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想写一下关于《逆商》这本书的读后感。我的一个朋友听这本精读不下40遍,看得出来,这本书带给她了非常大的能量!所以我对这书的兴趣也渐渐浓厚起来。 虽是听了樊登老师的精讲,而非自己读的全书,但仍感觉受益匪浅,特此写一些小的总结,希望能帮助自己和有需要的人;
知道逆商对你的帮助
逆商的提升对一个人的处事方式有很大的改变。有些人仅仅知道了逆商的这个概念,就会一瞬间改变他的生活。 一个老板描述在他们公司他看到的一些事儿,公司有一位女秘书,老板对其的刻板印象是:这位秘书性格很好,只是大多时候碰到困难时,总会第一时间去寻找发生问题的借口,这一点上,老板对其还是有些想法。 但经过一次事件后,这事有所改变,这位女秘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参加了关于逆商的培训课程。这次课程之后的一件小事儿中,她有了巨大的改变。 在一次重要的会议前,女秘书碰上了一个困难:临近会议开始还有15分钟的时候,发现连接大屏的数据线坏了。老板原以为这位女秘书会各种找理由,找借口,推脱这个问题。结果没有,这个女秘书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一改以前的做事方法,想了好几种策略去解决这个困难。最终还是把数据线给弄到了。
可见逆商的提升对一个人的处事能力来说,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认知逆商
我觉得这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C —— control 掌控力 对任何事情会有掌控感,首先就要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即使身处最糟糕的境地,你也总是有一点点可掌控的部分。你始终能掌控自己应如何应对,希望和行动正是由此产生的。
我的理解:
这是否就是人们所说的年轻人锐气十足的锐气?很多年轻人浑身是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上去一顿猛干。其在“坚信自己能成”这点上显示了十足的锐气; 碰到困境时,因自身经历、经验、对于自我认知所表现出的心态; 有积极心态的人与糟糕心态的人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当然是积极心态的人处理的更轻松,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
O —— ownerShip 担当力
担当力维度的分数越高,你就越会对结果担责。它有助于我们从建设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来重新定义责任。与逆商较低的人相比,高逆商的人更愿意承担困境所产生的后果。这种担当力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我的理解: 这部分对我来说最核心的一块,我经常会逃避问题,拖延解决问题。但大部分时间,如果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我自己能解决的时候,我就会硬着头皮上了,最终发现困难其实也就是麻烦点,多花点时间。
R —— reach影响度
影响度维度探究的问题是:这个逆境会对我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多大影响?逆商较低的人会无限制放大一件很小的挫败事件,把它扩散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相反,影响度维度的分数越高,就越有可能把问题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当前事件上,不让它给生活徒增压力。
我的理解: 可能和没心没肺的人钝感力类似吧,有些影响,类似痛苦,难受,心情糟糕的感觉,他们不会因为一些困难,而影响到自己生活的其他部分,或较小的影响到。 休息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一般睡一觉醒来,大部分的负能量都消失一空,外加如果能看到喜欢的事物(比如大太阳),那坏心情基本都一抛脑后了。
E —— endurance 持续性
这个维度主要探究两个相关问题: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 许多逆商较低的人会无限拉长逆境的影响时间,认为该事件将是他毕生的耻辱或者阴影,且更倾向于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永恒的、不可抗拒的因素,从而拒绝改变。
我的理解: 你是否曾经有听过,我这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了?哈哈哈,其实我觉得挺可笑的,人生在世,有什么事儿是过不去的?为难自己就好像终生因什么事儿囚禁自己一样。直面苦难不就是最好的解药吗?
总结:
首先很多情况下,你要意识到你碰到了困难。这是对困境的觉知能力,而当认知到困境时,人一般会产生两种心态,一种消极,一种积极。你可以看看担当力的部分,我是由此获得相对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这个问题。当有了心态后,就是动脑子想解决的方案了;
如何增强自己的逆商 —— LEAD工具
L——Listen,倾听逆境
我们首先要掌握的第一个技巧就是迅速觉察逆境降临的能力。先发现逆境,才能应对逆境。 如果迎面冲过来一个疯子,朝你大喊大叫,辱骂你是个废物,或声称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你一定不加理睬。但当这个大喊大叫的人变成我们自己,不断地在脑海里给自己灌输这些观念时,我们就被自我催眠了。 因此,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让大脑去注意像逆境这样非常重要的事情。这种让大脑保持警惕的能力,会让我们迅速培养出攀登者的意识。每当发现逆境时,我们可以用唐老鸭,或其他极度夸张搞笑的声音提醒自己:逆境!从而让自己迅速产生觉知,训练出对逆境的嗅觉。
我的理解: 看似每个人都会嗤鼻一笑,但好像曾几何时,自己还是有深陷类似囚笼的时候。所以意识的禁锢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往往是你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个困难。
E—— Explore,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
即使逆境并非因你而起,但你巡视一圈,发现问题只有自己可以解决时,我们就需要责无旁贷地解决问题了。简而言之,就是要担责解决问题或采取行动。 过分自责和推卸责任都无法增强我们的掌控感。然而,当我们接受适当的责备,决定从自己的行为中吸取教训,并对结果的一部分承担起责任的时候,就能够重拾掌控感,并促使自己行动起来。
我的理解: 男人的担当?这方面我被培养的挺少的。育儿的时候应该要多注意。
A—— Analyze,分析证据
分析证据是一个简单的质疑过程,让你得以审视、质疑并最终摆脱自己逆境反应中的消极部分。我们可以从三个问题入手分析逆境: 有什么证据表明我无法掌控? 有什么证据表明逆境一定会影响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么证据表明逆境必然会持续过长时间? 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我的理解: 看到这个质疑的过程就想起很多科学家成功的秘诀,对凡事抱有简单的质疑,是一种开拓思维的能力! 我面临过的大部分困难基本都是未经过思考而自我否定的结果,在此其实有些心得可以提供:
- 换个角度想问题(培养自己换角度的能力、找你认为厉害的人一起看看这个问题)
- 对证据的质疑,往往有些事儿想着确实不太可能,实际上可能你出手做了,才发现别人已有解决之道了
D—— Do,做点事情
来到执行这一步时,仅仅列出行动清单是危险的,这会让你觉得放松,就不去改善不利局势了。通过漏斗法,你就会从列清单转向采取某个行动。 你首先要选出一个需要率先实施的行动,然后确定在哪一天的什么时候做这件事情。最后的这些步骤会让你的各种想法经过漏斗汇集成一个明确的、有计划的前进行为。
我的理解: 真的很好用,在另一本书《考试脑科学》里,我对此的感触颇深,当对一件事儿没兴致的时候,如果你想提起兴致的最好方式,就是捡这个事儿中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
总结:
我觉得这个工具,可以帮自己摆正心态,并且开始着手处理,有一个好的开始,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关于鸡汤
另外:是否鸡汤的区别,我自己认为一本好的工具书,最重要能学习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有方法,按其方法步骤照着做后能解决问题,他应该不算鸡汤吧。 相反,如果只是讲道理,可能大概率就是个鸡汤吧。
不过是否是鸡汤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对你产生的正面的影响,那就不辜负这一次观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