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21 阅读3分钟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列表,比较相邻的元素并按需要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整个列表按照升序(或降序)排列。

工作原理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图示

冒泡排序

示例

假设有一个待排序的列表:[5, 1, 4, 2, 8]

第一次遍历

  • 比较 5 和 1,交换它们:[1, 5, 4, 2, 8]
  • 比较 5 和 4,交换它们:[1, 4, 5, 2, 8]
  • 比较 5 和 2,交换它们:[1, 4, 2, 5, 8]
  • 比较 5 和 8,不交换:[1, 4, 2, 5, 8]

第二次遍历

  • 比较 1 和 4,不交换:[1, 4, 2, 5, 8]
  • 比较 4 和 2,交换它们:[1, 2, 4, 5, 8]
  • 比较 4 和 5,不交换:[1, 2, 4, 5, 8]

第三次遍历

  • 比较 1 和 2,不交换:[1, 2, 4, 5, 8]
  • 比较 2 和 4,不交换:[1, 2, 4, 5, 8]

第四次遍历

  • 比较 1 和 2,不交换:[1, 2, 4, 5, 8]

最终列表排序完成:[1, 2, 4, 5, 8]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为 O(n2)O(n^2)、自适应排序:各轮“冒泡”遍历的数组长度依次为 n1n - 1n2n - 2\dots2211 ,总和为 (n1)n/2(n - 1) n / 2 。在引入 flag 优化后,最佳时间复杂度可达到 O(n)O(n)

  • 空间复杂度为 O(1)O(1)、原地排序:指针 iijj 使用常数大小的额外空间。

  • 稳定排序:由于在“冒泡”中遇到相等元素不交换。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O(n2)O(n^2)
  • 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O(n2)O(n^2)
  • 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O(n)O(n)

空间复杂度

  • 空间复杂度O(1)O(1)

助记

  • i∈[0,N-1) //循环N-1遍
  • j∈[0,N-1-i) //每遍循环要处理的无序部分
  • swap(j,j+1) //两两排序(升序/降序)

冒泡排序助记码

代码实现

以下是冒泡排序的Java实现代码: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int n = arr.length;
        boolean swapped;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swapped = false;
            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 交换 arr[j] 和 arr[j + 1]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swapped = true;
                }
            }
            // 如果在一趟中没有发生任何交换,提前结束排序
            if (!swapped) {
                break;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5, 1, 4, 2, 8};
        bubbleSort(arr);
        for (int i : arr) {
            System.out.print(i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