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开发中,当从Activity A跳转到Activity B时,并且两个Activity都在同一个任务(Task)中。以下是这两个Activity的生命周期变化:
Activity A 的生命周期变化:
-
onPause():Activity A不再处于前台,用户不再与其交互,Activity A仍然可见,但已经开始进入“暂停”状态。 如果Activity A回到前台(例如,用户通过多任务视图选择Activity A), 则系统将调用
onResume()
方法,而不会调用onStart()
。 -
onStop():Activity A不再可见,可能完全被另一个Activity覆盖。 当Activity A重新可见时,系统会调用
onRestart()
方法,接着是onStart()
和onResume()
方法。
注意,如果Activity A在onPause()
之后立即被销毁(比如因为配置变更或内存不足),则可能不会调用onStop()
。但是,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假设只是简单的Activity跳转,不涉及这些情况。
Activity B 的生命周期变化:
-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当Activity B第一次被创建时调用,需要初始化Activity比如加载布局。
-
onStart():Activity B对用户可见了。如果Activity A是之前可见的Activity,则此时Activity A会调用
onStop()
方法。 -
onResume():Activity B处于前台,可以开始与用户进行交互。此时,Activity B是处于“运行”状态。
如果Activity B是从后台(例如,用户按了Home键或启动了另一个应用)返回到前台,则它会依次调用onRestart()
(如果Activity B之前被停止过)、onStart()
和onResume()
方法。
总结起来,从Activity A跳转到Activity B,Activity A会经历onPause()
和onStop()
生命周期回调,
而Activity B则会经历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onStart()
和onResume()
生命周期回调。
这些回调为开发者提供了在不同状态下进行资源管理和UI更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