲设计一款图像处理软件,帮助用户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公司的系统分析师识别出了如下3个关键需求:
图像处理软件需要记录用户在处理照片时所有动作,并能够支持用户动作的撤销与重做等行为。
图像处理软件需要根据当前正在处理的照片的不同特征选择合适的处理操作,处理操作与照片特征之间具有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
图像处理软件需要封装各种图像处理算法,用户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处理算法;软件还要支持高级用户根据一定的规则添加自定义处理算法。
在系统设计阶段,公司的架构师决定采用设计模式满足上述关键需求中对系统灵活性与扩展性的要求。具体来说,为了支持灵活的撤销与重做等行为,采用( )最为合适;为了封装图像操作与照片特征之间的复杂逻辑关系,采用(/)最为合适;为了实现图像处理算法的灵活选择与替换,采用(/)最为合适。

答案:命令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

【解析】

 针对需求1,为了支持灵活的撤销与重做等行为,采用命令模式最为合适,因为命令模式可以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还可以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针对需求2,为了封装图像操 作与照片特征之间的复杂逻辑关系,采用状态模式最为合适,因为状态模式将每一个条件分支放入一个独立的类中,这样就可以根据对象自身的情况将对象的状态作为一个对象,这一对象可以不依赖于其他对象而独立变化;

 针对需求3,为了实现图像处理算法 的灵活选择与替换,采用策略模式最为合适,因为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中间件

在分布式系统中,中间件通常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持,即( )
答案:
交互支持和提供公共服务     

题目

某高校欲构建财务系统,使得用户可通过校园网访问该系统。根据需求,公司给出如下2套方案。
方案一:
1)出口设备采用一台配置防火墙板卡的核心交换机,并且使用防火墙策略将需要对校园网做应用的服务器进行地址映射;

2)采用4台高性能服务器实现整体架构,其中3台作为财务应用服务器、1台作为数据备份管理服务器;

3)通过备份管理软件的备份策略将3台财务应用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方案二:
1)出口设备采用一台配置防火墙板卡的核心交换机,并且使用防火墙策略将需要对校园网做应用的服务器进行地址映射;

2)采用2台高性能服务器实现整体架构,服务器采用虚拟化技术,建多个虚拟机满足财务系统业务需求。当一台服务器出现物理故障时将业务迁移到另外一台物理服务器上。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优点是( )。方案二还有一些缺点,下列不属于其缺点的是(请作答此空)。   
答案:
 业务的连续性得到保障;缺少网闸,不能实现财务系统与Internet的物理隔离;

【解析】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服务器采用虚拟化技术,当一台服务器出现物理故障时将业务迁移到另外一台物理服务器上,保障了业务的连续性。网络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业务的可用性都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方案二有一些缺陷,缺少将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与管理的企业级磁盘阵列;其次缺少安全审计,不便于相关行为的记录、存储与分析;而且缺少内部财务用户接口,不便于快速管理与维护。如果加网闸,就不能实现对财务系统的访问。不能实现用户可通过校园网对财务系统的访问

安全攸关系统

 安全攸关系统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应提出安全性需求。软件安全性需求是指通过约束软件的行为,使其不会出现   ( )   。软件安全需求的获取是根据己知的   ( )   ,如软件危害条件等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系统数据和通用惯例,完成通用软件安全性需求的裁剪和特定软件安全性需求的获取工作。  
  答案:
  不可接受的违反系统安全的行为;系统信息;

【解析】

安全攸关(safety-critical)系统是指系统失效会对生命或者健康构成威胁的系统。
需求分析阶段必须考虑安全性需求,这里软件安全性需求是指通过约束软件的行为,(使其不会出现不可接受的违反系统安全的行为需求。)
软件安全需求的获取是根据已知的( 系统信息 ),完成通用软件安全性需求的裁剪和特定安全性需求的获取工作。
  • 即根据系统信息完成安全需求的裁剪和获取工作。

计算题-操作系统

某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索引结构,若磁盘块的大小为512字节,每个块号需占3字节,那么根索引采用一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请作答此空)K字节;采用二级索引时的文件最大长度为( )K字节。
答案:85;14450KB

【解析】

设块长为512B,每个块号占3B,一个物理块可放:512/3=170个目录项:
一个一级索引可存放的文件大小为:170×512=85KB。
一个二级索引可存放文件的大小为:170×170×512=14450KB。
一个三级索引可存放文件的大小为:170×170×170×512=2456500KB。

基于场景的架构分析方法SAAM

SAAM的主要输入是问题描述,需求说明和架构描述;
其分析过程包括:场景开发,架构描述,单个场景评估,场景交互和总体评价。

需求工程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大类活动。

  • 需求开发包括:需求分析,需求定义,需求验证
  • 需求管理:变更控制,版本控制,需求跟踪和需求状态跟踪。

企业集成平台

  • 企业集成平台是一个支持复杂信息环境下信息系统开发、集成、协同运行的软件支撑环境
  • 基本功能包括
    • 通信服务:提供分布环境下透明的同步/异步通信服务功能
    • 信息集成服务:为应用提供透明的信息访问服务,实现异种数据库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互操作、分布数据管理和共享信息模型定义
    • 应用集成服务:通过高层应用编程接口来实现对相应应用程序的访问,能够为应用提供数据交换和访问操作,使各种不同的系统能够相互协作
    • 二次开发工具:是集成平台提供的一组帮助用户开发特定应用程序的支持工具
    • 平台运行管理工具:是企业集成平台的运行管理和控制模块。

以架构为核心的软件系统开发方法

采用以架构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在建立软件架构的初期,首要任务是选择一个合适的( ),在此基础上,开发人员通过架构模型,可以获得关于( )的理解,为将来的架构实现与演化过程建立了目标。

【解析】

答案:架构风格;架构属性;

在该方法中,架构用来激发和调整设计策略,不同的视图用来表达与质量目标有关的信息。

在建立软件架构的初期,选择一个合适的架构风格是首要的。在此基础上,开发人员通过架构模型,可以获得关于软件架构属性的理解,为将来的架构实现与演化过程建立了目标

面向对象建模的基础知识

 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主要由( )、用例与用例图、领域概念模型构成;设计模型则包含以包图表示的软件体系结构图、以交互图表示的( )、完整精确的类图、针对复杂对象的状态图和描述流程化处理过程的( )等。     

  【解析】:
  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任务,把面向对象分析模型转换为面向对象设计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主要由顶层架构图,用例与用例图,领域概念模型构成。
  设计模型则包含:
  以包图表示的软件体系结构图;
  交互图表示用例实现图;
  类图表示完整精确;
  状态图表示复杂对象;
  活动图表示描述流程化处理过程。

开发模型

 对于开发模型来说,( )复用好、开发过程无间隙、节省时间。( )是瀑布与原型(演化)模型结合体,适用于复杂项目。(请作答此空)需要用户参与,模块化要求高,不适用新技术。( )是用例驱动、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   

    答案:
    喷泉模型;螺旋模型;RAD模型;RUP模型;

image.png

  • RUP/UP模型:用例驱动,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
  • 变换模型:形式化开发。

中间件是提供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中间件的基本功能包括: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 );提供( )保证交易的一致性;提供应用的( )。

 解析:
    中间件提供平台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中间件的基本功能包括: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连接和通信:提供交易管理机制保证交易的一致性;提供应用的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