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一个领导有两个下属,一个是身材曼妙的妙龄女郎,一个是业务能力强但是呆头呆脑的书呆子。假设这个团队的业绩目标是一个季度8个亿,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才实现了1个亿。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领导,你会重用哪个下属?
但是这个问题如果把前提假设反过来,一个季度业绩目标1个亿,团队已经实现了8个亿。如果你是领导你会重用哪个下属?
我相信在现实世界中,肯定有很多领导就会重用妙龄女郎了。原因显而易见,这个时候业务骨干的工作能力,在边际上价值没有那么大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压力会使人克制自己的偏见。而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没有压力,会让人放任自己的偏见。
来说说“公平”
人们平常所理解的那种公平,是一个很昂贵的东西。
你去超市买过饮料吗?你踢完球一身大汗接近脱水,站在货架前会纠结到底该买脉动还是尖叫吗?
我猜你没有。我猜你只是随手拿起离自己最近的一瓶。
你想过这对脉动或尖叫公平吗?也许脉动比尖叫能补充更多电解质呢?或许尖叫比脉动更便宜呢?
你买过汽车吗?你每次买车的平均周期是多少?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每次买车至少得用3个月的时间。从买车软件上在自己心理价位范围里筛出几辆车,逐一对比规格和参数。
还要每一种车都预约一下试驾,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坐一坐,看看大家感受如何。
每一种车都要关注论坛里的反馈,每一个吐槽的帖子都让我心惊肉跳。每多一个吐槽的帖子,我的纠结和犹豫就要增长一倍。
经过3个月的反复挣扎以后,我终于花了几十万块钱,换回一辆车。大概率这辆车是市场上最适合我的。
因为对我来说几十万真的不是小钱,值得我花费几个月的心思去仔细对比。“几十万”这个压力,让我变得冷静克制。几块钱的饮料,我才不会花费心思呢。
我们人类这个大脑完全是进化残留的产物,算力非常捉襟见肘。
一场面试的候选人到底该不该通过,一个员工该不该被提名晋升。这种问题太复杂,要占用太多的算力。如果决策的结果不会带来什么压力,人们才懒得动用足够的精力去思考。
所以你的领导有没有可能在给你打绩效或者提晋升的时候有偏颇?有没有可能拿着给你打绩效的权利满足自己的私欲?
完全取决于你团队的压力。
如果你的领导给你打的绩效有偏颇,你就会走,那这个团队的核心人才就会流失,他自己的业务目标也无法完成。
他害怕自己的业务目标无法完成,于是就害怕核心人才流失,于是给你打绩效的时候就谨小慎微的。他是被压力逼着变严谨的。
假设一个团队的业绩目标压力不大,你领导没有给明明很优秀的你提名晋升,而是提名给了另外一个不如你的人。你能怎么做?找你的上上级领导申诉?
你的 +2 收到这个投诉,第一时间看的就是这个投诉是从哪个业务方向来的,他发现这是一个不太重要的业务方向来的问题,他立马松了一口气。就算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也不是要命的管理问题。
有人投诉了,那他出于责任也会去调查一下。他就会问你的领导说“为什么这次提名了xx没有提名xx”。
你的领导随便编个理由就能搪塞过去,他可以说“ xx 的优势在于A,而 xx 的优势在于B,我们这个业务比较偏重B这个优势,所以提名了xx”。
你所在的业务不是重点业务,所以你的+2对于这块业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概念,他只能相信他的下属也就是你的领导的意见。他撑死了只能去核实一下你和你的对手是不是真的具有你领导说的那些优势。
就好像你第一次装修房子去衣柜,售货员问你想买一个什么风格的,是简约的还是地中海的?你连“地中海”三个字是啥意思都不知道,只能把决策权交还给售货员。
你敢拍着胸脯说你在每一项考察点上都比你的对手强吗?
能给自己带来收益的东西,每个人都理性得不要不要的;带不来收益的东西,人们都任性得不要不要的。
再来说说贪污腐败
我这里所说的贪污腐败,是一类利益夹角的泛称。凡是将公司赋予员工的权利,员工拿来为非公司目标的收益牟利的,都叫贪污腐败。
从公司的零食盒里拿走16公斤零食的是贪污腐败;团队几个人拿假发票报销团建经费的叫贪污腐败;招聘的时候找自己亲戚的更是贪污腐败;做采购的员工吃回扣的是不折不扣的贪污腐败。
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通常会认为公司的管理者是绝对的强势方,而被管理者是绝对的弱势方。但是其实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讲,管理者往往是弱势方,很多在一线发生的时候,管理者是没有机会知道的。
你们开过周会吧?周会的周报是一线员工写的,还是领导写的?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发生了一件事儿,你觉得很重要需要跟领导说一下,但是周报格式没有适合写的地方,你就决定不写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这个情况。因为你没写,所以这个事情你的领导永远无从知道。
而如果你事无巨细地写流水账,领导的注意力就被浪费了,他又嫌烦。
所以像我这样工作十几年的人来说,想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哄骗领导简直太容易了;反过来说,我作为管理者,也生活在担忧重要的信息无法及时得知的焦虑当中。
一个团队发展快的时候,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有希望的,无论是加薪还是晋升,总的来说生活有一个奔头。为了这个奔头,哪怕工作辛苦一些,受一些委屈我也能忍。谁让我想赚更多的钱呢。
可是如果团队发展变慢了,肉眼可见人们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时候连想吃苦都没有地方去吃苦,那人们就会活在一种绝望和沮丧的心情中。
那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想不想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所以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拿着公司和团队赋予自己的权利,来为自己谋求私利。再加上我上文所说的,团队发展变慢,高层对这个部门没啥期待,也就不会投入特别多的关注。给很多暗箱操作留下了生存空间。
上层让我做一个项目让我一个月完成,我说人手不够,非得两个月才能完成。上层反正也没啥期待,俩月就俩月吧。
我这个人爱踢球,拉着我们团队爱踢球的人一起去报名了个比赛,结果场场输。我需要招一个实习生,招一个比较会踢球但是不太会写代码的人进来,又能怎么样呢?他写的代码好不好快不快,谁会在乎呢?
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甚至一个行业,目标远大发展迅速压力巨大的,往往是比较公平的;而目标很小发展缓慢没啥压力的,几乎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宁愿来大城市 5000 块租一张床,也不愿意回小城市买一套房。
脉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的人骂资本家定的目标太大太卷,有的人骂自己没有上升空间。
因为双方骂的都是资本家,所以在脉脉里两方神奇地达成了共识。但是他们两方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彼此的诉求是冲突的。想要上升空间,就一定要有竞争压力;没有竞争压力,就很难有上升空间。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混,不要假设别人会公平地对待你,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假设,遇到现实与想象的冲突,痛苦的只会是自己。
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世界自然就会对你公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