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目开发方法与生命周期-P1

713 阅读18分钟
  • 相关定义
  • 交付节奏:一次性(预测型)/多次(增量)/定期(迭代)/持续(敏捷)

项目生命周期(2种)

  • 项目生命周期包含开发生命周期

  • 开发方法(5种)

    1. 预测型
    2. 适应型(敏捷)
    3. 迭代型
    4. 增量型
    5. 混合式
  • 开发方法选择决定于:产品、服务或结果项目组织

  • 项目开发方法生命周期类型

image.png

  1. 预测型生命周期(过程组实践)(瀑布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完成进入下一环节)

    • 本质:以目标为导向,以计划为基础的,精细化管理;性价比最高,生产成本低、管理成本高
    • 方法: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不同项目生命周期可以一样)
    • 适用项目:行业熟悉,经验丰富,可以一次性交付的
    • 生命周期:可行性-设计-构建-测试-部署-收尾
  2. 适应型生命周期(敏捷管理实践)

    • 本质:先定大方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交付周期短,交付频率高;追求试错成本低
    • 方法:构想-推测-探索-适应-结束(不同项目生命周期不一样)
    • 适用项目:外部环境变化大,目标不明确,不可控因素比较高,试错成本低
    • 特点:快、不生成文档
  3. 迭代型生命周期

    • 关键词:定期
    • 特点:每次版本都是对之前发布功能的优化,每次发布都是可用的结果
  4. 增量型生命周期

    • 关键词:范围的累计增加量
    • 特点:每次迭代增加新的功能,最后一次性交付,每次盖一层楼,最终交付一栋大楼
  5. 混合

    • 特点:即需要敏捷,行业又要求预测型
  • 决定关系

image.png

  • 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过程联系

  • 项目管理包含项目管理过程

  • 项目管理大致分为预测型和适应型

    • 预测型包含5大过程组、10大知识域、49个管理过程(见十五矩阵表)

image.png

-   **饭(范围)时(进度)橙(成本)汁(质量),人(资源)够(沟通)风(风险)采(采购),整(整合)箱(相关人/干系人)**
-   饭时橙汁,人够风采,整箱
  • 开发方法的选择(三类变量因素):

  • 产品、服务或结果,项目,组织

  • 项目管理模式选择

image.png

预测型项目

  • 项目生命周期每一个阶段都是按照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进行操作的
  • 启动为头,收尾为终点
  • 监控过程贯穿全程
  • 规划-执行循环执行
  • 启动过程之前(项目起点) :甲方已经通过招投标找到了乙方并且签完了合同
  • 项目终点:甲乙双方已经开完了验收评审会,可交付成果移交给客户,经验教训总结更新到公司组织过程资产

1 启动过程组

1.1 制定项目章程

  1. 发起人签署发布章程,明确项目整体目标,并任命项目经理

  2. 更新章程也由发起人更新

  3. 项目初始化会议(项目启动阶段开的) :由发起人发布章程,宣布任命

  4. 发起人死了更新干系人登记册,项目经理死了更新项目章程

  5. 项目章程制作过程

  6. 输入:商业文件(商业论证、效益管理计划)、协议(合同)、事业环境因素(不可变)、组织过程资产

    1. 商业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例如设计院
    2. 效益管理计划:跟踪方法和手段,针对项目中进行跟踪记录
  7. 工具与技术:专家判断、数据收集、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会议

  8. 输出:项目章程、假设日志

    1. 假设日志:制约因素、假设(前提)条件
  9. 总体目标体现:三高,两总,一标准:目的为明确项目整体目标

  10. 高层级需求,高层级可交付成果、高层级风险

  11. 总体进度、总体成本

  12. 成功标准(宏观)

1.2 识别干系人

  • 定义:识别跟项目有关的人

  • 分析和记录他们的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性、影响力和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

  • 尽可能早的开始,尽可能多的发现关系人,尽可能全的识别干系人期望

  • *权利/利益方格(3星)

image.png

  • 输出:干系人登记册

  • 身份信息、评估信息、干系人分类

2 规划过程组

  • 项目经理参与项目最晚要在规划阶段开始之前到位

项目整合管理-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 明确基准(范围、进度、成本);明确项目管理的各种方法论(定目标、怎么做)
  • 三大基准(范围、进度、成本)--PMB(绩效测量基准)
  • 输入:项目章程、其他过程的输出、事业环境因素(不可变)、组织过程资产
  • 工具与技术:专家判断、数据收集、人际关系和团队技能、会议
  • 输出:项目管理计划

image.png

  • 计划组成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频率低,更新需要走变更流程,需要走CCB审核,流程复杂)

    • 10个子计划(十大知识领域)

