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话题,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围绕着这个思路,想到了一些话,于是我打算记录下来。
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相对于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更倾向于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兴趣是人们最大的老师。
我反思过我的过往,以及见证着优秀人员经历,互联网时代,让我们通过网络就能见证一个很庞大的世界,那么我的过往是偶尔学习+工作+打游戏,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经历。但是偶尔学习只能是被动的,这种行为它称不上优秀,正确的做法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保持终身学习,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习+工作+偶尔休闲,休闲的时候决定是打游戏,还是在公园睡觉,还是在湖边钓鱼。学习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荒废,我们不是资本家,不是富二代,我们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
那么有一份好工作的前提,不是你有多么会玩,而是你这个人的能力出众,在现在的环境下优胜劣汰,维持下来的。所以我们都应该变得优秀,成为潮水退去之下留存下来的那一批人。成为金字塔稍微往上的那批人。
新时代下,人力资源特别富足,而好的工作,是极少的。就像一块肥肉,早已被一群猛兽分食,而蚂蚁只能吃猛兽剩下的碎肉末。因此除非你很幸运的找到一块从未被发现的肥肉或者与某些猛兽有过硬的交情,从他嘴里分享到一块比较大的肥肉,从此衣食无忧。
教育是人民阶级跃迁的道路之一,所以从小到大,学校、老师、家长、朋友都会劝你好好学习,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中专生大学生已经烂大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作用好像在变小了,当然这不是说读书无用,相反多读书是一个优秀的习惯,很多知识我们都是从书本中学习的。
后来,再想想,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要不然你看国家对于硕士博士专家上的需求更高了,福利更好了,是为什么?根本原因是掌握的技术知识层级不一样了,新时代下,大家都过的很卷很累,根本原因是知识掌握的相对比较普通龙门的门槛变高了,会导致大部分以前很优秀的人,变得不那么优秀。
知识决定命运,依然适用,所以在新时代下,我们更应该掌握更多知识,成为不可替代的部分,因为我们想成为优秀的不可替代的人。又回到原点,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以下是我感悟的观点
- 以兴趣为老师,对世界对知识抱有疑问,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发现不一样的知识。
- 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古往今来,名人很多,找到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
-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时代下知识很廉价,去逛博客,看电子书,或者花点钱去一些网站办理会员跟着学习
- 学习一开始是会不习惯,但是久了也就习惯了,所以要坚持
- 不要无效的社交,很多人都是喜欢看你笑话的,真正可以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很少,如果有希望你珍惜,如果没有,只有自渡,多攒钱,多学习提升自己,会很快乐
- 用自己学到的总结到的,再分享出去,你会有成就感,成就感来了,你会更热爱学习,所以要多分享,用互联网结交良知益友。
- 碰到问题时,要有坚固的意志,相信愚公移山,职场上技术大佬碰到问题都是自己找资料或者用自己的知识解决,而我们也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不要依靠别人解决,碰到问题就摇人,不可取。只有实在处理不了才摇人,并且事后做好总结。这样才能成长。
- 三人行必有我师,很多时候,或许别人中级工程师,但是别人css特效学习的很好,你作为高级,可以邀请他分享这块的知识,给自己造福,给团队造福,不要怕丢人,学不到东西才丢人。
- 多扩展,很多书籍可以提升文化水平,可以总结自己的经验,看董宇辉总是出口成章,而你只会
卧槽,浪好大
,崇拜强者是人的天性,所以做一个让别人也崇拜的人,凝聚领导力,很有必要,要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不能失信于人。
总结
- 要有钢铁般的意志,能抗事
- 要有温和的性格,乐于分享
- 要有学习的动力,乐于请教学习
- 要有领导力,能办事
- 要博学,以文养人,不爆粗口,文化人一直都是备受尊敬的。