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看,别回头!

12,622 阅读9分钟

六月、七月、八月,有三个月没更技术文章了。

其实我这段时间的经历还挺丰富的。

正好现在还没有睡意,就给大家讲讲最近的故事。

大概四月中旬的时候,有公众号粉丝加我,说想和我做同事,问我找不找工作:

image.png

我其实在家也待够了,每天生活都一样,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感觉还是上班有意思。

更重要的是这家后面是可以回老家远程的,于是就答应了。

因为内推我的人是前端项目负责人,所以挺顺利的,基本没有面试,就是聊了聊天就发了 offer。

说是要在杭州待三个月,之后可以回老家远程。

然后我就去了杭州,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开始上班了。

这家确实是远程,因为在办公室的人不多,我领导(就是内推我那个人)在我入职的那天去一起吃了个饭,之后再也没见过,我同事我也一次没见过,都在老家远程。

我一心想把这份工作做好,一个是因为领导对我的看重,一个是因为这样的远程工作确实挺不错的。

这家是日企,做外包的,接别的公司的项目来做,我们组做的是日本的麦当劳项目。

但也不能叫外包,他们是叫咨询公司,是帮你做完项目之后还会做后期迭代,比如麦当劳项目就做了三四年了,一直在加功能。

我是第一次经历这种类型的公司,他和别的公司区别还是挺大的:

他们可能一个大的需求做半年多那种,我一个同事做一个二次验证、也就是邮箱验证码的需求,做了半年。

但是也因为这样,我去的那段时间是需求真空期,下一个需求要等两个月之后才有。

于是我只能做一些内部的小 bug 的修复。

就是很别扭的感觉,没需求给我,但我又想把工作做好。

我想着要不在工程化方面做点东西吧:

因为业务项目代码比较多,不熟悉的话可能定位页面元素对应哪个组件都是个问题,于是我引入了 click-to-react-component,可以点击页面元素直接打开 vscode 里的代码。

还写了一篇文章:

image.png

周会上分享了。

但领导不认这个,他只看重业务代码。

可能是外包性质的公司的原因,只有业务的代码是有价值的。

但现在又没需求,把我整不会了。

而且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个 gif 是点击项目的页面元素打开项目代码的演示,用到了公司项目。

领导当场把我提溜到了一个群了,守着他的领导和他领导的领导说了这个事情:

image.png image.png

吓得我赶紧把图片删掉了。

这个确实是我不对,但领导直接把我提溜到了两个大 boss 面前的处理方式也让我挺不爽的。

你说这叫啥事,本来是想往好处做,改善下项目开发体验的。

自那之后,我就基本不更公众号了,怕再做错点啥,或者领导拿公众号来说我不认真工作。

于是我在那边的工作内容就只剩改一些小 bug 了。

试用期会和大 boss 有两周一次的 one-to-one 沟通,就是我领导把我提溜到的那个群里的另外一个领导。

这个领导家就在公司附近,所以每天都会去办公室。

他告诉我公司需要一年以上才能回家远程,我当时稍微有点失落,但是还好,一年就一年吧。

然后他又和我说让我 open 一点,多交朋友,我说好。

其实我本身就不是特别外向,我觉得工作上的沟通没问题就好了,不会去主动认识一些同事。

比如我不会中午主动叫上一大帮人去吃饭,但别人叫我我会去。

之后的好几次 one-to-one,也是一直在聊这些,基本上我聊的都是我对公司的项目代码、开发流程都挺熟悉了,他在聊让我多和同事沟通。

这家公司确实不加班,6 点准时下班,而且大门是那种需要用钥匙开的,晚上需要有人锁门:

image.png

所以我也不能在公司待到太晚,因为我没钥匙。

然后有一个周日,我在公司全员群里发了条消息,说想去公司拿点东西,但是没钥匙,不知道过了试用期能不能要一把钥匙。

群里没人回复,确实有点尴尬。

然后第二天上班,大 boss 马上把我提溜到了会议室里,说我不会沟通,还翻旧账说我打断他说话,说别人说话要认真听,训斥了我好一会。

我感觉有点人身攻击了,真把自己当土皇帝了?

我感觉我工作挺认真的,业务代码和工作流程我都梳理清楚了,还产出了文档,结果你天天和我说我沟通有问题,我工作上的沟通啥都没耽误,哪里有问题?

