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你想搜的≠你想要的

38 阅读3分钟

搜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你实际想要解决的问题,和你真的去搜索引擎里面搜或者问别人的问题有很大的区别。不信你看下面几个例子。

案例解析

大学时候,室友问我有没有百度文库的积分,那时候积分确实不太容易获得,细问之下才知道,他是想下载一本书。

不过我一看这书的内容,不像是什么孤本,想着其他地方应该会有,毕竟这种事情太常见了,经常有人把这里的文档上传到别的地方挣积分。于是我就按照名字搜了下,结果很快就找到了室友想要的文档。

还有一次计算机考试的时候,旁边一个同学问我为什么电脑无法登陆QQ了,我还纳纳闷,用QQ做什么呢?

原来是老师把网给断了,但是交作业的话,需要在Word文档里面截图展示一些内容,同学是想用 QQ 的截图功能。不过这个实际上就是不用联网也行,因为电脑键盘自带截图功能 print screen,不过一般大家有第三方工具的话,可能很少用它,也就想不起来还有这个。

总结下这两个案例:

【口头需求】:有没有积分 / 没法登录QQ

【实际需求】:下载一本网上已有的书 / 截图

这两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实际的需求和提出的问题差距较大。

著名的 X Y 问题

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情况有一个专有名词 —— X Y 问题。可以说,这种问题非常普遍,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的变种。

亨利福特也曾说过:“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如下图,可以看到,在著名的 stackoverflow 上,这个问题的浏览量已经达到了 773K ,被翻译成各种语言。

甚至,还有人专门建立了一个网站。

xyproblem.info/

XY 问题是询问您尝试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您的实际问题。这导致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无论是寻求帮助的人,还是提供帮助的人。

  • 用户想做 X。
  • 用户不知道如何做 X,但认为如果他们能设法做 Y,他们就可以摸索出解决方案。
  • 用户也不知道如何执行 Y。
  • 用户请求 Y 的帮助。
  • 其他人试图帮助用户解决 Y,但感到困惑,因为 Y 似乎是一个想要解决的奇怪问题。
  • 经过大量的互动和浪费的时间,终于变得很清楚,用户真的需要 X 的帮助,而 Y 甚至不是 X 的合适解决方案。 当人们被困在他们认为是解决方案上,无法退后一步并全面解释问题时,问题就出现了。

思路扩展

微信读书的妙用

前一段群里有人问一个问题,如何翻译一篇英文的 pdf 文档,大概三五页左右。当时我想的是,如果是扫描版的直接用微信 ocr 文字识别,然后再到在线翻译网站里面翻译即可。

前几天在用微信读书导入一本英文书籍的时候,突然发现,或许可以换个角度, ps:这个功能需要微信读书会员。不过如果这个需求量比较大的话,实际上也还划得来。

扩展链接

X-Y Problem coolshell.cn/article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