    • 三大基准

    • 进度

    • 成本

    • 范围:范围说明书(用户测试)、工作分解结构WBS、WBS词典

    • 配置管理计划:解决三个问题

    • 配置项:不能被随意调整的东西,项目可交付成果

    1. 配置项识别:项目可交付成果交付清单
    2. 配置项状态确认:项目交付成果是否都做完了
    3. 配置项核实与审计:做对没有(项目组内部先测-监控过程组中控制质量、客户再测-监控过程组中确认范围)
  • 项目文件(更新频率高,更新需要走变更流程,审批所需权限低,流程简单)

    • 问题日志、风险登记册、相关方登记册

开工会(启动大会)KICK-OFF

  • 规划阶段结束后执行阶段开始前,即规划阶段结束后的最后一个步骤
  • 目的:传达项目目标、获得团队对项目的承诺、阐明每个干系人的角色和职业
  • 对于多阶段项目,通常在每个阶段开始时都要举行一次开工会议
  • 监控过程组
  • 5.5 确认范围:用户测试
  • 5.6 控制范围:防止范围蔓延

项目范围管理

  • 制约因素:外部因素

  • 范围管理总体流程

  • 5.1 规划范围管理

  • 5.2 收集需求:全量收集不筛选,(需求文件、RTM需求跟踪矩阵)

    • 工具(也适用于其他知识领取的管理)

    • 访谈:问答形式,一对一,可用于获取机密信息

    • 焦点小组:一对多,强调互动,受过训练的主持人(控场)

    • 头脑风暴:结合名义小组技术(公开投票)

    • 标杆对照:逐条对标

    • 文件分析:通过分析现有文件,法律法规、公司规定等

    • 观察与交谈:对方不愿意给需求的时候,旁站式(通过观察)、参与式(参与进来)

    • 问卷调查:多、快、省;受众多样化、地理位置分散

    • 亲和图:分类用关键词总结归纳

    • 思维导图:激发新的创意

    • 原型法:直观形象、反馈迭代、降低风险

    • 专家判断

    • 形成决策工具

    • 德尔菲技术(专家会议预测法,主观预测方法)

      • 特点:专家不见面不讨论、匿名问卷、答复只能交给主持人
      • 关键词:匿名多轮、趋向一致、客观、有结论、帮助专家达成一致意见
    • 引导(让领导来引导)

      • 作用:解决干系人差异、跨职能部门差异
      • 实例:JAD(联合应用开发)、QFD(质量功能展开)、User Story(用户故事)
    • 产生的文件(用于确认客户的需求)

    1. 需求文件,由客户确认

    2. 基于需求文件产生需求跟踪矩阵(RTM): 把WBS可交付成果跟需求对应起来(不断更迭)

      1. 注意:此时WBS还是空的,需要等把需求转化成范围进行分解后才关联上
      2. 作用:可用于确保所有得到批准的需求在项目收尾时都能被交付
  • 5.3 定义范围:制定项目范围, 将需求转化成具体的范围(范围说明书)

    • 项目范围=产品范围+管理工作

    • 产品分析:把需求翻译成产品范围的工具

    • 产品分解:树状结构分解产品部件,主要解决做什么

    • 系统分析: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 需求分析: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需求,包括要得到什么结果

    • 系统工程:全面衡量得到最优解的方法,并使各组成部分能够最大限度的相互协调

    • 价值工程: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分析,提高价值

    • 价值分析:在产品量产后,通过持续分析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法。Value=function/cost

    • 备选方案分析:目标是提高经营效益

    • 产生文件:项目范围说明书

    • 包含:产品范围描述、验收标准、可交付成果、项目的除外责任、制约因素、假设条件

      • 注意:这里的可交付成果更多的指的是管理类的交付成果:管理计划、管理文档
    • 与项目章程的区别

      • 项目章程(宏观):项目目的、预先批准的财务资源、可测量的项目目标和相关的成功标准、高层及需求、主要相关方名单、主要可交付成果、退出标准、风险、委派项目经理及职责、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
      • 项目范围说明书(微观):项目范围描述(明细渐进)、项目可交付成果、验收标准、项目的除外责任
    • 项目管理三大件

image.png

  • 5.4 创建WBS: 工作分解结构,将范围说明书分解到适合管控的颗粒度(WBS、WBS词典)

    • WBS:自上而下逐层分解范围说明书,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

    • WBS(工作分解结构)=PBS(产品分解结构)+项目管理

      • BS(工作分解结构):WBS、PBS、RBS(资源)、OBS(组织)、RBS(风险)
      • 原则:100%原则(不能漏)、MECE(相互排斥、完全穷尽)
      • 考点:第一层(范围说明书)不能按照阶段分,第二层往下可以
    • 工作包:把范围说明书分解到最小的粒度,本质就是可交付成果,目的:范围明确

      • 活动:工作包往下分解,生产工作包的步骤,目的:进度明确
      • 资源:人力资源、实物资源,目的:成本明确
    • 规划包:有待规划的工作包,近期不分解

