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方向在哪
在近期的一些前端群以及沸点中,常常能看到不少小伙伴在抱怨,说前端这条路实在太难了,技术又多又杂,搞的自己都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了。明明有一股子拼搏的劲头,却无奈不知道从哪开始拼。的确,当下的大环境中,机会越来越少,且不止前端领域如此。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除了无奈地挣扎抱怨,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呢?我仔细思考了一番,或许我们有两条路径可行:先横向拓展,再进行垂直深造。也就是说,不要把目光只放在一个领域,需要通过学习一些此前没有接触过的新技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先把工作的事解决之后,再选一条自己感兴趣或者有信心的垂直领域深入钻研,将自己培育成为专家。
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
其实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是很犹豫的,毕竟这类开放式的话题很容易受到不同观点人的抨击,而且在这种环境不好且大家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却要提出通过学习让自身增值,成为专家,仿佛是在给大家打鸡血一样。但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思考,问问自己:除了抱怨,究竟还能做些什么?你可以埋怨社会不公,也可以抱怨环境太差,更可以讨厌企业那恶心人的降本增效,那么,在抱怨结束之后呢?
为什么要横向拓展
三年前有位同事问我:“你认为会得多重要,还是会得精重要?”当时听到这个问题,第一想法就是这个问题是悖论,这两点但凡能做到其一,就很厉害,根本不用犹豫,随便选一个都是对的。但同样的问题放到现在来问我,我的答案变了,能够笃定地回答:会的精重要!
既然是会的精重要,那为什么又要横向拓展呢?要知道,当前互联网行业变化是很快的,新技术新领域层出不穷,企业为了让自己公司产品能够顺应时代,必然对这些新的技术和领域极为关注。站在企业的视角,一名出色的员工并非仅仅是某项技能极为精通,而是当公司转换赛道时,这名员工能够及时跟上步伐。毕竟企业之间的内卷程度也相当严重,在做产品方面,首先比拼的就是效率,谁能率先抢占市场,谁就能牢牢掌控市场的主动权。
如果上面说的太晦涩,那我换个说法:一个产品再怎么出色,也必须先成功销售出去,才可以发挥自身价值,而人们买东西往往都看中性价比。同理,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产品,想方设法提升自身的性价比,并且在面试的时候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垂直领域
相信不少人都曾畅想过自己在某个领域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成为众人称道的大佬。但又苦于领域太多,压根不知该作何选择,选A吧,又觉得B有发展前景,选B吧,又担心C更容易实现一些,选来选去,最终也没个结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众多领域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我认为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在工作中,哪个领域的运用最为频繁,就选择哪个领域,不要有过多的杂念,别理会网上那些诸如“这个领域是未来的答案啦”“那个领域才是必须精通的”之类的言论。不基于实际场景给出的建议,统统都是无稽之谈。
只有结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更有效的产出有价值的技术成果。比如你工作中用的是vue,而你非得想精通react,怎么办呢?只能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学习,但工作本身已经够让人疲惫不堪了,你还要逼着自己在工作之余深挖并不熟悉的领域,我只想说:放过自己吧,对自己好一点。作为打工人,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了工作上,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那岂不是两全其美?一来能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于企业级的项目当中,让项目变得更可靠,并且有平台作为支撑和专业的测试配合验证,这难道不比一个人在家里埋头苦学要强得多吗?,二来也能够真正实现与企业共同成长,只有企业的产品质量可靠,销售才能大胆的推销,用户也才能用的安心。
写在最后
总之,在这个低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更清醒的头脑,环境不会因抱怨产生改变,企业不会因为员工发生改革,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选择一条路,并且相信的走下去。“想”都是困难,“做”才有答案,祝大家能在各个领域中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