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计算机网络-私有地址&&NAT技术

13 阅读2分钟

1 私有地址

1.1 私有地址段是什么?

RFC1918规定了三个私有地址段有A,B,C三个地址段:

10.0.0.0/8   :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2   :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6   :   192.168.0.0-192.168.255.255

个人理解:这些IP地址不会出现在公网当中,否则当路由器遇到要发送到的IP地址与局域网中的IP相同,它该发往局域网内部还是外部的公网呢?

image.png

1.2 子网掩码的作用

1.2.1 作用:用来标识"网络位"和"主机位",换一种说法是用来划分网段。

比如把C类地址的192.168.0.0到192.168.255.255,在自己的局域网中又划分为好几个子局域网IP地址段。

案例一:整个192.168.0.0-192.168.255.255只划分为一个私有网段

  1. 只有一个网段:192.168.0.0/16

    • 子网掩码:255.255.0.0
    • 网络地址:192.168.0.0
    • 可用IP范围:192.168.0.1 - 192.168.255.255
    • 广播地址:192.168.0.0

当然这样划分的话,电脑或服务器的主机的IP可以是192.168.0.2~192.168.255.255(广播地址斩一个,网关占一个)

案例二:整个192.168.0.0-192.168.255.255划分为2个私有网段

关键点:把'主机位'的第一位并入到'网络位'

  1. 第一个子网:192.168.0.0/17

    • 子网掩码:255.255.128.0
    • 网络地址:192.168.0.0
    • 可用IP范围:192.168.0.1 - 192.168.127.254
    • 广播地址:192.168.127.255
  2. 第二个子网:192.168.128.0/17

    • 子网掩码:255.255.128.0
    • 网络地址:192.168.128.0
    • 可用IP范围:192.168.128.1 - 192.168.255.254
    • 广播地址:192.168.255.255

1.2.2 作用:路由决策

路由器使用子网掩码来确定数据包的目的地是否在本地网络内。如果逻辑与运算的结果与目的IP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内,数据包将直接发送到目的地;如果不在同一个子网,数据包将被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

标题IP子网掩码mask与运算结果是否同子网内
电脑1192.168.0.3255.255.0.0192.168.0.0yes
电脑2192.168.0.4255.255.0.0192.168.0.0yes
电脑3222.231.1.23255.255.0.0222.231.0.0no

image.png

在局域网中虚拟网卡根据信息的目标IP和虚拟网卡中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运算结果网络地址与局域网私有网段的相同则直接转发,否则根据公网路由表,转发到下一跳路由。

2 NAT技术

参考:www.cnblogs.com/xiugeng/p/1…

作用:解决IPv4的资源不足的问题。(人尽皆知)

原理:利用端口号的唯一性,实现公网IP转化为私网IP的技术。理论上最多可让大约65535个左右的主机共用一个IP地址。

缺陷:因为NAT毕竟只是缓解IPv4不足的问题而不是真正解决,所有缓解问题的同时衍生出很多小问题。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