真是庙小妖风大。

于是我就回家了。

并且我简历上又多了一笔狗血的经历。

我不怪当时内推我那个人,只是工作和我不那么 match 罢了。

我在公众号看了下:

image.png

他只点赞和赞赏过我一篇文章:

image.png

就是这篇 vite 实现原理的:

image.png

之后就内推我了。

所以说是一篇文章带来的一份远程工作。

这至少是对我写的文章的认可,从这个角度看还是挺开心的。

回家后我更新效率变得特别高,一个半月内,我更完了 Nest 小册的聊天室项目、问卷星项目:

聊天室项目:

问卷星项目:

image.png

2024-08-27 20.34.38.gif

2024-08-27 20.37.29.gif

还有 react 小册的 playground、低代码编辑器、react flow 项目:

playground:

低代码编辑器:

react flow 项目:

光速完结了 Nest 和 React 小册之后,又开始写新小册了:

image.png

估计新小册下个月能上线。

今天晚上小册群有同学问我怎么转变的,为什么最近效率这么高:

image.png

我才停下来想了一下。

其实我几个月前也是自由职业,但当时慢悠悠的更新,也不着急。

而现在会有一种紧迫感在催着我。

因为之前我觉得我随时是可以找一份工作去上班的,更新小册也并不着急。

而现在我不这么觉得了,我应该是彻底告别职场了,写小册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事。

所以就会一直想着多写点、再多写点。

每天早上 8 点左右起来不吃饭就开始写,到晚上 11 点睡觉前还在想着明天可以多写点。

也是因为我在 7 月份的时候满 30 岁了,虽然和几个月前 29 岁的时候只差了一岁,但是说起来就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了。

很没安全感。

这就是我变得特别高效的底层原因吧。

其实我职业生涯真的挺失败的,最高光最开心的还是在高德架构组的那段日子。

当时在架构组,只需要写工具提供给业务线前端用,然后解决他们的问题,没有产品经理、没有上线,工作内容很多都是自己决定的,自由度很高,也可以发挥创造性。

写 node 工具本身也是比写页面更快乐的事情。

我开始写公众号,开始写小册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当时写了《Babel 插件通关秘籍》的小册,因为我在那的工作内容是基于 babel 实现内部编译器。

因此当时对编译技术特别痴迷。

但也因为这个,想着去华为编程语言实验室做鸿蒙的开发语言仓颉,应该能深入学习编译技术。

然后就傻傻的提离职了。

结果华为没去成,高德架构组的工作也丢了。

我在高德都已经转正了,并且拿了两次 3.5+,其实继续干下去,用不了几年大概率能升 p7。

但我当时就那么蠢,自己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

自那以后我的职业生涯就开始支离破碎,去了上海一家外企,但是赶上疫情,封城了几个月,加上我爸爸当时查出癌症晚期,于是封城一结束我就离职回家了。

之后我爸开始化疗之后好转了,我又去了北京一家公司开始上班。

没想到我爸后来阳了一直没好,这种情况是不能化疗的,于是急速恶化。

然后我又离职回家了。

之后我爸还是去世了。

我想着要不不去工作了,自己在家里写小册吧,于是就开始了一年多的自由职业生涯。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又多了一段狗血经历。

现在的我,大厂是肯定去不了的,gap 加上这种频繁离职,大厂 hr 都不过了。

小公司的话,一个是给不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小公司都不尊重技术,能干活就行,感觉很难干的开心。

其实我特别怀念在高德的日子,可以专心研究技术,很纯粹很开心。

那是我一切的起点,当时我在那边做编译器、调试工具、基于 vscode 的自研 IDE 等。

其实我之后写的《前端调试通关秘籍》也是我在高德的工作内容的延伸。

包括我现在写的《Node.js 工具链通关秘籍》还有之后要写的 vscode 的小册,都有高德的影子。

或许我内心还是希望能回去的,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我问过之前 mentor:

image.png

最近几年都回不去了。

而几年后,我都快 35 了,更不可能了。

怎么说呢,人得往前看。

往前看,别回头。

我特别喜欢范伟老师的这句台词:

image.png

人生是一趟回不了头的列车,难免会有一些遗憾,不要回头看,勇敢的前行吧。

最近两个月确实特别高效,按照现在的效率其实不比打工差,也比较自由。

或许都是围城吧,总觉得得不到的另一边会更好。

我们永远只能看到一条路的风景,另一条路怎么样是没法体会的,所以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继续勇敢的前行吧。

往前看,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