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ltium Designer PCB文件的绘制(下篇:PCB布线和后续)_ad布线完成后下一步

81 阅读8分钟
  • Mask(阻焊规则):设置阻焊剂铺设的尺寸。如:阻焊层与焊盘之间的间距规则、锡膏防护层与焊盘之间的间距规则;
  • Plane(中间层布线规则)、Testpoint(测试点规则)、Manufacturing(生产制造规则)、High Speed(高速信号相关规则)、Placement(元件放置规则)、Signal Integrity(信号完整性规则)。

自动布线的操作

菜单栏自动布线的选项,提供了对全部、网络、网络类、连接、区域、Room、元件等多种不同的自动布线方式。

由于自动布线本人好像没怎么用过,这里就不多叙述了。

 

电路板的手动布线

对于手动布线,要靠用户自己规划元件布局和走线路径,而网格是用户在空间和尺寸度量过程中最重要的依据。因此合理地设置网格,会方便设计者规划布局和放置导线。用户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网格的大小。例如:在元件布局阶段,可将捕捉网格设置的大一点,如20mil;而在布线阶段捕捉网格要设置的小一点,如5mil甚至更小,尤其是在走线密集的区域。

怎么调整网格大小?快捷键:G(Grid的意思)。

拆除布线

在工作窗口中选择导线后,按Delete键即可删除导线,完场拆除布线的操作。但是这样可能有时候会导致工作量很大,很繁琐。Altium Designer中,可以通过一些其他命令进行快速地拆除布线。

  • 工具->取消布线->全部:用于拆除PCB板上的所有导线;
  • 工具->取消布线->网络:用于拆除某一个网络上的所有导线;
  • 工具->取消布线->连接:用于拆除某个连接上的所有导线;
  • 工具->取消布线->器件:用于拆除某个元件上的所有导线。

使用后面的三个命令时,光标会变成十字形状。移动光标到对应的导线/导线/元件上单击,则与该导线/导线/元件相连接的网络/连接/元件上的所有导线全部被拆除。

手动布线

手动布线,同样也遵循自动布线时设置的规则。

手动布线的操作

手动布线和之前原理图的导线连接一样,可以放置->交互式布线,或者使用布线工具栏的按钮进行交互式布线。

手动布线模式主要有任意角度、90°拐角、90°弧形拐角、45°拐角、45°弧形拐角五种。按Shift+Space键即可在5种模式之间切换,按Space键可以在每一种的开始和结束模式之间切换。

手动布线中层的切换

在进行交互式布线时,按*键(小键盘)可以在不同的信号层之间切换,这样可以完成不同层之间的走线。在不同层间进行走线时,系统将自动为其添加一个过孔。

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笔记本电脑,没有小键盘的*键的话,就直接在工作窗口的最下栏手动切换层,手动添加过孔。

手动布线中过孔的添加

如果在手动布线的时候,遇到步线交叉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使用过孔。

手动布线中过孔的使用:放置->过孔,布线工具栏按钮(注意与焊盘按钮的区别)。

例如:

在图中的褐色回形的标志、白色回形的标志,如果直接连接的话,会产生交叉。就使用一个过孔,褐色回形的连接在Top Layer层,是红色;而白色回形的连接先在Bottom Layer层绕过,再翻到Top Layer层。

先解释一下,过孔和焊盘的区别:

  • 焊盘用于实现元件与PCB板的电气连接,焊盘的通孔用于焊接直插型元件的管脚;
  • 过孔用于布线过程中的层切换,以便实现所需的电气连通性。

但是,焊盘和过孔在Top Layer层和Bottom Layer层都是可以连接的!

在图中,褐色回形连接的左边、白色回形连接的左边都是焊盘的标志,所以既可以红色的线连接上,蓝色的线也可以连接上。但是褐色回形连接的右边、白色回形连接的右边都不是焊盘,而是元件(电感)。元件安装在Top Layer层,所以只能连接红色的线。

如果你按照上面的步骤尝试了一下,你应该会发现,当你使用交互式布线的时候,一端连接上了某个焊盘,另一端去连接过孔的时候是连接不上去的!见下图中的白色方框部分:

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使用交互式布线的时候,会对连接的两端进行网络检查,看是不是能够连在一起!你可以分别双击P11的焊盘、过孔,会发现焊盘是有网络的,而新添加的过孔是没有的!这当然不能成功。

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 使用走线连接,放置->走线。走线是不对连接两端的网络进行判断的,想怎么连接就怎么连接(不推荐);
  • 使用交互式布线连接,但是需要将过孔的网络设置成与P11焊盘一样的网络。

但是,由于第一种方式不对网络进行判断,万一你连接错了,对不起,那就基本很难发现这个错误了。建议使用第二种,尽管可能稍微有点繁琐。

手动布线的小技巧

当你手动布线的时候,乱七八糟的飞线,加上很乱的引脚,还有背景的网格线,通常很难准确定位引脚的位置。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个方法来电路某个特定的网络。

点亮特定网络:Ctrl+某一个元件或者飞线。

当你需要取消高亮显示的时候,直接Ctrl+空白区域即可。

 

PCB图后续操作

添加安装孔

电路板布线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添加安装孔。

安装孔通常采用过孔的形式,并和接地网络相连,以便于后期的调试工作。

覆铜

覆铜有一系列的导线组成,可以完成电路板内不规则区域的填充。

在绘制PCB图时,覆铜主要是指把空余没有走线的部分用导线全部铺满。用铜箔铺满部分区域与电路的一个网络相连,多数情况是与GND网络相连。单面电路板覆铜可以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经过覆铜处理后制作的印刷板会显得十分美观,同时,通过大电流的导电通路也可以使用覆铜的方法来加大过电流的能力。

通常覆铜的安全间距应该在一般导线安全间距的两倍以上。

覆铜命令:放置->多边形覆铜。

覆铜的方式有三种:Solid(实体)、Hatched(网络状)、None(无)。

通常只需要设置连接到网络->GND,死铜移除就行了。

点击确定后,光标会变成十字形状,用光标沿着PCB的的边缘画出一块区域,覆铜操作就行了。然后,再选择Bottom Layer层进行覆铜就行了。

覆铜的注意点:覆铜的时候尽量不要紧靠着板子边框,稍微留一点空隙出来。

覆铜完成后,整个PCB板子就会变得比较乱,看不清楚。怎么才能隐藏覆铜的呢?

快捷键:Ctrl+D->多边形->隐藏的。

当然,也可以和之前一样选出板层颜色的对话框,在板层颜色的旁边就有显示/隐藏的标签了。

 

PCB图的最后阶段

电路板的测量

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最新物联网嵌入式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的朋友。 img img

如果你需要这些资料,可以戳这里获取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

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