    • WBS词典:详细描述可交付成果、活动和进度信息的文件

    • 工作包配套的说明卡片

  • 需求和范围区别:范围是项目可交付成果

  • 范围基准=范围说明书(甲方彻底讲清楚)+WBS+WBS词典(项目内部彻底讲清楚)

项目进度管理

  • 定义:利用方法论分解工作包至活动,并进行先后排序和时间估算,最终汇总成进度计划

  • 6.1 规划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方法论

  • 6.2 定义活动:工作包分解至活动(写在活动清单、活动属性文件中)

  • 活动清单:定义活动

  • 活动属性:紧前活动(前一个活动)、逻辑关系、紧后活动、提前或滞后量

    • 紧前关系逻辑:FS(完成->开始,默认,紧后活动的开始依赖于紧前活动的完成)、FF(紧后活动的完成依赖于紧前活动的完成)、SS、SF

    • 依赖关系(2类4种互相组合)

    1. 强制性依赖关系(硬逻辑)、选择性依赖关系(软逻辑)

    2. 外部依赖关系、内部依赖关系

    • 考点

    1. 改善进度只有两种方法:赶工(资源换时间)、快速跟进(并行,存在返工的风险)
    2. 前量、滞后量:修改提前量、滞后量不能用于改善进度
  • 里程碑清单:把时间节点列出来

  • 6.3 排列活动排序

  • 定义:排列活动间先后顺序,逻辑关系

  • 排序工具

    1. 前导图PDM:紧前关系绘图法,节点图,节点代表活动
    2. 剑线图法ADM:实线代表活动,活动写在箭头上,虚线代表逻辑关系,节点代表里程碑;目的:排进度计划
  • 6.4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工具和技术:专家判断、类比估算、参数估算、三点估算、自上而下估算、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储备分析)、决策、会议

  • 估算方法

    1. 类比估算:基于历史数据只有汇总、没有细节、速度快成本低、不准

    2. 参数估算:历史数据+数学模型、可考虑细节差异、需一定估算成本、相对准

    3. 自上而下估算:通过从下到上逐层汇总WBS,对单个工作包或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估算、最准确

    • 可用于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成本、估算活动资源三个过程

    • 前提:详细的WBS、活动列表、项目资源的综合目录

    1. 三点估算法(PERT):基于专家主观判断

    2. 定义:计算期望时间(tto-最乐观的时间,ttp-最差的情况,ttm-最可能的时间)

    3. 期望时间计算:

      1. 基于贝塔分布(期望时间):tte=(tto+4ttm+ttp)/6
      2. 基于三角分布:tte=(tto+ttm+ttp)/3
    4. 计算标准差:(西格玛)Sigma:Σ = (ttp-tto)/6

    5. 计算方差:Σ²=[(ttp-tto)/6]²

    6. 画正态分布图:6西格玛[-3Σ,te] & [te,3Σ]

      1. 概率计算

      2. [-1Σ,1Σ] 68.26%

      3. [-2Σ,2Σ] 95.46%

      4. [-3Σ,3Σ] 99.73%

image.png

  • 6.5 制定进度计划:逻辑关系+持续时长

  • 资源优化技术

  1. 资源平衡:牺牲进度,以让资源使用情况更合理的情况
  2. 资源平滑:只优化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有时候可能无法优化所有的资源使用情况,但可确保整体进度不延误(不影响进度)
  • 区别

    1. 平滑-滑头,不影响关键路径
    2. 平衡:工期延长
  • 进度压缩技术

  1. 赶工(资源换时间)

    • 特点:增加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增加来压缩进度
    • 适用场景:通过增加资源就能缩短时间,且位于关键路径上最便宜的活动
  2. 快速跟进(风险换时间)

    • 特点:顺序执行的活动并行执行,不直接增加成本,但是可能会造成返工和风险增加
  • 进度计划呈现方式
  1. 里程碑图:公布信息,沟通时间短,颗粒度粗
  2. 横道图:向管理层汇报最适合使用横道图,颗粒度适中
  3. 进度计划网络图:给项目团队成员布置任务时使用,颗粒度细
  • 项目日历
  • 进入了项目的正常工作时间(不能随意修改)
  • 资源日历
  • 资源使用情况(不能随意修改)

项目成本管理

  • 定义:怎么花(成本管理计划)

  • 规划成本管理:花在哪(从活动分解到资源)

  • 工具:与估算进度差不多

  • 储备分析

image.png

  • 确认预算:花多少(项目预算=成本基准+管理储备)

  • 控制成本:挣值分析

  • 项目预算组成

  • 项目预算=成本基准(批给项目经理的)+管理储备(公司预留的)

image.png

项目质量管理

  • 8.1 规划质量管理(规划阶段)
  • 明确项目质量标准(定标准)
  • 明确质量管理方法论(定方法论)
  • 8.2 管理质量(执行阶段)
  • 定义:对象是过程而非具体的可交付成果
  • 作用:为了过程改进,提升干系人信心,通常由“第三方”来牵头实施
  • 解决:大批量质量缺陷
  • 8.3 控制质量(监控阶段)
  • 定义:项目组的内部测试
  • 作用:针对的是具体可交付成果的缺陷,一般由项目组内部自行实施完成
  • 解决:针对的是个别少量的问题
  • 关键词:测试、控制图
  • 等级和质量区别
  • 等级高低:功能多少来判断
  • 质量高低:缺陷多少来判断
  • 精度和准度区别
  • 精确:重复测量的结果非常聚合,离散度很小
  • 准确:测量值非常接近实际值
  • 质量成本

image.png

  • 排查质量问题工具
  1. 流程图:可用于确认哪个流程环节有问题

  2. 帕累托图: 用来分析造成大量缺陷或问题的重要原因

    • 关键词:缺陷大量缺陷、少数原因、重要原因
  3. 鱼骨图(石川图)才是查找根本原因的工具

image.png

项目资源管理

  • 规划过程组

  • 9.1 规划资源管理:明确资源需求,形成资源管理的方法论

    • 资源管理计划类型(要人用)

    1. 层级型:体现组织架构、明确汇报关系,最高层是PM

    2. 矩阵型:责任分配矩阵解决工作包/活动和项目成员的对应关系

      1. RAM:行-活动,列-人,格子打钩
      2. 升级版RACI:明确活动中的角色,行-活动,列-人,格子填(R-执行,A-负责(只能有一个人),C-咨询,I-知情)
    3. 文本型:详细描述团队成员的角色、权利、职责、能力

    • 生成:团队章程:团队内部行为规范(预测、敏捷都有)
    • 考点:经常违背XXX
  • 9.2 估算活动资源:根据公司资源可用情况估算项目可用资源

    • 输出:资源分解结构RBS
  • 执行过程组

  • 9.3 获取资源:组建团队

  • 9.4 建设团队(团建)

    • 对象:团队而非个人
    • 作用:锦上添花
    • 目的:气氛变更好、能力变更强
  • 9.5 管理团队

    • 对象:个人而非团队
    • 作用:解决问题
    • 关键词:能力不足、冲突离职
  • 监控过程组

  • 9.6 控制资源:只控实物资源,不控制人力资源

项目沟通管理

  • 与干系人管理的区别:对象是信息考的是沟通,对象是干系人的期望考的是干系人

  • 考点:跟5W1H有关的,直接选审查沟通管理计划

  • 规划过程组

  • 10.1 规划沟通管理:输出沟通管理计划

    • 沟通渠道计算:N(N-1)/2,项目经理不需要额外算人*

    • 沟通类型:面对面会议、虚拟会议、电子邮件(非正式沟通)

    • 沟通方法

image.png - 会议管理(Agentda-会议议程)

-   会前准备、会中控制、会后总结

-   产生:沟通管理计划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采购管理

  • 规划过程组

  • 12.1 规划采购管理

    • 买不买、怎么买、可以向哪些人买(供应商的选择标准)

    • 自制或外购分析:决定是自制还是外购

    • 分析技术:回收期、投资回报率(ROI)、内部报酬率(IRR)、现金流贴现、净现值(NPV)、收益成本(BCA)

    • 甲方编制

    1. 采购文件:信息邀请书、建议邀请书、报价邀请书

    2. 采购SOW(工作说明书):采购细节

    3. 供方选择标准:打分表

    • 甲方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招标动作

    1. 招标公司,在公共网站上统一发布招标信息

    2. 潜在卖方到招标公司购买标书

    3. 潜在卖方编制应标文件,在规定时间内将应标文件回复招标公司

    4. 招标公司组织专家进行评标

    5. 招标公司发布中标公示

    6. 招标公司向总和得分最高的潜在卖方发布中标通知书

    7. 找甲方签合同

    • 独立估算:找第三方进行报价的评估
  • 执行过程组

  • 12.2 实施采购:通过招投标找到供应商并且订合同

  • 监控过程组

  • 12.3 控制采购:确认供应商的表现是否达标

干系人管理

  • 启动过程组

  • 13.1 识别相关方

  • 规划过程组

  • 13.2 规划相关方参与

  • 干系人参与程度评估矩阵

    • 行-不知晓、地址、中立、支持、领导

    • 列:C-当前参与程度,D-所需(期望)参与程度,N(执行和监控阶段使用)-当前新状态

image.png

  • 生成文档:干系人参与计划

  • 执行过程组

  • 13.3 管理相关方参与

    • 初始化会议(Initialize Meeting) ,执行阶段第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